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壹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的挽唱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

《呼兰河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的成名作,也是她生前最后的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10年代东北一座普普通通小城:呼兰城的故事,从呼兰城的总体景观与布局到作者童年的回忆,让读者跟随笔触,回到那动乱年代,感受小城居民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一周壹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的挽唱

《呼兰河传》

萧红师从鲁迅,其文笔讽刺而有深意。就《呼兰河传》而言,作者用叙事散文的形式,通过童年的“我”的视角,描述了大泥坑、封建迷信活动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同时着重刻画了祖父的慈爱、团圆媳妇的悲剧、有二伯的怪诞与不幸、王大姑娘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冯歪嘴子的不幸与顽强,反映了当时一座简单、平常小城中人们生存的麻木与精神的封建。呼兰城中的居民只是当时几亿国民状态的缩影,呼兰城的故事切实的讽刺、批判了当时的国民状态,作者用文章来疾呼,以挽救麻木的国民灵魂。因此,《呼兰河传》是一篇幽美凄婉的叙事散文,一幅多彩的小城风土画,一曲痛心疾首的挽唱。

前两章描绘了小城呼兰的风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大泥坑的故事,以及小城居民的迷信活动。位于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在全城赫赫有名,只因它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不知淹死了多少动物,但人们只是在此观望,在此看热闹,却从未想过将大泥坑填平……另外,小城所有的节日都是为神准备的,封建迷信已经根植于生活中,使人们变得愚昧、保守,将生老病死寄托于神灵,忘却了生存的意义。

一周壹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的挽唱

《呼兰河传》插画

当然,在作者温和的笔下,小城的人们在迷信与愚昧之外,却也有一颗善良的心。其中,“我”的祖父就是一位善良、热心肠的老地主,他热心帮助穷苦人民,德高望重。慈祥、和蔼的祖父也是“我”的依靠与玩伴。作者多次写道: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这种荒凉与环境有关,三十多间房却只有数十人居住;但这种荒凉更与“我”的孤独有关,因为身处大院的我却鲜有玩伴。在这种荒凉的氛围下,慈爱的祖父是“我”心灵的依靠,正是有祖父的陪伴,“我”才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用赶车人老胡家团圆媳妇悲惨的经历,着重刻画了小城居民伴着善良的愚昧与封建。仅仅十二岁还保有童真的团圆媳妇初到胡家就被婆婆以立威为名进行残酷的规训,导致其身体和精神出了问题。而后,婆婆又在左邻右舍“热心的建议”下,对团圆媳妇进行了“跳大神”、“洗热水澡”等封建活动,也吸引了众多看客的观望,进一步逼死了团圆媳妇。作者用“我”的童真视角和大人的视角,勾勒了不同形象的团圆媳妇,在“我”眼中,她是活泼、天真的十二岁女孩,而在大人眼中,她是不孝顺婆婆、病怏怏的怪人。正是运用这样不同的视角,让读者更加切实的感受到团圆媳妇命运的悲惨以及人们深入骨髓的愚昧。

初看来,有二伯是怪诞的 :不爱和人说话、爱慕虚荣、仇富、小气、会偷东西,而细细品来,却发现有二伯其实也是不幸的。有二伯很早就是“我”家的长工,只管食宿,没有工钱,为东家辛劳一辈子的有二伯至今孤零零有人,无妻无子。然而,有二伯虽常常抱怨自己的不幸,但也毫无觉悟,健忘自傲,从未想过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境遇。

一周壹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的挽唱

《呼兰河传》插画

在当时的环境下,门当户对,明媒正娶是正道,磨官冯歪嘴子和王姑娘的自由恋爱对于小城保守的居民是一种冲击,因此备受人们的指点与奚落。王姑娘的勇气与对爱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而冯歪嘴子是平凡普通的,平凡到连“我”家做菜的厨子都去逗他,这更加印证了王姑娘的伟大。他们的结合,受到了磨坊主的责难,受到了人们的非议,幸好在祖父的帮助下才有一席冰冷的容身之地。但就算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也不改初心,坚守在一起。冯歪嘴子为了生存,一再隐忍,在妻子难产去世后,他独自抚养刚落地的孩子,在人们普遍认为他将垮掉的时候,他的顽强拯救了他的孩子,也拯救了他支离破碎的家。文末,作者描写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微微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这一抹孩子的微笑,给予了冯歪嘴子希望,更给予了我们温暖!

时代是人的背景,人是时代的注脚。萧红用平常的文字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批判了当时人们思想的麻木与愚昧。而萧红既是著书人,亦是书中人。她一生经历幼年丧母、三段恋情、两次孩子夭折、病痛的折磨,使得这样一位被鲁迅评价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英年早逝,《呼兰河传》中人物是不幸的,而萧红的一生又何尝幸运呢?唯望在西方极乐世界,她能够继续得到祖父的陪伴与关爱!

一周壹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的挽唱

萧红

经典句子摘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以为自己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这是原始性的顽强。

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们快来欺侮她们吧。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