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教育部通知:“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可先返校。"怎么理解?

呵呵179537285


其实我们国家很多教学型医院的一线医生都是由医学院高年级学生担任的。目前大量医生去湖北支援,原医院人手不够,所以那些学生可以先开学。


天苍苍2809


我不觉得这帮孩子能有什么用 本身大部分都是被逼来的,就那我们班说,毕业后一整个班就俩人敢开方子,剩下的什么都不会,考研分高的都不会开方子,我是自主实习找了个医院抄了9个月方子才会开药,另一个是父亲中医亲自带的孩子会开药治病。剩下的同学要么在家复习考研要么跟着老师写病历,门诊都没去过,有什么用,上了战场也只是高级护工,打杂而已。而且最后一年也不在学校,而是在医院实习。该上战场的这时候早就上战场了。


中医苏义杰


完全不能理解,原因如下:

1.我作为一名医生,本科毕业五年了,依然在医学道路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深知医学生和普通大学生没有什么区别,虽然他们是学医的,但进入临床之前,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医学思维和医学技能,徒有一些碎片化的医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给人看病时候没什么用,用来保护自己还能起点作用。一旦学校出现疫情,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毫无招架之力。

2.假如现在开学,大一大二的还好说,都是学校基础医学院的固定老师,但大三大四的都要上临床课了,给他们上临床课的老师都是来自本校附属医院的医生,这些人既是医生也是老师,而在当前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几乎全部投入到了抗疫一线的斗争当中,而这些医院里的每一名医生都投入到了抗疫之中,试想这些劳累的医生们还有时间或精力去学校上课吗?

3.就算有的医生有精力和时间去给医学生上课,但他毕竟在医院里待了好久,被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不可谓不大,一旦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给学生上课了,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说一下个人的看法,我国医生的绝对数量确实非常少,迫切需要培养大量医生,但医生的成长绝非一朝一夕,现在让医学生快快成长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我还是希望现在能够保护好他们,等疫情缓和之后,加大培养力度,严格医生资质准入门槛,争取多多培养合格的医生,毕竟他们才是医学界未来几十年的希望呀!一旦他们出现大面积感染,医学人才就可能出现大面积断档,这样的后果难以承受~


十八一了小广隶


看到教育部的通知,我也很迷惑,为什么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先开学。想来想去我只想到了一个原因。

为了减少人员聚众,教育部规定各地学校必须错峰开学。错峰开学我认为有两个作用,一是分流后不让学生一次拥入学校,既减少人员聚众,又相对减轻学校防控压力,能让学校少出些纰漏;二是通过观察前期开学学生的情况,验证达没达到开学条件,如果前期开学的学生什么情况也没发生,后面就可以大面积开学了。

因为每一所大学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流动性强,大学开学更需要注意和谨慎。因此大学更需要错峰开学,而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先开学,我理解为因为他们更懂相关的防护知识,更能做好自身防护。

当然在疫情防控时期,专业人员是可贵的,所以我不知道让医务专业学生先开学,到校后能用其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是不是另一个考虑。


轻风教育


教育部的通知并不是简单的“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可先返校。"

通知同时要求:各高校学生返校方案须报经当地省级教育部门同意。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强属地高校学生返校工作统筹,研究制定本地区所有高校学生返校总体方案,于方案实施前10天报教育部备案。

提前返校还是很严格的,并不是简单一纸通纸。

教育部选择这两类人却实比较务实。

医学专业,是我国医疗的人才基地,每家医学院有足够强大的力量防护学生,全国著名的医院均是医学院附属医院。而且医学类学生防护能力和知识在社会各阶层是领先的。医学专业的提前开学无可厚非。

再说毕业生。因为就业啊。即使教育部开设了24365就业网站,研究生扩招等措施,但也无法解决问题啊。更何况今年是有史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还要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下降。而且大学生就业是个很大社会问题。

教育部的通知用心良苦阿!


儿科医生话


各个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工作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研究生或实习医生在做的,在平时,没有这些学生和实习生,医院基本上就是要崩溃的!现在大量在职医护已经抽调湖北,本地的医疗又逐渐放开,所以各大医院基本上都会出现人荒,这些研究生和实习生不回来怎么办呢?所以需要他们充实一线!


汤医生聊肿瘤


教育部允许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类院校学生先返校,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决策。理由如下:

第一、在全国疫情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对医护人员的需求剧增,尤其是疫情严重的地区,比如湖北省,已经从全国各地调集医护人员增援。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类院校学生,虽说现阶段还是学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医护人员的后备力量。允许他们先返校,是应时之需,合情合理。

第二、他们作为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系统的医学知识和专业训练,相对于其它人而言,他们的防护意识和防控能力是更强的。从这点来说,他们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方面更具有优势。

因此,基于以上两点,我个人觉得教育部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


华与实兮并茂


教育部通知说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可以先返校,基本上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在的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教好的效果,但是,这次疫情很多东西还没弄明白,这就是致使情况还很复杂,是否会出现反复,谁也说不准。再说,境外现在疫情刚刚开始肆虐,国内疫情防控还是任重道远的。

让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先返校,这是一种特殊状况下的措施,因为他们是后备军,虽然还是学生,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一战的。

二是这些学生跟其他专业学生不同,他们学过专业的知识,受到了专业的技能训练,对于自身防护及疫情防控,也属于专业人士,不但能够做好个人自身防护,还能做好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教育部提出医学类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可以先返校,这是一项正确的决策。


当代师说


既然是错峰错时、分批次开学,那就总有人要先开学,而相比起来,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是相对更合适的,毕业班的学生则是最迫切的。


近日,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落实错峰返校。各地要错峰安排高校开学时间,合理安排学生返校时间段。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在大家还没来得及思考高校究竟应该让谁先返校这么问题的时候,教育部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并不确定这个选择是否符合民意,但可能肯定,这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讨论的。

从好的方面来讲,相比于其他专业,医学专业学生有更好的防护条件和防护意识,假如出现疑似症状,普通学生可能就忽视了,而医学专业学生可能会更敏锐,能更早发现问题。另外,在疫情期间开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医学专业更有用,对普通专业学生意义则不大。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也不一定合适。很多网友说,医学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大多数医学院的学生其实并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医学院更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毒,感染风险要比普通学生更高。特别是医学院有些老师从一线病房回来,更是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总的来说,只要疫情没有结束,不管是谁先开学,都会有风险,只不过考虑到医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让医学专业学生先开学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再延后开学时间,等到真正安全了再开学。


高校人才真经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28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在“四、扎实做好高校开学准备工作”中提到“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好吧,一下子就炸锅啦!

事实上,错时返校我们会有几个关联性问题值得交流下。梳理下,我们就会发现“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并非一定是坏事,关键是看学校的具体落实。
此时最希望孩子及早返校的是哪些家长?
没错,初三、高三的学生家长。他们早已复工一段时间,单独让孩子在家听网课,留下手机、平板,有几个人放心啊?还有家里没老人帮忙的,孩子午饭问题。比如说,小西身边就有上班的同事,孩子初三,中午都会回去给孩子做饭。

什么学生自己最为着急返校呢?
应届毕业生。预答辩、论文送审都可以走远程,但是大前提是学位论文初稿得出来。我们课题组就有学生之前在补做实验、年后送测,等这批数据毕业。或者说,并非每个学生都完成了答辩前准备,最惨的是啥材料都没带回家的。其中,不少毕业生已提前签订三方协议,无法按期毕业的话,7月入职又是大个问题。
比如说,小西表弟今年研二(专硕、学制2年),大量资料和数据在宿舍电脑,2月中旬就想偷溜回来,被我及时劝阻。我们在长沙也没法进入他们学校宿舍,给他邮寄电脑,因此每天都盼着早点返校。

那么,为何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引起这么大争论呢?
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四、大五实习医学生或规培轮转的研究生(如专硕、专博),医院科室正缺人,让我们早回去干活。首先,不会让这类学生去一线参加直接工作吧。其次,这类教习医院一般都是三甲等大医院,很少有去社区门诊的吧。
可是,现在谁会没事扎堆去大医院啊。小问题就在家吃点药,或者去门口社区医院。越是有发热门诊的大医院,大家内心越不敢去,减少接触。这也算是实现了分诊,效果还不错。因此,此时除了一线科室(如呼吸、重症、传染科),普通科室真不算忙。

同时,这里提到的“可先返校”,并非是一定或必须。学校依然有自主性,尤其是提前的时间,是2周、1周或2-3天,都是待定。
或者说,返校的具体方案需要根据区域、院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我们能想到的问题,学校也会考虑到,如返校后如何让医学类学生能安心学习,其中消毒、饮食或课程如何安排等。这些问题没解决,学校也不会盲干。
举个简单例子,学校晚开学(学生在家)就不会出问题,谁也不会担责任。直白的讲,学校和学生立场是一致的。但是,这也是一种“懒政”,不能怕有问题就什么都不做。所以,学校应当学习企业复工过程的经验组织错峰开学。比如,大中型企业复工率已达78.9%,和学校一样是人群聚集区域。

而且,大部分省份的防控处于稳定状态,并非是初期的混乱焦灼。对于有机会在侧面辅助的实习生,也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就算是技能提升有限,心理上历练过也不慌,以后还能比这个场面大吗?
对于本科生来说,尤其是非临床或大一的学生,锻炼和学习机会不大,学校是可以考虑晚点返校,先安心在家学习理论网课。简单的说,在错峰的基础上再细分。在错峰过程中,哪个学校、学院、年级、专业的学生先返校,是否能够购买到返程车票,都时有待解决的问题。谁先都不乐意,谁最后也不乐意。

相对来说,防护意识高些的医学生就成了第一批,期望给其他学生带个好头。比如说,协助开展一些教室、自己宿舍的消毒、测体温工作。
最后,小西想说学校一定要做好工作,确保所有学生返校后的安全,尤其是提前备好口罩、护目镜、消毒液、手套等物品,安排好分餐或送餐,减少接触。谢谢!
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