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中的坤沙、碎沙、翻沙、串沙


酱香型白酒中的坤沙、碎沙、翻沙、串沙

坤沙酒又叫捆沙酒和坤籽酒,是严格按照传统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采用糯高粱和小麦,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最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一年生产、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也就是常说的12987工艺)。并经过3年以上的窖藏才能进行勾调成品出厂。

碎沙酒用粉碎得高粱酿出来的酒称为“碎沙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两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称为“翻沙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属于目前市场上大众化产品。

串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采用加入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串沙酒严格来说并不是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中的坤沙、碎沙、翻沙、串沙

那这几种酱酒,从口感上如何区分呢?

坤沙酒,浓漆味,入口酱味响亮,微苦带甘,酱香中透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层释放,层次细腻,回味幽雅且长。

碎沙酒,酱香明显,入口酱香发闷,不响亮,无漆感,但是入口柔和不苦,略发甜。一般头段无酱感或只有微微酱感,逐步到中段发力但还是绵软无力,基本无层次或者层次模糊,极其轻微焦香或者无焦香,带略微模糊的花香或无花香,回味干净且非常短暂。

翻沙酒,辣口,头中缺格或偏格,无焦苦香,只有糟臭露头,已无酱型,只有略微残留的一些酱香风格或直接偏格回味给人浓香感。

而坤沙、碎沙、翻沙、串沙酒中,又分为上好坤沙、一般坤沙;上好碎沙、一般碎沙;上好翻沙,一般翻沙。

上面所说的感官评价都是指上好的坤沙、碎沙、翻沙酒。

一般坤沙酒漆味较浓郁,入口酱味响,苦略出头,焦香有点露头,花香淡雅,但层次感不够丰满,回味幽雅。常见于6,7轮次酒勾的比较多的坤沙酒,且6、7轮次勾兑的酒酒体较黄。新坤沙酒入口暴,活力过大,酱香清醒,但因为暴口,燥气重,易味觉麻痹,不宜细品,新酒需要陈放半年以上才可入口。

一般碎沙酒,入口酱感觉很难察觉,无漆感,但是上口易,柔顺不苦。中段发力微有酱味感,后段有部分酒会偏格给人浓香感,收味短且略有邪杂味。

一般翻沙,辣口,头中缺格或偏格,无焦苦香,只有糟臭露头,已无酱型,只有略微残留的一些酱香风格或直接偏格回味给人浓香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