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近幾年,一顆小土豆成為了作物中的明星,不斷的在農業圈刷屏引爆。2015年馬鈴薯主糧化研討會受矚目開始,2016年正式發佈確定主糧產品,從默默無聞,瘋狂種植,趨於平穩,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且看2020年小土豆大產業的“錢”景如何。

2016年2月23日,原農業部正式發佈《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意見同時提出到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1億畝以上,適宜主食加工的品種種植比例達到30%,主食消費佔馬鈴薯總消費量的30%。現在已經是2020年3月份,馬鈴薯主糧伊始第六年,目標是否達成,產業的狀況如何,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啥,都需要一一的去思量、梳理。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盤點馬鈴薯主糧的發展軌跡,應當追溯到2015年,作物君以時間線為路徑,將近幾年馬鈴薯從種植面積、產量等的變化歸納一併呈現給大家。

【1】 2015年,馬鈴薯主糧化研討會。2015年馬鈴薯種植面積5518.23千公頃,產量1897.22萬噸(來源: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15年1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中國種子協會在京舉辦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戰略研討會,以馬鈴薯主糧化與國家糧食安全為主題,深入研討馬鈴薯主糧化的戰略意義、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推進途徑。

【2】 2016年,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盲從者甚多。2016年馬鈴薯種植面積5625.97千公頃,產量1947.74萬噸(來源: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統計資料)。

【3】 2017年,馬鈴薯市場積極性不佳,價格動盪。2017年馬鈴薯種植面積為4859.9千公頃,產量1769.6萬噸(來源:觀研天下產業報告)。

【4】 2018年,馬鈴薯市場有人離場,整體是震盪運行態勢。2018年馬鈴薯種植面積約為4902.2千公頃,產量約為1804.88萬噸(來源:智研諮詢報告)。

【5】 2019年,將馬鈴薯確定為第四大糧食作物,提出馬鈴薯主糧化,市場趨於理性,整體表現不錯。2019年數據暫未有確定的,不過作物君分析相比2018年面積會有略微增加,產量少量提高。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2015年—2018年馬鈴薯種植面積(製圖:作物君)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2015年—2018年馬鈴薯種植面積(製圖:作物君)

從2015--2018的數據來看,馬鈴薯行業正在朝著利好發展,走向穩健道路。2019年雖然說目前沒有確定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不過作物君從市場瞭解的情況來看,過去的2019年對於馬鈴薯產業是利好的。對於種植者來說,經過了2017年、2018年的市場優化,2019年只要選擇了合適的土地、合適的品種進行播種,技術又能夠掌握可以的話,基本上是能夠賺到不錯的效益。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馬鈴薯價格指數(來源: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價格數據庫)

那麼對於馬鈴薯2020年的“錢”景如何呢?作物君分析看來,馬鈴薯產業的前景和“錢”景都是可期的。首先從宏觀的整體面來說,馬鈴薯主糧化的進程已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主糧的結構調整仍是進入的機會點;其次從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價格數據庫分析得知,從2019年9月截止2020年2月份,馬鈴薯三十日線價格指數變化依舊呈現遞增趨勢,因為馬鈴薯耐儲存等優勢,

此次疫情對於馬鈴薯長遠來看是有利的。不過生活中一直存在著二八法則,馬鈴薯產業尤其如此。再糟糕的年景都會有人掙到錢,年景非常好的時候依舊會有人掙得多,有的人掙得少。2020年馬鈴薯行業“錢”景是可以,只是大小決定在於自己,在於對於品種的選擇的把握,在於對地塊的選擇把握,在於選擇合適的馬鈴薯解決方案,在於馬鈴薯後端的深加工。

一 馬鈴薯品種的選擇

隨著馬鈴薯主糧的提出,到現在的消費者逐步被教育,用戶對於馬鈴薯的選擇與需求也更加多元化。過去,在很多種植者的認知中,往往隨便選一個品種,不考慮薯型、顏色、個頭、口感等等,這樣你肯定是會吃虧的。誰代表了消費群體的未來需求,誰掌控著供應需求的能力,誰就極大可能獲得成功。對於馬鈴薯品種選擇,作物君建議要多查些資料,一方面要請教馬鈴薯行業的專家,業內的種植牛人等。建議優先成熟品種,新品種的話視具體情況具體安排。

二 土地的選擇把握

對於我們種植者來說,土地是“命根子”,是一年的豐產增收的保障。作物君瞭解到,近幾年進入馬鈴薯行業的很多是跨界者,剛開始由於對相應的農業技術不懂,盲目聽信租地者的言語,選擇了連茬種植、土壤肥力稀薄的土地,造成損失極大。選擇土地,要進行深入考察,比如之前種過馬鈴薯是否有瘡痂粉痂,是否死苗爛苗等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證土地是健康的,給馬鈴薯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三 選擇合適的馬鈴薯解決方案

同樣的地,同樣的品種,不同的人進行的管理方案,造成馬鈴薯品質朝向兩級的分化。這背後的邏輯就是馬鈴薯解決方案。在農資行業,作物君告誡大家千萬不要貪圖便宜上了忽悠團的當。在東北以及內蒙地區長期有一批忽悠團進行到村宣傳等,在過去的兩年已有很多人受騙。作物君真誠希望每一位種植者選擇馬鈴薯解決方案時,要選擇大牌子、正規廠家,傾向對馬鈴薯作物研究較深的,經過實踐的種植經驗驗證的。馬鈴薯管控要做好,不然可是白忙活一季了。

四 馬鈴薯後端的深加工

從馬鈴薯的整體產業來看,馬鈴薯在中國的種植已經達到400多年的歷史,但是目前居民的生活結構仍舊是以鮮食菜用。2020年是馬鈴薯主糧推行至關重要的一年,是要交成績的一年,但對適合深加工的馬鈴薯品種仍是不夠,產業化開發的主食配方等推廣仍未達到預期。深加工代表著馬鈴薯產業能夠奔向多大的想象空間去發展。關注馬鈴薯後端的深加工,澱粉市場行情等。

小土豆大產業,馬鈴薯主糧伊始五六載,2020到底“錢”景如何?

總體來看,作物君認為馬鈴薯從主糧確定到不斷實踐,2020年對於馬鈴薯行業應該是一個分水嶺,預計會出現馬太效應,農戶種植好的會更加的強大,種植差的會越來越沒市場,大層面來講,仍是形勢利好,“錢”景無限。不過,作物君還是真誠提醒一句,不要以為選擇了好的品種,產量也能達到很高,取得的收益還可以就盲目擴種。有一句話說的好: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願每一個馬鈴薯人2020年,

慢一點、穩一點,或許就能快一點、多賺點。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歡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交流,不足之處還請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