08.03 如果尤三姐没有自杀,她会有一个好结局吗?

《红楼梦》之所以优秀,刻画人物复杂多面是重要原因之一。尤三姐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尤三姐不同于一般的“贞洁烈女”,她有一段不堪的过去。关于她的描写,不同版本在细节上有微妙而显著的差异。简单来说,就是续书人试图洗白尤三姐:和姐夫贾珍不伦之恋(这个词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了?其实是就偷情苟合,没有精神层面的恋爱)的只有尤二姐,尤三姐的名声不好,是受姐姐的连累。就像惜春宣布不再回宁国府,就是怕宁国府肮脏的名声,“带累坏了”“清清白白”的自己——虽然自己清白(惜春、尤三姐),但跟肮脏的人(宁国府、尤二姐)接触多了,就被带累坏了。

但是不管怎么改,删掉了尤三姐和贾蓉的打情骂俏,也不提“孤衾独枕,不惯寂寞”“一心丢了众人”(众人!),但总是无法完全抹灭她嘲笑取乐贾珍兄弟、挑拣吃穿、敲诈贾珍“许多昧心钱”。即使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她还能算贞洁吗?名声和作风,都有问题。

如果尤三姐没有自杀,她会有一个好结局吗?

尤三姐的好结局,只能是嫁一个合意的人。她对宝玉也有好感,但是兴儿告诉她宝玉早就定了黛玉,那点好感还没形成就消散了。选择柳湘莲,不是一时冲动(已经等了五年),也不止是相貌气质的吸引,很可能还有实际的考量: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一贫如洗,家里的没的积聚,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既没有权,又没有钱,是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

就是局外人,也能衡量,尤三姐再美也配不上贾宝玉。已经穷下来的柳湘莲,倒可以勉强凑和。

如果尤三姐没有自杀,她会有一个好结局吗?

但是柳湘莲,也不能说他要求太高。他的择妻标准既不讲门第高低,也不论家境贫富,更不说女方本人才学能力。他对贾琏说过,“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宝玉和他一年没见,但也知道这个条件,看来是早已确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也不是不能让步的。“如今既是贵昆促高谊,顾不得许多了,任凭裁夺,我无不从命。”为了跟贾琏薛蟠的友情,连这唯一的标准也可以让步。

可是,柳湘莲心中有一条默认的标准,并不曾宣之于口,却是不能让步的,就是女方的贞洁。一听说是宁府的亲戚,他马上就反悔,转头就去“索回定礼”,要退亲了。宁府的名声太坏,柳湘莲根本不相信宁府里会有贞女。而不是贞女,根本不会考虑结婚。这个意思,尤三姐也明白:“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

这句引文,我查了人民文学2008年版《红楼梦》、岳麓书社2006年版《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万卷2013年版《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三个版本,因为最早看的不是这些版本,印象中总记得是“把自己也当作淫奔无耻之流”。后面这句话,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石头记》是存在。

“嫌自己”、“把自己也当作”,数字之差,意思迥异。前者是事实被嫌,后者是误会。但前面分析,尤三姐的确曾是“淫奔不才之流”,并非误会。也就是说,柳湘莲退亲,不是出于误会,而是猜到了实情。

尤三姐自杀,柳湘莲哭着说:“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在国际文化版的《石头记》中,“刚烈贤妻”作“刚烈人”。震撼柳湘莲的是尤三姐的刚烈,巨大的震撼让他一时忘了退婚的意愿。

尤三姐是用生命完成这个巨大的震撼。但震撼仍旧弥补不了贞洁的缺陷。如果她没有自杀,如果她自杀了但是未遂,柳湘莲震撼之余,重新提到婚事,能不能原谅她的失贞?能不能像贾琏一样“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给予谅解?别忘了薛蟠误会柳湘莲是“风月子弟”,柳湘莲根本不予解释,直接痛打。因为他觉得薛蟠看错了他,就是巨大的污辱。

他这样自视甚高的人,肯降格娶一个失贞回头的女子吗?纵使这女子美貌刚烈,但他内心的底线,岂容随便突破?况且如果不死,又用什么来证明她的刚烈?

如果尤三姐没有自杀,她会有一个好结局吗?

尤三姐死得刚烈,也死得无奈。她已经厌倦了“淫奔不才”的生活,可是,“她正像一个人浩然有归志了,但是忽然地发现她是无家可归。”——语出张爱玲《十八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