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朝李家四兄弟都是谁最坏?

奔跑的小辉哥


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李元霸兄弟四人。

生在帝王之家,没有亲情,没有谁好谁坏之分,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李世民最终胜利当了皇帝,成了正面人物被大家所熟知,开创了大唐盛世。

成王败寇,反过来,如果是李建成胜利当了皇帝,大唐朝就不好了吗,也不一定,也许比李世民统治的还好也说不定。那样是不是李世民就成了坏人了呢!





周老头聊历史


唐朝的李家四兄弟指谁?提问者的这个问题问得太过宽泛了……大概其是指唐高祖李渊的那四个嫡子——隐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卫怀王李玄霸和巢剌王李元吉。李渊这四个嫡子的名字也颇有些意思,“建世玄元”,由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得出,李渊这个人或许很早便已经暗藏野心了!那么,这四位谁最坏呢?李世民在玄武门内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有人认为李世民杀兄屠弟——自然是坏!可反过来想想呢?如果李建成成为了皇帝,他还能容得下李世民吗?包括那位曾经的“盟友”李元吉,李建成真的就一定能够容得下他吗?恐怕也未见得!到底谁好谁坏呢?根本没有什么好坏,无非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罢了……

最先出局的李玄霸

提起李玄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说唐》中的那条好汉李元霸!可现实恐怕要让大家极度失望了……李玄霸根本不是什么好汉,或许他就是个“病秧子”!史籍对李玄霸的记载很少,大概其就简单叙述了一个生平,十五岁早殇,没有任何政治作为。死后多年被父亲李渊追封卫王、谥“怀”,再就是以李世民的嫡出第四子(嫡次子)濮恭王(魏王)李泰为嗣子等等。换言之,唐王朝还没有建立时李玄霸便去世了,他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四人中第一个出局的,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争斗之中。

矛盾尖锐的李建成和李世民

一母同胞的兄弟四人之中,矛盾最为尖锐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说白了,这一切都是他们的父亲李渊一手造成的!早年间,李建成作为时任唐国公李渊的法定继承人本没有什么争议可言。但隋末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一切都变了……作为嫡长子、法定继承人,李建成是将来的“国本”、是不能以身犯险的。因此,太原起兵之后,李渊将李建成留在了大后方,主要负责大后方的行政事务以及大军的后勤补给。

但是,李渊本人作为“大当家”总不能亲自披挂上阵吧?于是,嫡次子李世民被李渊派往了一线,充当自己在一线的“代言人”。可问题又来了,李世民在一线拼命,可到头来江山确是李建成的,李世民不干了……为了让老二能够铁了心为自己卖命,李渊玩起了“画饼充饥”——“小二啊,你努力干,将来你爹我让你来接班!”李世民一看:“我爹都这么说了,看来我这命卖得值了!”于是,拼命在一线表现,想要取大哥李建成而代之。

可唐王朝建立之后,李渊却变卦了,根本不提什么当初的许诺、直接将李建成册立为了皇太子!这下李世民毛了:“爹啊,您这是在玩我啦!”可江山尚未一统,李渊还需要李世民为自己继续卖命,于是继续玩起了“画饼充饥”——“小二啊,虽然你大哥成了皇太子,但爹还是想着你的。他不是有东宫嘛,那爹就给你个天策府,你自己说了算!钱不够花了是吧?爹再给你几个筑钱的炉范,想花钱了你就自己筑……”李世民一看,老头儿都这样说了,还能怎么办?继续卖命吧!可李建成又不爽了:“凭什么他老二跟我这个皇太子平起平坐?”开始对李世民各种使绊子。李世民一看李建成如此,心里也不爽了:“哥啊,我他娘的在前方流血拼命,凭什么你当现成的皇太子?看把你能的!”于是乎,兄弟二人就这么杠上了,明争暗斗、斗得不可开交……

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后,李世民对老爷子李渊的用处也越来越小。这会儿李渊也不提什么易储了,反倒是站到了李建成一边,准备收拾李世民、为李建成接班铺路了!不久之后,著名的“张亮谋反案”爆发,请注意,不是爸爸去哪儿、也不是麻辣烫,张亮是李世民天策府的属官,受李世民委托前往洛阳、联络山东豪杰,准备以洛阳为根据地、与李建成分庭抗礼。说白了,所谓“张亮谋反案”纯属欲加之罪,无非就是李渊想小事化大、削弱李世民的权势、为李建成扫除障碍罢了。如果不是张亮咬死了不认,李世民还能不能有机会发动“玄武门之变”还是个未知之数呢。

彼时的李建成见老爷子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认为自己合法继承皇位希望很大,便暂时搁置了铤而走险的想法。所谓李建成曾经拒绝魏徵先下手为强、诛杀李世民的建议,很可能就是因为李渊的这次态度转变。在李建成看来,皇帝老爹已经出面收拾老二了,自己又何必去背负一个屠戮兄弟的恶名呢?

可李世民却感觉到了危机,再这样下去别说是当皇太子、皇帝了,秦王还能不能做下去都不知道了……天策府的那帮下属也都炸开了锅,李世民一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李世民不倒,他当不上皇帝,这帮人想要跻身朝堂高位又谈何容易?于是,一出铤而走险的阴谋就这样酝酿了出来。趁着李渊和李建成不备,李世民率领天策府属军在玄武门内伏击并诛杀了一母同胞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等李渊醒过神来时,尉迟敬德已经全副武装前来“护驾”了。这时候,别说是指责李世民,稍有不慎自己的老命还能不去保得住都很难说。最终,李渊也只得接受既成事实,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交出了全部权力。即便如此,李世民依然担心夜长梦多。不久之后,李渊被迫“禅位”、当起了太上皇,李世民如愿以偿成为了唐王朝的皇帝,史称“玄武门之变”。

政治投机的李元吉

李元吉在这场争斗中又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呢?个人很为,他更像是在进行政治投机。李世民在军中影响力相当大,他根本不需要继续李元吉。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李元吉加上李建成也没能玩得过李世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元吉投靠李世民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但投靠李建成就不同了,那是雪中送炭!李建成急需李元吉这样的外援。

更重要的是,李元吉自身也是李渊的嫡子,在三哥李玄霸早殇之后,他是皇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搞掉了大哥和二哥,皇位就是自己的!李世民早已尾大不掉,如果协助李世民搞掉李建成,李元吉想要再对付李世民就难上加难了。如果协助李建成搞掉了李世民,李元吉进可以与李建成争储、谋求皇位,退可以以协助李建成的“功臣”身份自居、获得利益最大化,两头都不吃亏!最好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斗一个两败俱伤,李元吉连事儿都省了,直接坐收渔利——“大哥和二哥都完了,皇太子舍我其谁?”这或许才是李元吉投靠李建成的终极原因,至于什么兄弟情深,也就那么回事了,李元吉和李世民也同样是一母同胞,不是吗?

综上所述,李氏四兄弟、实际上只有三兄弟无所谓谁对谁错,说白了都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李世民杀兄屠弟并不是因为和李建成、李元吉有私仇,李元吉投靠李建成也未见得是因为什么兄弟情深!说到底,都是为了一个利字。面对无上皇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母同胞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农民工歪说历史


没有说谁最坏之说,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四个兄弟

老大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其父李渊在起兵之初,李建成与其弟弟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人才,据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而后,李渊登基,唐朝建立,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杀死,死年三十八岁,李世民为了安抚人心,因此把李建成丑化,事实却是,李建成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老二李世民,唐太宗(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天下平定后,因为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排挤李世民。李渊优柔寡断,导致了朝中各派相互冲突,同时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也就出现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连同他的五个孩子,也在政变中一同被杀,事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李世民即帝位不久,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完善制度,推动经济,推动文化,外交邻邦,打造了宏伟的,盛唐时代。

老三李玄霸,李玄霸(599年-614年),嬴姓李氏,字大德 ,唐高祖李渊第三子 ,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陇西成纪人。 李玄霸自幼聪慧,且有一身的好武功,不过并无其他太多功名累计,隋大业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后为避清康熙帝(玄烨)之讳而改作"元霸",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

老四李元吉(603-626年7月2日),名李劼,小字三胡,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第四子,窦皇后所生,唐太宗李世民四弟。为人骁勇,擅长使用马槊。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唐朝建立后,封为齐王。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同时被杀,终年二十四岁,五个儿子一同被害,妻子杨氏被李世民强行纳入宫中。

细看李家的四个兄弟,好像是老二李世民最坏,抢夺了大哥地位,但是回看古今,哪朝那代不都是这样,弱肉强食,强者为大?曹操和刘备,难道我们就说曹操是坏人,刘备是好人吗?所以说,他们兄弟四个,倒没有说谁最坏之所吧,只是顺义朝代的变更






邸家姑娘


1,李建成:称号太子,排名老大,

2,李世民:称号秦王,排行老二,

3,李玄霸:称号卫王,排行老三,

4,李元吉:称号齐王,排行老四。

要说李世民夺皇位杀了太子李建成就行了,为何连李元吉也不放过呢,毕竟也是自己的兄弟呀!可事情的关键就在于被杀的这两人自认是兄弟,可他们并不把李世民当兄弟。为何呢?毫不夸张地说,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元老级的太子党党员了。

从始至终他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唐皇李渊与老婆窦氏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和四子李元吉。历史上的李元霸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关于他建功立业的只言片语,纵然他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本领,可惜时不与之,英年早逝,徒唤奈何啊。

我们重点来介绍一下李四。此人正是太子党的第二股势力。毫不夸张地说,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元老级的太子党党员了。请注意偶的用语--元老级。之所以称李元吉为元老级党员,倒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有多大(实际上,李元吉被杀害的时候也只有二十八岁),而是因为他入党时间最早,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李建成,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始至终他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

建成和元吉两兄弟之间的关系打小就十分和谐,兄弟之间情谊甚笃。李氏四兄弟,老大建成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老二世民也是一副魁伟的男人模样(具体参见李世民同志的宫廷画像),老三元霸虽然早年夭亡但想来也不至于太差,唯独这李四却是丑得出奇。

同是一母所生,这形象上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真是邪了门儿了。常言道,儿不嫌母丑;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母也不嫌儿丑。可是这个定律到了李元吉这里就失灵了,因为李元吉实在是太丑了,丑到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愿意搭理他。

虽然是爹不亲、娘不爱,但是李元吉依然顽强而执着地活着。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有一件事情对李元吉十分之重要,那就是:玩。但是,找谁玩呢,或者说谁可以陪他玩呢,这是个问题。父母是没指望了,三哥死得早也没指望,二哥不爱吃喝玩乐只爱行军打仗更没指望,只有找大哥了,那个比自己大十四岁的大哥。

所幸,这一次,李元吉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失望。因为,在李建成这里,他找到了作为孩子所应享有的快乐,甚至还找到了他从未体验过的父母般的关爱。因为,李建成也很闲。和李世民不一样,李建成是嫡长子,在未来继承唐王爵位的人只能是他,他是李家未来的希望,所以,必须要像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一样保护他。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李渊每次出征都把李建成留在家中。这样,李建成就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和家人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情感交流。


惪州元良1978


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前呼声最高,作为太子品行皆优,本可顺理成章的继承大统。唯一缺点就应该是心不狠,对弟弟防范不够。

李世民就不细说了,一代大帝,评价太多了。

李玄霸,病秧子,早早就翘了辫子,留下的记录不多。据说是演绎里李元霸的原型。重申一遍:历史上没有李元霸!李渊更没有一个叫李元霸的儿子!

李元吉,更亲近李建成,历史上对他描述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那些小说演绎电视剧之类为了剧情而扭曲他的剧情不可信!

此外李渊貌似还有18个儿子,这些都是挂个皇子牌子的路人甲乙丙。李渊一共22个儿子,可能有出入,相差应该不大。


金一长


历史上唐朝李家四兄弟中李元霸早死,唐太宗李世民善隐忍,太子李建成有勇少谋,只有齐王李元吉最狡诈、阴险、狠毒,为夺太子之位挑拨两兄反反目成仇、仇恨对立想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坐享其成。为自己称帝野心,毫无手足兄弟之情,为实现自己目的,不择手段绝情忘义。齐王李元吉是四兄弟中最坏最狠的。


小龙女5505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

生平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密召建成与李元吉至太原。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即位,立建成为太子,此为二弟李世民所不服。兄弟之间的隔阂加剧,史载,一日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去喝酒,在酒里下了毒,李世民心痛剧烈,吐了几升血,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将世民送回,后来又来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离秦王府。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淫乱后宫,李渊答应处理此事。六月六日清晨发生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挽弓射杀。李世民即位后,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御前带刀侍卫


严格来说,四兄弟没有之间很难说出谁最坏,生长在帝王之家,只要有机会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胜于一切,成王败寇,好在一场流血政变之后带来的是太平盛世


云水千江水与月


对于历史问题,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看法!


茜茜小姐姐喔


当然是李世民逼父杀兄弟和鞭魏征?魏征死了把尸体偷偷的挖出来鞭尸,就因为当年在朝上义正言语有点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