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自2014年奧迪A3家族上市以來,奧迪A3成功地為奧迪品牌年輕化戰略打開了一扇窗,可以這樣說,A3的到來為奧迪在年輕化運動化方面有很大貢獻。同時,奧迪A3還持續引領中國豪華車緊湊型細分市場,有很多調查都表明,在入門豪華品牌之爭裡,奧迪A3就是最受關注那個,沒有之一。

在面對近兩年奔馳推出三廂版A級,寶馬推出前驅平臺的1系後,2015年進行換代的奧迪A3已經不足以面對新平臺、新設計、新動力的競爭對手了。本來全新一代A3應該在日內瓦車展期間進行亮相,而由於疫情原因,奧迪選擇了在3月3日進行網絡發佈,網絡直播發布。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新車將在今年引入國產,按照現款A3官方18.92 萬的起售價推測,新一代A3在國內的價格應該還會低於20萬,這款車不管是在豪華品牌裡,還是合資市場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小身姿的戰鬥感

在大眾集團下緊湊型車逐一換代的情況下,A3追隨了8代高爾夫的步伐,也採用MQB evo平臺。與上一代的奧迪A3類似的是,率先推出的是兩廂版車型,這與歐洲人對於鋼炮的定義不無關係。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外觀方面,全新一代A3的設計相比現款要更加陽剛,前臉採用標誌性的六邊形大嘴設計,尺寸比現款更誇張。兩側的LED大燈造型更為凌厲,並且可選裝矩陣式LED光源,對得起燈廠之名。

前包圍的設計風格也更偏向運動,S-line車型的霧燈區域變成了銀色的運動裝飾,使得新車的前臉更加戰鬥。如果說老款A3是男女皆宜,那麼全新一代A3明顯更加偏向年輕的男性用戶一些。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側面線條依舊保持了A3緊湊幹練的風格,由於此次只發布了Sportback兩廂版車型,所以三廂版的設計風格目前未知。細節方面,全新A3依然採用了貫穿式的單腰線設計,將整個車身側面劃分為上下兩層,車門下方還有一條獨立上揚的線條與輪拱融合,硬線條配合著車門內凹的設計,讓整車的側面在光影下更具肌肉感。

內飾方面,全新一代A3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老款可升降的懸浮式中控屏不見了,整個中控臺微微向駕駛員一側傾斜,機械冰冷的線條設計有一種理工男的科技感。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總體來說,全新A3的內飾與Q3還是頗為相似的,相比老款更加年輕時尚。對了副駕駛前方也採用了貫穿式空調出風口,銀色的面板非常精緻,面板上還有一個非常低調的奧迪logo。S-line車型的運動座椅同樣戰鬥氣息十足,菱形紋路配合Alcantara面料既好看又能提供出色的摩擦力。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前期發佈的A3將全部採用前輪驅動,搭載2.0T發動機與quattro四驅系統的車型將在晚些時候推出。值得一提的是,新A3所有150馬力以下的車型均採用扭力梁式後懸架,150馬力以上的車型採用多連桿式後獨立懸掛,這個設定倒是與奔馳A級頗為相似。(PS:奔馳A級低配為扭力梁,高配多連桿)。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從這次的調整看來,雖然奧迪A3是全球車型,但進化的方向倒與中國市場的需求出奇一致。更具戰鬥感的外觀、航空駕駛艙般的內飾風格,以及更“Sport”的用料,這都是瞄準了最年輕人的那一批市場,入門豪華拼的是什麼奧迪非常清楚。至於動力平臺優勢大小,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細分市場透視鏡

從奧迪A3、寶馬1系、奔馳A級到沃爾沃XC40、林肯MKZ、雷克薩斯CT、捷豹XEL,每一個豪華品牌的“入門者”都在覬覦著、期待著自己能夠成為整個品牌的銷量支柱、利潤的最大來源。不過,殘忍的事實是,能稱得上吃到蛋糕而不是聞味道的,並不多。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對於現款奧迪A3來說,其實成功的策略並不複雜,無非是終端賣出了幾乎高爾夫的價格、品牌的溢價、運動簡約的設計線條好看耐看這三點。同理,在這個價位區間的其他競品能否打敗奧迪A3,就看在這三點上是否可以做到更好。

從當前的入門豪華市場表現來看,我認為寶馬1系與奔馳A級想要超越的可能雖然有,但並不大。首先,這二者的品牌溢價本身比奧迪還要高。其次,無論是寶馬還是奔馳在入門平臺上的“降級”都比較明顯,二者都採用了新的前驅平臺、唯一使用的動力系統。這兩點核心讓消費者在面對ABB三者的時候更願意偏向通用平臺的奧迪A3,因為這可以給他們帶來“高級感”。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如果只從細分市場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奧迪A3的真正對手反而是品質升級、價值體系完全跨級的合資品牌,包括全新雷凌雙擎、卡羅拉雙擎、以及新一代昂克賽拉,甚至包括即將到來的高爾夫8代等等。

隨著汽車消費理念的成熟,LOGO升級已經逐漸變成了價值升級、體驗升級,誰的體驗會更好、實用性更強,消費者都會通過對自身進行需求分析後得出結論,這是如今90後的強項。

全新奧迪A3入市 豪門爭霸開啟新格局

其次,豪華品牌的不斷下探也縮小了“豪華”二字的意義,在這個存量競爭的市場,一旦價格失守就很難再次回到當初的榮光。拿奧迪A3對比高爾夫、雷凌的並不在少數。

當然,不管怎麼說入門級豪華成為高品質汽車消費的主流,這符合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律。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有所積累並伴隨體驗的升級,大大增加入門級豪華品牌成長的節奏。但如何平衡豪華品牌的下探與合資高端品牌的向上升級,這是消費者與市場都需要磨合的問題。最後,在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角逐中,最終塵埃落定於一種微妙而刻意的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