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比亞迪裝機量下滑明顯,特斯拉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特斯拉產量引發動力電池市場的變化。

寧德時代、比亞迪裝機量下滑明顯,特斯拉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特斯拉繼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趕超比亞迪之後,目前又從比亞迪手上奪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冠軍的寶座。

特斯拉居中國新能源車產量榜首

動力電池行業生變

近日,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發布了今年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

根據統計,今年2月國內市場的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約為1.19萬輛,同比下降77.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搭載的動力電池裝機量523MWh,相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雖然從車企排名看,前十車企的產量之和仍佔本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近九成,但除了特斯拉及比亞迪,其他位列前十的車企的月產量甚至不足1000輛。

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廠2月的產量為3898輛,佔比份額超三成,位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榜首,並導致動力電池市場發生變化。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今年1-2月份的動力電池總裝機量523MWh中,松下與LG化學均超過去年同期裝機量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分別以123.95MWh及80.76MWh的裝機量位列第二名與第三名,同比均有小幅的增長;而除了松下有0.21MWh的裝機量來自一汽豐田以外,松下的其餘裝機量及LG化學的全部裝機量均來自特斯拉。

作為國內龍頭動力電池企業的寧德時代,雖然仍以257.9MWh的裝機量位列第一,但相較去年同期的1024.8MWh,同比下降幅度達74.8%。

寧德時代、比亞迪裝機量下滑明顯,特斯拉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不僅是國內的裝機量,全球市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受到疫情及特斯拉的雙重影響。

根據動力電池市場調研機構SNEResearch的最新調研數據,今年1月份,中國本土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及比亞迪的裝機量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而松下及韓系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三星SDI、SKInnovation)的市場份額有較大幅度提升。

其中,松下重新從寧德時代手中拿回了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一的位置。此外,LG化學1月份的出貨量,也同比增長137.4%,進入全球出貨量前三,而這些企業均為特斯拉的主要動力電池供應商。

對於上述市場動向,SNEResearch的CEO金光宙(音譯)認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出貨量有較大幅度的下滑,與中國國內市場因疫情導致的汽車銷量下降有密切關聯,而松下的快速增長,則是根據特斯拉1月份的出貨量而進行估算得來。此外,LG化學的出貨量增加也與特斯拉的產量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

疫情對特斯拉的產能影響值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處於產量榜首的特斯拉,也難以完全脫離疫情的影響。

據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上海工廠於2月10日復工,而特斯拉防疫聯絡員、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主任科員孫筱和在接受採訪時曾談到,預計特斯拉超級工廠將實現每月12000輛左右的產能。

此外,特斯拉方面也給出了2020年完成50萬輛的年交付目標。不過,安信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鄧永康認為,2019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佔全球交付量近12%,而今年交付目標提升出來的40%,絕大多數也應該是由上海工廠來完成,因此2月份的產能雖然處於行業前列,但距離特斯拉的目標值仍有些差距。

寧德時代、比亞迪裝機量下滑明顯,特斯拉對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此外,許多車主提出的自動駕駛硬件芯片“減配門”事件,也有可能是受疫情所影響。

有車主爆料稱自己的國產Model 3搭載的是HW2.5( Hardware 2.5,自動駕駛硬件2.5)芯片,並非隨車環保清單上標註的HW3.0(Hardware 3.0,自動駕駛硬件3.0)芯片。

對此,特斯拉方面發佈聲明表示,該情況的產生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供應商上出現產品短缺。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則在社交網站表示“他們(指中國消費者)並沒有意識到,即便是在交付後又訂購了FSD,相應計算機硬件也可免費升級。”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也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原定春節後,2月初的交付會暫緩,但特斯拉方面會盡力在疫情好轉後補上之前暫緩的速度,為此正在制定各種計劃。

鄧永康表示,特斯拉的短期汽車產量和收入增長都非常依賴其在中國的新工廠,而目前中國國內仍處於復工階段,產能仍然受到零部件供應商的復工情況影響。此外,由於疫情在海外的擴散,是否將造成特斯拉海外產能的縮減,也應當值得關注。

中關村新型電池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則表示,近期的交付量數據,很大一部分體現了特斯拉對於動力電池企業的影響之大,因此特斯拉在未來將繼續擴大自身對動力電池企業的影響力。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特斯拉與寧德時代打造‘無鈷電池’,即便是在三元鋰電池仍然佔據裝機量近99%的情況下,仍然成功引發了業內對於無鈷路線及磷酸鐵鋰電池的關注。因此,一方面特斯拉與包括松下、寧德時代及LG等多個電池企業合作,同時也會著手自行研發電池以及擴大在動力電池行業影響力。”於清教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