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最近在读曾国藩写给家里的信,让我感触颇深。

先不说曾国藩是怎样伟大的一个人物,每读到曾国藩的家书,我的心都是感动的,感动于他的那份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他的信不只是写给家里人的,而是写给天底下所有的家人的信。

他做为在当时一个官职很高,权位很大的官员,在家人面前却只是个和寻常人家一样,只身在外却始终牵挂着家人的游子。

没有一丝架子,唠的都是家庭琐事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看着那些字眼,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端坐在油灯下伏案提笔倾情书写家书的真正男儿。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现在的我们,总是很忙,离家人越来越疏远

现在的我们,出门在外,不需要像前人那样需要用书信来往了,只需要打个电话或者开通视频就可以跟家人沟通了。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像曾国藩那样,每次都是首先要跪拜父母,向父母请安,然后再开始述说生活琐事,官场感悟,人生见解等等。

现在的我们好像都很忙,忙得没时间和家人多说上几句话,更不耐烦向家人诉说生活琐事及职场之争,一方面是觉得跟家人说了也没用又帮不上忙,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家人担心,所以不管有多大的事儿多大的压力,都是自己扛。

殊不知,越是不想跟家人说起这些琐碎的事情,就越没有跟家人可聊的话题,跟家人之间除了还有血缘关系在维系着,其它的都是陌生的,亲人之间已经彼此不了解,不清楚了,同自己的家人可能还不如跟那些哥们或者是闺蜜来得亲密。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几段曾国藩的家书。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一、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

管子说:“半斛满了,由人去刮平,人自满了,由天去刮平。

天刮是无形的,还是假手于人来刮平。

曾国藩认为自己位居于将相之位,几个弟弟也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正当时,可以说,近几代没有哪家人像曾家这般,正处于鼎盛时刻。

正午的太阳总会西落,再圆的月亮也会残缺,曾国藩觉得自己地位太高,名声太大,害怕祖宗积累遗留下来的福分,到他们时会享受殆尽,也就是所说的由天或者是他人来刮平。

所以,他不能等天来刮平,也不等人来刮平,他要和几个弟弟自己来刮平。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所谓的自己来刮平,就是要做到:清廉,谨慎,勤劳

对人接物要谦和恭敬,不能仗势欺人,更不要随意挥霍权力和金钱,处处要谨慎,始终保持着勤奋努力好学的精神,曾国藩提醒兄弟几个要时刻勉之。

曾国潘在自己官职很高,家庭丰盈的时刻,就意识到要随时保持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为人处事之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太自满而不知天高地厚,到最后都落得个家破人亡,江山皆失的下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细细想来,任何事情的始末都是相呼应的,这个中原委当事人是自然会明白的,只是到最后悔之晚矣!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时的权力及金钱而冲昏了头脑,淡然地行走在人生的低谷及顶峰之间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进德,修业的重要性

进德,指的是:孝、悌、仁、义的品德

修业,指的是: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曾国藩认为:进德、修业这两件事情,都由我们自己做主,得进一尺,便是自己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自己的一寸。

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分钱,德和业都增进,那么家业便会一天天兴起,至于功名利禄,那都是由命运决定的,一点也不能由自己做主的。

高尚的品德,和所学习到的知识,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至于其它别人所赋予的东西,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得到和失去,都不要太在意,顺其自然皆可。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三、发奋自立,何须选场所,处处皆可学

曾国藩告诉他的弟弟:如果想发奋自立,家塾可以读书,旷野地方,热闹场所,背柴放牧,都可以读书;如不发奋,家塾不宜读书,清净的环境,神仙的环境,都不宜读 书,还选什么时间,选什么地方,只要问自己,自立的志向是不是真的?

现在的我们,想做的事情,想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感觉每天一睁眼,时间都是排得满满的,可一天下来,真正去完成了的事情又有几件?

这都是说明我们没有聚焦,不够自律,给自己的借口太多,如果真正从心底里想去做一件事情的话,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是会找得到方式方法去完成的。

所以,完不成的事情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只要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做?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四、家风家道不可变

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一家人是兴旺还是衰败。

凡是家道可以长久的,不依仗一时的官位,而依靠长远的家规,不依仗一两个人的骤然发迹,而依靠大众的维持,老亲旧戚,贫困的族党,不可以怠慢人家,对待贫困的与对待富有的一个样,在兴盛时要想到衰落时,那自然便有深厚坚实的基础了。

曾国藩位居高官时,还不忘家中的蔬、田、塘、竹、照顾好老亲旧戚等琐事,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一句话概括,就是升官发财不忘本,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

很多人,在穷苦的时候,夹着尾巴做人,一旦发迹了,就仗势欺人,狗眼看人低,做事情不给自己留后路,当有事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出手相帮,到最后都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所以,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还有立身的本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五、五个修身养性的方法

曾国潘跟家里人分享了五个方面的养身之道:

一是睡眠有规律;二是制怒;三是节欲;四是临睡洗脚;五是饭后走三千步

这五条在当今社会,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提倡的养生之道,虽然看似简单,其实真正能去做到的没有几人。

我感动于曾国潘能把这些事情都跟家人一五一十地分享出来,他一一举例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清楚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完成不了大业,虽然他认识到这点的时候已经不算早了,不过他痛下决心,说到做到,也一再告诫家人,身体健康第一,遇事不能动怒,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曾国藩家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的立身之本不能变

我一直在思考着,虽然曾国藩离开我们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可是他所说的一切话语,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贴切,没有一点时代感,好像他从不曾离开过一样。

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化身。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会永远的传承下去,百年后,千万年后,都不会改变……

作者简介:英木子,一个前半生职场,后半生农场,左手锄头右手笔的民宿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