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鍋盔風情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鍋盔象鍋蓋”,即象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關中鍋盔風情

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小吃,尤以乾州鍋盔(乾縣鍋盔)最為有名。

鍋盔整體呈圓形,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麵,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

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州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縣鍋盔,鳳翔縣鍋盔。

關中鍋盔風情

在中國歷史上,秦軍能征慣戰是不爭的事實,否則秦始皇如何能統一中國?在秦軍所取得的一系列勝利當中,有一種至今依然被陝西人所鍾愛的乾糧——鍋盔,是功不可沒的。

陝西鍋盔的製作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被用做兵士的軍糧,在陝西西府一帶,至今還有一個鍋盔品種叫“文王鍋盔”。鍋盔,到了秦代更是被髮揚光大、普及推廣。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墩餅的直徑大約在50—60釐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釐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防彈背心)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麵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延續至今。據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諸葛亮草船借箭之計,其靈感就來源於秦軍的鍋盔吃箭。

秦軍能力克群雄統一六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原因外,“鍋盔”作為戰士的主要乾糧,也有著突出貢獻。鍋盔的保質期比較長,適合長時間存放和攜帶,這和鍋盔的用料及製作方法密不可分。鍋盔的製作方式非常講究,要用上好的小麥麵粉,用水攪拌,和成麵糰,待發酵後用擀麵杖擀成大圓餅,置於平底大鐵鏊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炕幹水分、皮微焦黃而瓤幹香醇。鍋盔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放上10天半個月也不會起黴變質,適合長距離作戰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軍隊所使用的壓縮乾糧媲美。

其他國家的軍隊在這一點上,已先輸給秦軍一籌。比如楚軍主要食物是米飯糰,保質期是非常短的,士兵往往攜帶三兩日就會變餿,吃了大多會鬧肚子、腹瀉不止。而秦軍則不同,鍋盔不僅保質期長,士兵們在食用時還不斷創新,如用煮牛羊肉的湯,就著鍋盔吃,這就是今天陝西仍很流行的水盆羊(牛)肉的吃法。有些聰明的士兵,把鍋盔掰成很小的塊兒,放入鐵質的頭盔裡,澆上滾燙的牛羊肉湯。經過深加工的鍋盔,湯鮮、饃軟、熱乎,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的牛羊肉泡饃就是由此而來的。有美食果腹的秦軍壯漢,上了戰場英勇無比,橫掃六國、勢如破竹。

關中鍋盔風情

相傳,當年修築乾陵(即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時,動員了眾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飯問題供應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麵粉製成餅坯,放在頭盔裡在火上烤熟而食,這種餅不但味道香酥,而且還便於貯存,被當地民間運用。因為餅是以頭盔代鍋而制,故名鍋盔。乾州鍋盔是陝西風味獨特的傳統小吃之一,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幹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飢,耐貯,攜帶方便。

關中鍋盔風情

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西府。做鍋盔用的鍋一定得用生鐵鑄成的大鍋,做鍋盔用的面必須用當年收成以後上好的麥子磨成的麵粉,經過發酵後,讓面醒過勁兒。然後經過師傅揉、摔、捏、拍、捻、壓、擀等多道手法,使面糅合的十分均勻。這時,師傅操起一根鴨蛋粗細的擀麵杖,慢慢地把麵糰擀成一張大餅的模樣。

這樣就到了下一道工序,就應該開始烙饃了,這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因為火候的大小決定著鍋盔的顏色和質地,一般人烙制時候沒有掌握好火候,不是沒有熟透,就是烙糊了。燒火用的是材料一般也很講究,正宗的鍋盔用當年上好的(麥尖)麥秸,而如今,人們做飯大多用上煤炭或者液化氣了,所以,就很難再有以前那種純正的麥香味道。

烙制鍋盔是有多年經驗的師傅來完成的,手法有:“一轉、二翻、三撓”一轉,就是鍋盔在鍋中要不停地轉動;二翻,就是烙成一面以後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三撓。就是鍋盔熟的時候撓一撓鍋盔,聽一聽動靜,如果發出清脆聲音,上面有白色痕跡,那麼就可以了,否則就沒有熟透。等到快出鍋時候,再撒上新鮮的芝麻,然後就可以出鍋了。出鍋以後的黃裡透焦,焦裡透黃,咬著酥脆,吃著香甜,不愧有陝西八大怪的美名。

關中鍋盔風情

乾州鍋盔是最有名的一種。據說它的發明和修建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墓有關。因為那工地上,民工眾多,伙食成為一件大事;有人便想出這種方便食品來,有人更用自己的頭盔來烙制幹餅,這樣就有了鍋盔的名稱。其實這鍋盔也真有點兒像鍋又像盔。鍋是圓的,盔也是圓的。叫作鍋盔的餅子也是圓的。乾州鍋盔屬薄型,一般比頭盔稍大,中間略厚,表面有花紋形狀,吃起來酥脆香甜。製作時需用木槓反覆折壓,分做小塊後,再用木槓壓出菊花形花紋。烤烙時用小火。以皮面微鼓,花紋著色為好。乾縣因有唐代男女二皇帝合葬陵,已是旅遊熱點,來這裡參觀的,都以品嚐乾州鍋盔為樂事。縣城街頭,常有農民做了鍋盔叫賣。因水分很少,便於攜帶,可貯存多日,許多人用來作禮品送人。

關中鍋盔風情

寶雞鍋盔則另成一家。屬厚型。二十世紀初時,有七八公分厚,一個約四五市斤重。發麵。硬麵。不使鹼。有淡的,有椒鹽的,以淡的為主。酥,脆,香,甜,可以白吃,不須就菜。因為太厚,吃起來須用點力氣,人們把它叫作“睜眼鍋盔”,形容得睜大了眼睛吃,也是一種誇張。這樣的鍋盔,如今已不多見。還有一種,用油合面,加核桃、芝麻、椒鹽,約二三公分厚,一般一個約一市斤,又叫“斤託鍋盔”。現在的寶雞鍋盔與此略相似,又有點新創意:麵粉用大油摻和,配以各種調料,斜著下刀切開,成長三角形,裝袋出售。還說著一個周文王伐紂時用作兵士軍糧的故事。起了新名字——“文王鍋盔”。

關中鍋盔風情

寶雞鍋盔則另成一家。屬厚型。二十世紀初時,有七八公分厚,一個約四五市斤重。發麵。硬麵。不使鹼。有淡的,有椒鹽的,以淡的為主。酥,脆,香,甜,可以白吃,不須就菜。因為太厚,吃起來須用點力氣,人們把它叫作“睜眼鍋盔”,形容得睜大了眼睛吃,也是一種誇張。這樣的鍋盔,如今已不多見。還有一種,用油合面,加核桃、芝麻、椒鹽,約二三公分厚,一般一個約一市斤,又叫“斤託鍋盔”。現在的寶雞鍋盔與此略相似,又有點新創意:麵粉用大油摻和,配以各種調料,斜著下刀切開,成長三角形,裝袋出售。還說著一個周文王伐紂時用作兵士軍糧的故事。起了新名字——“文王鍋盔”。

關中鍋盔風情

鍋盔自唐、宋以來,在西安城多處設有驛店,外地客商東來西往,北上南下,鍋盔作為客商的攜帶乾糧已遠走他鄉。明、清以來,做賣鍋盔者遍佈縣城四周,光緒時期的張聰、劉有學;民國時期的邢呆子、趙乾兒、張廣善;解放以來的龐天紅、席金卵等,都是做鍋盔此行中的能手。

關中鍋盔風情

關中以西安府為中心(咸陽過去也歸西安府),分為東府和西府。西府以寶雞為代表,東府以渭南為代表。東府華州鍋盔和麵時似乎水分比西府多,掂在手裡溫軟柔韌,圓邊處有一圈裂紋,順手就能撕開一綹帶皮的饃塊來放在嘴裡細嚼。而西府扶風的一看就是硬麵烙的,如盾牌一般固若金湯,須得用刀子狠戳猛切才得吃到嘴裡。若論味道?東府的香軟有彈性,越嚼越香。西府的剛如烈酒,耗牙費力,越吃越爽。東府華州少華峻秀,渭水濤濤,麵粉凝山水靈氣筋道耐嚼,麥香四溢,做出來的鍋盔,自有東府的韻味。和西府的比,東府鍋盔少了一些靈動的藝術氣質,多了些老實穩重的質感。論形制,東府的和西府的都差不多大小,只是通體平整,沒有翹起的邊沿。顯得更圓厚,更平實,更笨拙。約莫拇指豎起厚直徑有一米闊,圓心處有一個拳頭粗細的窟窿,壁面於其他部位渾然一體,方便攜著它出門遠行的人用包袱裹它時打結固定,給人結實頂飢的安全感。

若拿二者放在一起媲美,西府扶風的鍋盔像正在鯉魚打挺的梁山好漢,鐵板橋的功夫幾乎登峰造極;而東府華州的鍋盔,簡直就是仗劍挺立的將軍,凜然不可侵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