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第一次读《呼兰河传》就喜欢上了。


这样一本写满了人生不幸的书,我居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因为我从中看到了自己。那个孤独的、小小的、好奇的“我”,睁着一双探究、天真的眼睛,到处打听、参观新鲜事,然后在自己的小脑瓜里反复地琢磨,或者想明白了,或者想不明白,或者想歪了,总之,将看到的事情储存在了记忆中,“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哪怕几十年后都会拿出来再细细琢磨。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小时候的我也是这样,在自己生活的那个小世界里,独行侠般,到处看“新鲜”,在那个孤独的世界里摸索着、思考着。


书中字里行间的那种“独具慧眼”的观察,天真善良,还有着自己小小的判断,那种感觉,太熟悉了。


说回到书的作者萧红,最初的印象来自上学时的课本。从老师的讲解中知道她是鲁迅的学生,作品受到鲁迅的赏识,但是她本人具体怎样,并不清楚。


上学时从未读过她的完整的作品,读《呼兰河传》也是工作以后的事情了,一读就喜欢上了这个心思细腻的女子。虽然了解了她的身世之后,为她的早逝惋惜,为她在爱情中的沉落叹息,但这是一个内心美好的女子,只不过有着自己不能挣破的枷锁。


不管怎样,她值得被爱。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小世界中自有人生百态


呼兰河是一座小城,并不繁华,面积应该也不大。但是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一座小城就是一个世界。


在这座小城里,人们创造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也创造着自己的精神生活;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人的生命与猪狗猫并无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人会吃猪狗猫,而猪狗猫吃不到人。


生活太难,日子太苦,有人疯了,有人唱着,有人闷声不响地像牛马一样劳作着,都是一样,都是苦难里开出来的花,天生就带着血泪。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我理解这种人生的无助与无望。天亮了就起来干活,天黑了就上床睡觉,不去想太远,活得麻木又艰难。不麻木又能怎样呢?清醒的人更痛苦。


我生长在北方的一个村庄。

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我也像幼时的萧红一样,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贫穷的家庭男青年找不到媳妇,娶了眼瞎的,跑去外地买媳妇的,一辈子打光棍的,都有;已经20世纪末,重男轻女还在横行,一大家子凑巧没有一个男孩,整日为此鸡飞狗跳;没有儿子的痛苦,全是儿子的也痛苦,被结婚彩礼压得喘不过气、直不起腰,万一再摊上个偷鸡摸狗不正干的,整个家庭的名声都被毁;儿子不正干痛苦,儿子正干却坚决不结婚的,简直让祖上都跟着蒙羞……


各家有各家的不幸,我小小年纪就深切明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不过,萧红的童年中还是有亮色的,那就是祖父给予她的爱。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隔代抚养不好,但是那个年代祖辈是多少人记忆中最温馨的那一处啊


不知道为什么,从过去到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因为忙着忙那而缺席孩子的小世界。萧红的文中如此,张爱玲的文中也是如此,直到现在教育专家还在呼吁“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往前不算,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物质世界天翻地覆,父母们居然没什么长进。


父母不在,祖辈就成了当然的替代。而孩子在幼小时需要的毫无条件的宽容和爱,往往祖辈更容易给。

萧红还是有幸的,有一个无条件爱她的祖父。


在书中,“祖父”就如北方的很多长者一样,言辞不多,却经常给萧红具有人生教育意义的指导。“祖父”对待家中的长工、租户们都表现出了宽厚和善良,对一些不幸也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幼小的萧红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我明白萧红对祖父的那种依赖,那大概是她人生中最温馨的一抹感情。因为有了祖父的爱,萧红的童年幸福了多少啊。


在我有记忆之前我的祖父就去世了,但是我有姥姥的爱。


男女不同,姥姥对我的爱更倾向于溺爱,是一种心理上的溺爱。我出生时姥姥也六十多岁了,她并没有能力在物质上给我什么,但是她在一众表哥表姐们面前坦然地表现出对我的偏爱就是给我的最大的财富,我想我最初的自信就是那时候建立的。


那时,母亲总是很忙,顾不上我,经常把我送到姥姥家小住。因为姥姥的偏爱,再加上我又小,每次去都被表哥表姐们众星捧月般争抢着去他们家玩。在家里被忽视了,在姥姥家却是被深爱的,因此每次从姥姥家回家,总是还没到家我就开始想姥姥了。


萧红在祖父身边得到了爱,也看到了一个一个的不幸故事。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有二伯、冯歪嘴子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有很多,不过不同的年代经历不同,表现出来的人生状态不同而已。


有二伯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既活得无望又想活得更好,努力维护着自己那一点点看上去的“体面与自尊”,最后终于都成为别人的笑资。他无法看清自己不幸的原因,也无力去改变什么,只能活着就好。


冯歪嘴子则是在苦难中倔强地生长着的那种人,从黑暗中寻找着一点点光明,就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不管命运给了他多少黑暗,他总是伸出手来要抓住一点希望。如果不是这样,怎么生活下去?


还有赶大车的老赵家,甚至包括萧红自己家,都在那个时代里忘记来路、不看前路地活着,活一天算一天。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我们家后边的那条街上,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个人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年龄不小了才娶了一个二婚的女人。那女人嫁过来生了一个男孩,但是那男人并没有太多赚钱的能力,且被幸福冲昏了头,渐渐开始好吃懒做。终于,媳妇跟人家跑了那男人就勉强带孩子度日,但那孩子渐渐长大终日游手好闲,开始偷盗还被警察找上门。后来,那孩子也不再回家,那男人一个人越来越难过,整日酗酒烂醉,最后竟早早去世。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这样四分五裂。


还有一个邻居,娶了一个年轻的外地媳妇,整日外出打工,回来还要伺候媳妇。年龄渐长,打工越来越吃力,但是媳妇还是要每天赶他去挣钱,大家为他感到不平,他自己说起来却很满足。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幸福也好,不幸也罢,日子就那么过着。


《呼兰河传》:默默无闻地生,悄无声息地死|人生有些苦难是永恒


时代在变,苦难永恒


写这篇文章,我意不在去评说萧红文中的内容,因为那毕竟发生在百年前了,当时人的苦难通过萧红我们也都看到了。我也不想去评说萧红对那个年代的批判,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那时候的愚昧落后也都明白了。我想说的是,

抛开历史的原因不说,人生的有些苦难是永恒的。


因为人总是会有欲望,欲望不达,苦难不休。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物质层面的苦难,但是精神层面的苦难是靠外力无法完全解决的。况且有些苦难恐怕永远无法解决,比如苦难本身。


再者说,苦难本也是人生的必需,难以想象没有痛苦的人生怎么过,或大或小,有苦才有甜。


每次读这本书,我就会想起老家的村子。如今已经离开村子快二十年了,现在回去有些地方变了,有些地方依然没变,写下这些文字也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因为我也无力改变什么。


总之,现在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好,一切都会变好。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作者:思维的乐趣,喜爱阅读,执着于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