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假期延長以來,學校開展了網課教學,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每天也有適當的作業練習,很多同學都能做到按時交作業,而小寶最近交作業的時間卻越來越晚,原因竟然是孩子只想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讓寫作業就跟父母講條件。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不止小寶,身邊的很多家長也都經常抱怨:

孩子一放假就看電視,怎麼說都不聽,跟他講看電視對眼睛不好,他還不耐煩。


每天下班回家就看到孩子在看電視,連吃飯都不願意離開電視,一看就是幾個小時,要是把電視關了,他就發脾氣。

據我瞭解,現在像這種“電視迷”孩子不在少數,家長對此都很無奈,一邊禁止,一邊又在縱容,孩子對電視的痴迷卻有增無減。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一.為什麼孩子會沉迷電視

不少父母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總是喜歡看電視,什麼事情也不做,好像對所有事情失去了興趣,不去和小朋友玩,不玩玩具,不看書。如果不讓他看電視的話,他就會耍賴,又哭又鬧。為什麼電視會將孩子迷住?

1.主觀原因:電視對於孩子的作用

(1)夥伴作用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裡也沒有玩伴,父母又常常沒有時間陪伴他們,電視就成了他們的玩伴和保姆,減輕了孩子的孤獨感。

(2)理想作用

童年都是愛幻想的,動畫片往往反映了孩子內心渴望的理想世界,比如,很多男孩喜歡看奧特曼,將奧特曼當作自己心中的偶像,是因為孩子內心希望像奧特曼一樣厲害。

孩子的這種英雄情結實際上代表著“理想自我”的發展。可以概括地說,電視滿足了孩子很多心理上的需求。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2.客觀原因:家長的推動

(1)強行禁止強化了孩子對電視的痴迷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看電視持縱容的態度,孩子一旦哭鬧,或者家長有事要忙,不想被孩子纏著,就會通過給孩子播放電視節目讓孩子安靜下來。在家長的推動下,孩子對電視的興趣日益濃厚,甚至成癮。

當孩子上學後,學習成了孩子的主要事情,一些家長認為看電視和學習是矛盾的,看電視必然影響學習,從而嚴格阻止孩子看電視。10歲左右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強,家長的阻止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對著幹的念頭: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我明裡不看,暗裡偷偷看;我在自家不看,到別人家去看,反正我會找一切機會看電視。家長的強行禁止強化了孩子對電視的痴迷。

(2)父母把看電視當成對孩子的獎勵

我常聽到,父母在希望孩子做某事的時候,會這樣講條件:

好好吃飯,就獎勵你看一集動畫片。


把琴練好,晚上就可以多看半小時電視。

也許在當下,孩子就真的會乖乖聽話,好好吃飯、好好練琴......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這樣一種認知:看電視 = 獎勵,看電視可以被交換。

當看電視成為了一種獎勵,孩子自然就認為,看電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一有機會,他就會想要看電視。

這時候,不是電視讓孩子上癮,而是我們對待電視的態度,導致了孩子的沉迷。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二、沉迷電視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有益的電視節目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大腦開發有一定的好處,可是,沉迷電視、看電視時間過長,反而弊大於利,存在著許多危害。

  • 影響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電視節目總是把現成的情景擺在兒童面前,減少了他們思考和想象的空間,直接影響到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有心理學家曾經把一群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是聽老師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組是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然後,讓兩組孩子畫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聽了故事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他們會根據想象,賦予白雪公主各種形象、裝束和表情;而看了動畫片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樣,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這個例子的結論是什麼呢?動畫片把故事中的角色模式化了,這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大腦變得更加懶惰。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 影響注意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孩子可以安靜地看電視玩手機很久,說明孩子的注意力還不錯。其實,長時間的看電視,恰恰是對孩子注意力的破壞!

看電視時,屏幕上鮮豔的色彩、繽紛的動畫效果,吸引的是注意類型裡的“被動注意”,沉浸在電視節目裡,

長期刺激被動注意,導致孩子控制注意的能力越來越弱,習慣於豐富、高頻的信息刺激,而對於書本、黑板以及課堂上老師講課的聲音,就容易“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 增加攻擊性

美國國家身心健康研究會曾經圍繞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展開討論,並書寫了一份題為《電視與孩子》的報告。報告明確指出,不只是武打鏡頭,就連動畫片也會導致孩子們行動上的粗暴

小侄女非常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週末來我家玩得正開心,跑去找她爸爸說:“爸爸,你來當灰太狼,我當紅太狼好不好?”她爸爸剛“嗯”了一聲,“啪”的一聲捱了個大耳光,只見女兒叉著腰朝他怒氣衝衝地吼道:“還不趕快去給我抓羊!”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三、如何避免電視危害,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電視對孩子的影響是雙向的,有些電視節目的確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拓寬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知識;而有的電視節目則純屬娛樂、消磨時間,甚至還會傳播一些錯誤的觀念。所以,對於孩子看電視的行為不能簡單地用倡導和阻止來論定。

在孩子控制能力還比較差的時候,看電視的弊遠遠大於利。家長們要儘量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讓孩子擺脫電視機,拒絕做一個“電視迷”。

1.父母要以身作則

要求孩子看電視有節制,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把看電視作為主要的消遣方式,將大量的空閒時間花在電視機前,週末熬夜追劇、抱著手機的人也不在少數,孩子很自然地會效仿大人,認為:“你們能看,我為什麼不能看。”因此,父母要有意識地剋制自己,和孩子一起有計劃、有選擇地收看電視。

聰聰小時候也是個電視迷,家裡最常見的情景就是聰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爸爸呆在書房裡玩電腦,聰聰媽想了很多辦法,都改不掉他愛看電視的習慣,每次要求他關電視,他都會又哭又鬧:“爸爸都在打遊戲,我為什麼不能看電視!”

聰聰媽沒辦法,就在家裡定了個規矩,回家必須上交手機!並且把家裡的網給斷了。用書代替了手機電腦。

從那以後,家裡的情景就變成了爸爸呆在書房看書,媽媽和聰聰一起寫作業,看書。如今六年級的聰聰,是學校裡有名的“書蟲”。

要想讓孩子改掉看電視的習慣,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2.合理安排看電視時間,制定好規則

0 - 2歲: 美國兒科學會明確指出,0-2歲孩子不適合看電視,看電視對他們沒有任何早教意義,反而減少了他們用身體觸摸探究世界的時間。真想讓孩子學到點什麼,建議多多地和孩子真人互動。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一定控制在每天15分鐘內!

2-3歲:每天30分鐘左右。

3 以上:建議和孩子商量好一個合適的時間,不一定要按分鐘算,可以按孩子愛看的節目集數來,比如一天看一集,不然看到正精彩就說時間到了不讓看了,別說孩子,大人也接受不了。

除了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還必須堅持一個規則:到了規定時間就關閉電視,不再拖延。否則就視為不守信用,給予相應懲罰。

3.選擇對孩子有益的節目

電視節目魚目混珠,孩子沒有辨別力,逮住什麼就看什麼。家長必須做孩子的眼睛,事先進行篩選。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課題組的專題研究顯示,有兩類節目最適合少年兒童觀看:一類是兒童文學作品,像兒童文學名著和童話改編的故事片、動畫片;另一類是知識性作品,如大自然探險、科普專題、科幻題材等。

家長要指導孩子觀看這些具有美學價值和教育價值的電視節目,儘量避免那些具有消極作用的節目進入孩子的視聽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4.和孩子一起看,交流節目內容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也能學到點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一起看。在親子陪伴中,孩子會自然地順著父母的眼神,共同注意一個物體,並在父母的聲音中瞭解這個東西是什麼。

這種“共同注意”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親子間眼神交換,情感交流,建立親密的過程,有利於孩子在情感、社交上的發展,形成更健康的人格。

小侄女茜茜很愛看動畫片,一看就停不下來,沒辦法,她媽媽只能陪她一起看,來控制她看動畫片的時間。

每次時間到了之後,她就會跟孩子討論動畫內容,有時候也會用詢問的方式,讓她把動畫內容講出來,並固定每晚的表演時間,很多時候,茜茜不僅能講出故事,還能自己發揮想象將故事講的更生動。這對於培養培養表達能力,複述能力,甚至形成邏輯思維,都很有好處。

5.將孩子從電視引入生活、閱讀

我們班浩浩媽媽在家長會上做分享時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段時間,浩浩沉迷於一個少兒科普節目,一集接一集的看,攔都攔不住,平時週末也不出去玩了,就要呆在家裡看電視,後來浩浩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帶著孩子做節目裡的小實驗,去尋找節目裡的東西。

比如節目裡介紹了“如何將雞蛋立起來”,她就帶著孩子來嘗試,並去書中找到這樣做的原理,來驗證和節目說的是不是一樣。

屏幕中出現的東西,就通過這樣的方式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浩浩的眼前,讓他不止可以看,更可以真切的去聽、去摸、去聞,切身體驗。

除了電視,她還給浩浩購買了大量的書籍。讓孩子發現,原來電視裡有的東西,生活裡也有,書中也有,還比電視上的更有趣,孩子對電視的興趣,自然會慢慢轉移到生活和閱讀。

孩子假期沉迷電視,嘮叨沒效果?找對方法,讓孩子拒當“電視迷”

心理學家對無數個電視迷與網癮少年研究會得出結論:容易成癮的孩子心理原因,排名第一的是因為父愛的缺失,第二位就是不良的親子關係。當陪伴足夠了,孩子被電視霸佔的時間就會減少。用愛和陪伴,給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

作者:小喵聊育兒,小學老師。靜守時光,以待流年,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