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確認華通集團“BBB”長期本外幣發行人評級,展望“穩定”

久期財經訊,3月5日,惠譽評級已確認中國企業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Qingdao China Prosperity State-owned Capital Operation (Group) Co., Ltd.,簡稱“華通集團”)的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BBB”,展望“穩定”。

惠譽同時還確認華通集團子公司華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Huas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s Co., Limited) 票息率4.50%、2021年到期的3億美元票據以及票息率5.00%、2023年到期的2億美元票據評級為“BBB”。上述票據由華通集團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擔保。

華通集團是青島市政府下屬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青島市國有企業和經濟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青島市政府逐步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參與,華通集團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惠譽:確認華通集團“BBB”長期本外幣發行人評級,展望“穩定”

關鍵評級驅動因素

法律地位、政府持股和控制程度為“極強”:惠譽認為,政府的直接所有權和對華通集團的控制權很強,可能在需要時,政府提供特別支持不可避免。

華通集團由青島市政府通過青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市國資委)全資持有並直接控制。政府對公司董事會和戰略方向的控制程度非常高,而青島國資委則對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業績進行監督、審計和監控。

政府以往支持和預期支持力度為“中等”:此項評估考量了青島市政府向華通集團提供財政支持的以往記錄,包括補貼、資產注入和市政府持有的國有企業股權。2018年,華通集團獲得了14.7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注入和1400萬元人民幣的補貼,佔其收入的比例不到1%。

政府對其支持的頻率和規模並不足以保證提高其屬性評估結果。考慮到華通集團重組業務的資本密集性質,持續的政府支持對該集團的運營至關重要。

違約社會影響為“中等”:該公司在經營國有資產方面起著關鍵的政策作用,民營企業可能不容易取代其作用。華通集團過往曾被委託對青島的主要資產進行重組,如三大國有家電製造商之一的澳柯瑪(Aucma,600336.SH)以及青島造船廠。

該公司違約可能導致關鍵國有資產所有權發生變化,並可能產生影響加大。華通集團的政策角色可能會被該市其他國有資產管理者所取代,這限制了其屬性強度。

違約帶來的融資影響為“強”:截至2018年底,華通集團是青島最大的政策性國有企業之一。

華通集團違約可能會影響到青島其他政策驅動型政府相關實體的可獲得性(availability)和融資成本。2018年,華通集團公佈其總資產為280億元人民幣,總負債為132億元人民幣,與最大的政策驅動型政府相關實體的總資產(2018億元人民幣)相比,規模相對較小。

獨立信用狀況(SCP)為“b”:

SCP主要受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的推動,截至2018年底,並表淨負債與EBITDA的比率超過50倍。惠譽預計,該公司的槓桿率將保持在較高水平,儘管預期其某些方面將得到改善不太可能導致SCP評估上調。該公司充足的流動性應能對華通集團財務狀況不佳及其較高的短期債務比例起到部分緩解作用。

評級推導摘要

華通集團評級根據惠譽的《政府相關企業評級標準》進行評估,總體支持度為27.5分。評估結果反映了政府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有力的過往支持記錄,以及該公司作為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政策作用。

華通集團的發行人違約評級從上述標準下的四個因素得出,以及惠譽《公共部門收入支持實體評級標準》下的“b”獨立信用狀況。

評級敏感性

市政府支持變化:惠譽對青島市提供補貼、補助金或中國政策法規允許的其他合法資源的能力的信用觀點改變可能導致評級行動。

聯繫較弱,激勵支持:

與市政府的聯繫強度有所削弱,包括稀釋股份或支持,或削弱其提供支持的激勵,包括降低華通集團的職能作用,可能導致評級下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