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粥的“执念”

老北京有句俗话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意指在腊月初七初八左右是全年最冷的日子。但也是这一天,按照老规矩,是要家家户户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欠债的也要还钱了。在北方,“腊八儿”确实是个挺重要的节。


关于腊八粥的“执念”

1.从腊日祭祀活动,到民间饮食风俗

腊八,即指腊月初八,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说文解字》中有,“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由此可见“腊”本是一种祭祀活动,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办。汉代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中有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不但总结了四朝关于“腊”的称谓,比如夏朝的“嘉平”、殷商时期的“清祀”、周朝的“大腊”以及到汉代的“腊”,还说明了,“腊”的主要活动就是通过打猎获取各种野兽,祭拜先祖。直到南北朝,才有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确定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也就是现在说的“腊八”。

腊日和祭祀拜祖有关,这腊八粥其实和佛教关系密切。每年腊八清早儿,在北京雍和宫外等领腊八粥的人早已风雨无阻地排起了长龙。据传腊八粥与释迦牟尼有关,也给这一天增加了许多宗教色彩。《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腊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大概是说,自佛教入中原起,各寺院或因纪念释迦牟尼,用各类谷物和果实煮成粥,送给善男信女,寓意福寿安康


关于腊八粥的“执念”

腊八当日雍和宫里排队领福粥(非2020)

2. 姥姥对腊八粥的“执念”

北京有句顺口溜儿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其实大概也能看得出,从腊月初八这天开始,年味儿越来越浓,在外漂泊的人也都该回到故乡,举家团聚。其实姥姥姥爷是天津人,我总觉着天津人比北京人会吃得多,对各种年节讲究也多。姥姥姥爷家的饭菜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任何一点不好吃,甚至连剩菜剩饭做的杂烩饭我都吃得美滋滋。小时候一到冬天,我就盼着赶紧放假,让妈妈带我回姥姥家,一直要到过了年,吃了“破五儿”那顿饺子才依依不舍地从姥姥家回来,还要大包小包连姥姥腌制的咸菜都不放过地带回来。但唯独有一样儿,我其实不爱喝腊八粥,但无论是姥姥还是母亲,都对腊八粥有着一种我理解不了的“执念”

在我印象里,从小到大的很多年春节都是全家一起去姥姥家过的。而无一例外,每一年回去,进家门儿的那顿饭,姥姥一定会从冰箱里拿出来做好又冻起来的腊八粥,说是特意给我们留的,别

“落la吧外边儿了”。端上桌,一锅黏黏糊糊非常浆(稠)的腊八粥就在那儿了。我其实挺不爱喝黏粥,腊八粥就更是。小时候嫌弃一点味道都没有,总想着加点儿白糖才能下咽。但姥姥、妈妈每每此时总是说放了糖就不粘糊了,催促我赶紧多喝两碗,再在放不放糖上拉锯几次。这种时候姥爷都会把糖悄悄拿到桌上,或者就和两下稀泥。姥姥就很神秘地用勺子在锅里舀来舀去,挑出里面的栗子、核桃赶忙盛进我碗里,还和我说悄悄话说别人碗里都没有,让我边喝边数数她究竟放了多少种食材进去。不仅如此,时不时要问问我吃到某种豆子没有。我每次都囫囵吞枣,希望快点结束喝粥这个环节,期待着姥姥姥爷做的大餐赶紧上桌,再跑去厨房、阳台看看姥爷有没有给我买好脆甜的甘蔗和挂满糖霜的柿饼儿。

3.母亲式的“自我埋怨”

姥爷去世了,几乎中断了我对冬天和除夕的所有温暖回忆和美好向往。姥姥性情那几年变了不少,再也没有故作神秘地让我数数食材,也没有再给我挑那些核桃花生栗子。我离开北京了,但还是不爱喝黏粥,还是喜欢多加糖

。那几年,每到腊八儿,母亲总会嘱咐我要熬点粥,还要顺带着说上一句“你瞧瞧,又把你落(la)吧外边儿了…”(北方口语,与“腊八”谐音,意思是远行在外的人没有归家团聚,被落在外面。)我原来总以为她有点嗔怪我在外放浪形骸,得意忘形而不回家,但过了很多年才慢慢明白,她更像是在埋怨自己“无能”,没有把我照顾好,我背井离乡甚至喝不到一口热粥;年关将至,一家人都没能相聚。

回京一年有余,我忽然就能理解了为什么姥姥和母亲都对腊八粥有这么深的执念。母亲早年间离家几百公里插队到京郊,年纪尚轻,独自漂泊在外,各种苦涩与心酸也许早都随风散了,但想必快到过年时,姥姥姥爷那种盼女儿归家的心情,大概和前几年母亲在电话里“嗔怪”我的那句别无二致,一面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没照顾好家人,才让女儿远赴他乡,在外漂泊;一面又执着让女儿自己也要喝上一口粥,好像这样也算一家人“云团聚”了,大概就是那种惟母亲式的、独有的“自我埋怨”,也不知未来我为人母会不会也同样“执着”这一碗腊八粥。

3.生生不息的“腊八粥”

又是一年腊八儿,昨天我一边儿“嘲笑”母亲要在腊八后给我“送粥”的想法,觉得没必要折腾跑一趟;一边儿又催促着她和父亲赶紧去泡豆子熬粥,我提前喝上一碗,这样她也安心,不算是把我落在家外面了。其实,可能姥姥姥爷,父母都不一定知道腊八粥的历史典故和渊源,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都不妨碍民间自成一套体系,用更生动的形式演绎传承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我相信每一个家庭或许都有自己和腊八粥甚至这一天习俗的故事,不一定多宏大,也不一定有多奇特。但正是这种看起来的平淡无奇里,藏着生生不息,讲着一代代人之间命运的交叠和延续。


关于腊八粥的“执念”

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或许是真的年纪大了,常觉胃口不适,对着满桌的鱼肉我竟吃不下,却觉着这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格外香甜暖胃。我数了数,好像比起姥姥的那碗,少了一点瓜子仁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