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文 | 淘氣爸爸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出生一來我就和老公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就是不知道該用嚴格的方式教育孩子,還是利用包容的方式約束孩子,一直到孩子犯錯之前我們都沒有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孩子慢慢的長大,我的觀點就是不能夠打孩子,孩子就是拿來寵愛的,可是老公認為,打孩子才是讓孩子明白錯誤的關鍵,能夠讓孩子產生敬畏之心。

後來有一次是孩子去別人家裡語言攻擊了別人的父母,這個時候我才認為老公說的是正確的,我的教育方式只會縱容孩子繼續犯這樣的錯誤,只有讓孩子明白了錯誤的行為會受到嚴重的懲罰之後,這樣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積極的方式。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都是錯誤的觀念繼續前行,這樣反而是在害孩子,我們需要停下錯誤的步伐,找到正確前進的節奏,發現真實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正確辦法

一、 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中,曾說過一段話:“人的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形成的時候不是僅僅只有愛的,還有更多的“敬畏”,這個敬畏就是孩子在犯錯誤之後的保護色。

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在保護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下一次孩子就再也不會這樣做了,所以並不是縱容孩子才是保護孩子,而是讓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擁有敬畏的意識才是保護孩子。

所以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打孩子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懲罰孩子的背後孩子能夠理解到自己的錯誤,下一次就不會在繼續了,這樣才是敬畏的真正意義。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二、懂“敬畏”的孩子,更知分寸

我們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懂得法律是我們基本的框線,孩子也是如此,在孩子還不理解法律的時候,我們就要加強孩子的意識,從家庭的規則中最基本的入手,讓孩子瞭解到什麼是可以的做的,什麼是禁止做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明顯的規則意識,才是對孩子成長有更正面幫助的,懂得敬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準則在哪裡,知道自己的分寸是什麼,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懂得敬畏的人,才是對社會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三、對於孩子不聽話,家長到底該如何教育?

1、制定標準的教育規則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制定好正確的教育規則,而不是憑藉自己的心情去教育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樹立起敬畏的心,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的分寸到底在哪裡。

父母制定一個標準的教育規則,就是讓孩子有意識的認識到事情的尺度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都是有一個明確的範圍,在這個過程中就更好的完成了。

2、劃分明確的對錯界限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多少少都對事情的標準不是非常的明確,這就是出於價值觀和意識不同的問題。

因此我們父母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就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孩子下次不要再犯了錯誤的事情。

這個時候告訴孩子一個明確的界限,擁有一個敬畏的心理,比包容孩子更有效。

3、適當利用獎懲制度

孩子聽話的時候我們給予獎勵,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懲罰,利用好獎懲制度就是讓孩子能夠明確事情的標準。

當孩子腦海中有明確的獎懲分界了,他們就知道自己什麼事情該做可以得到獎勵,什麼事情不該做會得到懲罰。

其實這就是再不斷的保護孩子的過程,也是讓孩子能夠得到進步的時候,讓孩子擁有一個自己可以分辨的價值觀和事情行為的尺度。

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打孩子不是目的,教會孩子“敬畏”更重要

以後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準備好明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尺度,不要覺得包容孩子是再保護孩子,如果孩子觸犯了法律,這個時候我們根本保護不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能夠規範好自己的行為,做錯事情的時候記得去懲罰孩子,讓孩子對錯誤的事情有一個敬畏的心,這樣一來孩子也會有一個明確的行為準則,教育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淘氣爸爸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