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特殊時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損期的心率控制

關注特殊時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損期的心率控制

本次點評專家:陳瑞珍

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教授、主任醫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

國際心臟研究會會員、歐洲心臟病學會會員、歐洲心力衰竭協會會員、ISHR中國轉化醫學工作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力衰竭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家交流促進會精準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心臟康復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藥協會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

多種期刊雜誌的常務編委及特約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及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及上海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

聚焦易損期心率控制,慢性心衰是否應開啟“四角”模式?

心衰從住院到出院,其臨床病程可分為急性失代償期、過渡期和慢性穩定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患者特點和治療需求不盡相同。一般當患者在血流動力學初步穩定後,臨床上會啟動出院前治療方案,這一階段就是所謂的過渡階段,又稱易損期,約持續1~6個月;患者平穩度過易損期之後,就進入了慢性穩定期,治療方案採取維持最佳劑量的口服藥物。

慢性心衰易損期的管理,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延緩疾病進展的關鍵。心率增快是心衰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當患者逐漸進入慢性心衰易損期階段,心率的持續增快就成了易損期死亡風險增加的重要預測因素,但同時也是易損期治療的可控因素。伊伐佈雷定是一種竇房結f通道選擇性、特異性阻滯劑,作用於竇房結細胞,通過特異性的抑制If起搏電流降低竇房結節律,減慢心率。

既往進行的伊伐佈雷定與慢性心衰預後研究(SHIFT研究)顯示,伊伐佈雷定能明顯改善心衰患者的預後,提高生活質量,並且伊伐佈雷定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級,重度心衰患者較中度心衰患者改善程度更明顯,有較好的療效及安全性。

SHIFT研究的另一項分析中,以初始心率75次/min為界點將受試者分為兩組進行比較,包括初級、次級終點事件等相關評估指標來評估伊伐佈雷定的療效。結果發現心率≥75次/min的患者臨床症狀的改善優於心率<75次/min的患者。並且研究發現預後的改善程度與心率降低程度呈正相關,竇性心律心率>75次/min應用伊伐佈雷定後降至60次/min左右的患者獲益最大,而心率仍在70次/min以上或降低程度甚微的患者獲益較小。

此外,對於SHIFT研究中患者的二次分析表明,患者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合併症與預後密切相關,但伊伐佈雷定能夠安全平穩有效地降低心率,從而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心衰加重入院等終點事件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既往也有研究表明伊伐佈雷定控制心率具有基線心率依賴性,當心衰患者靜息心率較慢時f通道大多處於關閉狀態,伊伐佈雷定抑制的開放的通道較少,降低心率幅度小,因此,臨床使用安全性好。

這是一例中年男性左室增大並瀰漫性運動減弱,且心率明顯較快的心衰患者。進入易損期(即疾病穩定期)及時應用伊伐佈雷定

逐漸加量過程中,心率得到較好控制,症狀好轉。為患者帶來了較好的遠期預後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病例詳情

CASES

基本信息:

患者男,51歲,因“反覆活動後胸悶氣促5年,加重1月”於2016年1月16日入院。

現病史:患者5年前開始出現活動後胸悶氣促,休息數分鐘即可緩解,無夜間陣發呼吸困難,無下肢浮腫,患者未予重視。5年來患者上述胸悶氣促症狀反覆發作,性質基本同前。

1月前感冒後出現胸悶氣促加重,稍活動後即可出現,伴雙下肢浮腫,至當地醫院就診,查肺部CT提示“間質性肺水腫,右側少量胸腔積液”,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內酯、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等治療後患者自覺症狀有所緩解,後至我院門診查心超提示“雙房、左室增大(LVDd 55 mm),左室瀰漫性運動減弱(EF 22%),主動脈瓣回聲增粗伴輕度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二尖瓣和三尖瓣輕度返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T波改變”,擬“心功能不全”收住入院。

既往史:否認高血壓病、糖尿病。

個人史:吸菸10支/天*30年,未戒;否認飲酒史。

家族史:父親、1哥及1侄子均有“心臟擴大”病史。

入院檢查及診斷:

患者體溫37℃,脈搏10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17/79 mmHg。神志清,精神可,口唇無發紺,頸靜脈無怒張,甲狀腺未及腫大,皮膚鞏膜無黃染。心界稍向左擴大,心率(HR)109 bpm,心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肺呼吸音清,無干溼性囉音。腹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無浮腫。

輔助檢查:2015年1月8日心電圖檢查(ECG)如下圖,HR 112 bpm。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心臟超聲提示,雙房、左室增大,左室壁瀰漫性運動減弱,左室收縮功能減退(辛普森法測得EF 30%),主動脈瓣回聲增粗伴輕度返流,中度肺動脈高壓,三尖、二尖瓣輕度返流。LVDd 55mm,PASBP 53mmHg(如圖示)。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血常規、肝腎功能、血氣分析、凝血功能、甲狀腺功能、腫瘤標誌物、糖化血紅蛋白、抗核抗體和免疫固定電泳均未見異常;TNI 0.009 ng/ml、BNP 308.5p g/ml;

生化檢查:TC 4.21 mmol/L、LDL 3.06 mmol/L、K 4.93 mmol/L、Cr 99.7 mmol/L、Glu 5.86 mmol/L、Alb 43.2 g/L、ALT 24 U/L、AST 29U/LL;

CT提示,右肺小結節,炎性灶考慮,建議複查;頸動脈B超提示,雙側頸動脈硬化。

總體檢查可知,患者竇性心律,平均竇性心律為98bpm;房性早搏141次,其中房性心動過速6陣,成對1對;室性早搏2088次,多源性,其中室性心動過速4陣,成對7對;ST-T改變。

初步診斷:

擴張型心肌病,

雙房、左室增大,竇性心動過緩,

心功能III級

給予患者呋噻米20mg po qd、螺內酯20mg po qd、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mg po bid、地高辛片0.125mg po qd、培哚普利片2 mg po qd、比索洛爾1.25mg po qd進行藥物治療。

並行冠脈造影治療。冠脈造影情況如下圖所示。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治療後患者恢復尚可,予辦理出院,定期複查。出院藥物調整如下:呋噻米20mg po qd、螺內酯20mg po qd、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mg po bid、地高辛片0.125mg po qd、培哚普利片4mg po qd、比索洛爾2.5mg po qd、伊伐佈雷定2.5mg po bid。

隨訪及複查:

2016年2月29日複查心電圖示,HR 86 bpm;調整伊伐佈雷定劑量為5 mg bid。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2016年3月3日複查心臟超聲提示左心增大,三尖瓣輕度返流,左室收縮、舒張功能減退,LVDd 61 mm、EF 47%、PASBP 36 mmHg。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2016年5月18日複查心電圖示,HR 74 bpm;伊伐佈雷定劑量調整為7.5 mg bid。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2016年6月22日複查心臟超聲,患者LVDd 58 mm,EF 52%,PASBP 36 mmHg。

关注特殊时期疾病控制,看慢性心衰易损期的心率控制

在維持出院用藥方案的情況下,在後續2016年10月22日、2017年2月8日及2017年11月29日的定期複查過程中,患者EF逐步提升62%,LVDd達到53 mm。

專家點評

該病例描述了一位51歲男性患者,因反覆活動後胸悶、氣促5年,加重1月入院治療。入院後儘快完善相關檢查,排除了缺血性心臟病導致的心功能不全,結合患者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病因診斷擴張型心肌病,予以規範化的藥物治療,期間患者心率持續偏快。此時,傅醫生等根據既往SHIFT研究所觀察到的,即伊伐佈雷定降低心率程度與基線心率呈正相關,也就是基線心率越快,伊伐佈雷定療效越顯著。在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治療後適時的加用伊伐佈雷定,並逐漸調整劑量,定期隨訪心臟超聲,患者病情逐漸好轉,臨床指標明顯改善,或有助於患者遠期預後的改善。

回顧該患者診治經過,該患者入院時TNI 0.009ng/ml、BNP 308.5pg/ml並不是很高,但心率明顯偏快,心功能較差,經過傅醫生等的治療,有效控制了心率,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好轉。該病例也提示我們,持續的心率增快是心衰患者不良預後的重要危險因素,需及時、有效進行干預。總體來講,該患者的治療經驗值得臨床借鑑。

但若將下述幾點進行改進和完善,則可更好為同行提供借鑑。首先,心超LVEF值的測量方法需統一,進而避免誤判;其次,應完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出院時血壓、心電圖、心衰指標等內容;第三,出院後定期複查應補充其他可反映病情變化的指標;第四,比索洛爾的應用劑量調整不夠明確,2019年1月的心臟超聲結果相較2017年12月檢查結果的變化與藥物的劑量是否相關,也值得我們思考。

最後,該患者的父親、兄長、侄子均有擴大型心臟病史,極有可能是家族性擴張型心肌病。因此,還應加上對該患者後續診治的全方位思考,或增加基因檢測結果,從而更好評估患者預後及今後ICD治療的可能性。

小貼士:

疫情期間,國家醫保局發佈相關文件通知,鼓勵醫療機構和臨床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慢性病處方可調整至3個月。減少如慢性心衰患者到醫院就診配藥次數,保障疾病控制,更做好防疫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