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則宋朝女子復仇的故事,看在男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古代男權社會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枷鎖無處不在。

但女性並非天生就該是弱者,許多女子在鬚眉的包圍中脫穎而出:文有北宋李清照“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氣干雲,武有明末女將軍秦良玉平亂抗清的殺伐凌厲,坊間有開元盛世公孫大娘的一舞劍器動四方,俠者有紅線女的“魏城盜寶盒”悄然息戰事,義者有虞姬的“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些留名青史的名字,每一個都振聾發聵,但是,還有一位平靜生活中的女性,她追求的是社會地位的平等,是精神世界的另一種滿足——孟光,可以稱得上是女性意識覺醒的先驅,早在東漢時期就譜寫了待字閨中自擇佳婿的戲碼,而在千年之後,一個仰慕她的女子——申屠希光,不僅傳承了她的衣缽,還進而上演了殺仇祭夫的全武行,令後人以此警世:莫小看天下女子。

從一則宋朝女子復仇的故事,看在男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生當作人傑

一、申屠希光的故事及其被忽略的素材

申屠希光事件發生在北宋末年的福建,有人考證出當時的鄭樵與鄭厚曾記載過此事。

馮夢龍在《智囊》、《情史》中也記載了此事,他曾任福建寧壽知縣,素材應該取自當地。同時期周清原《西湖二集》中的記述與馮夢龍大致相當,應該是相同的來源。

更為大家熟知的故事,如《石點頭》第十二卷侯官縣烈女殲仇,《二刻醒世恆言》二十三回申屠氏報仇死節,則已經添油加醋,完全的小說化了。

《智囊》一書收錄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末歷代才智的事蹟,演義的成分相對較小,大多有所出處。因此,其對申屠希光的描寫更接近原始的狀態,事蹟如下:

宋朝有個仰慕東漢孟光的申屠氏才女,自名“希光”。孟光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希光卻很漂亮。嫁給秀才董昌後,每日勞作、生活困苦,但她卻如孟光一樣甘之如飴,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

希光的美貌引起了土豪方六一的覬覦。於是,他設計誣陷董昌為盜首,使人告密,並暗中行賄官員。因為被羅織的罪名嚴重,不僅董昌自己一家被捕,而且全族都受到牽連。

這時,方六一偽裝出場了。他仗義出手幫助董家,表面上盡心營救,經過上下打點,以犧牲董昌一人的代價保住了全族的性命。

董昌被處死了,希光及其他家人都被赦免。許多受矇蔽的人都對方六一心懷感激。方六一也不隱瞞,幫你們不是無償的,我要納希光為妾。

申屠希光已經明白了方六一的用心與陰謀,但沒有人相信,也沒有人可以幫她。此時的族中人對她仍是避之唯恐不及。強硬拒絕沒有用,反倒可能招來新的暴行,官府又和方六一沆瀣一氣,上告無門。難道丈夫就白死了?

再多的眼淚也不能使董昌復生,再多的怨恨也不能令仇人受損。申屠希光暗中把兒子託付給董昌的好友,又買了把鋒利的匕首藏在身上,去見方六一,請求幫助料理丈夫的後事,“喪禮之後,我就會嫁給你。”

方六一大喜,派人禮葬了董昌。

希光盛裝出嫁,滿面春風。

方六一喜氣洋洋進入洞房,帷帳之後,迎接他的是利刃。希光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閨閣婦人,滿懷仇恨,一刀斃命。

在以方六一突發疾病為藉口,召喚其家人,一一殺之。

大仇已報,希光將方六一的首級放到丈夫墳前祭奠。召集村人,述說緣由,最後說:“我要與丈夫去會合了。”隨後自縊而亡。

以上是馮夢龍《智囊》中的描述,《情史》中加上了申屠希光出嫁前所作的詩,一篇小短文,基本上就是原始素材了。

從一則宋朝女子復仇的故事,看在男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申屠希光像孟光那樣生活,不以勞作為苦

二、被忽略的前綴,被擱置的“孟光”

《智囊》的第一句話就是“申屠氏,長樂人,慕孟光之為人,自名希光。

可見這個姓申屠的女孩子是孟光的粉絲,她希望成為象孟光那樣的人。單提孟光也許大家一時想不起來,但說到“舉案齊眉”,說到“孟光接了梁鴻案”,就家喻戶曉了。

但為什麼要提到這一點呢?馮夢龍沒有告訴我們。《二刻醒世恆言》中將土豪方六一怎麼遇到申屠希光,怎樣設計陷害,申屠希光又怎麼識破奸計等等梳理得條理清晰,但對她是孟光粉絲這件事,輕輕帶過,解釋為:希望像孟光那樣做個賢德的女人。孟光被說成了三從四德的榜樣。

其實,孟光與封建衛道士們的宣傳截然不同。她是有著獨立人格的女性,而這一點,正是使申屠希光能夠做出復仇舉動的思想基礎,也恰是被士大夫們忽視了的女性意識。孟光又做了什麼呢?

孟光是個又黑又胖的姑娘,三十多歲了還沒出門,但她不恨嫁,寧可不婚也要等到那個志同道合的人。孟光等到了梁鴻,一起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勞作之餘,夫妻或吟誦詩書,或彈琴和唱,自得其樂。

梁鴻與孟光為躲避世人,曾三次搬遷,彼此間相互忠誠。後人說到“舉案齊眉”,稱讚孟光的是為婦之道,相敬如賓。

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儒生們看到的是夫為妻綱的秩序,這是他們所推崇的,也是當時掌握話語權的文人們的理解。今天也有人對這對夫婦產生懷疑,認為夫妻間“相敬如賓”是互有隔閡,卻是矯枉過正,忘記了相互尊重才是相互敬愛的基礎。

孟光“舉案齊眉”,讓我們看到了妻子對丈夫的尊重,但不可僅憑此就說梁鴻是個大男子主義者。史書只給我們留下了孟光的舉動,卻沒有告訴我們梁鴻居家時的表現。其實,梁鴻與孟光間是平等的,梁鴻沒有給孟光富貴,但他至老仍堅持勞作,希望孟光不至於太辛苦,他們是互相敬愛的,在精神上是平等的。這才是申屠希光眼中的孟光,她也是因此才竭力模仿,要像孟光那樣去生活。

從一則宋朝女子復仇的故事,看在男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梁鴻、孟光夫婦男耕女織

三、申屠希光與孟光的比較

相同之處——

1、出嫁前家境都還不錯,起碼是小康。孟光三十多歲還在家裡,按當時的法律是要罰款交稅的,可見家境不錯。希光的父親也不願將女兒輕易嫁出,應該也養得起。

2、都是文藝女青年:古代女子能識字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孟光能與梁鴻唱和,可見實力不俗。而希光:“十歲能屬文,讀書一過,輒能成誦。其兄漁釣海上,她作詩送別:‘生計持竿二十年,茫茫此去水連天。往來酒灑臨江廟,晝夜燈明過海船。霧裡鳴螺分港釣,浪中拋纜枕霜眠。莫辭一棹風波險,平地風波更可憐。’”才情可見一斑。

3、都不慕奢華的生活,希望自食其力。孟光出嫁前自備的嫁妝是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婚後也是換上布衣,過起平民的生活。希光過門後,每天操勞家事、生活清貧,但她卻活得很快樂。

4、婚後生活水平都下降了,孟光與申屠希光結婚後的物質生活都不如婚前,但這是她們想過的日子。

5、二人的夫婿比較,梁鴻太學出身,是學識很高。董昌是秀才,學問也不錯。

不同之處——

1、梁鴻是孟光自己挑的,而董昌是希光父親選的。

2、梁鴻一心歸隱,與孟光心意相通。董昌恐怕沒這個心思,董昌與申屠希光也沒有琴瑟相和,希光婚後不再作詩,可見夫妻間沒有唱和,問題當出在董昌身上。但申屠希光並沒有沮喪,仍然快樂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3、孟光是個出名的醜女,申屠希光則是美豔動人

4、梁鴻死後,孟光返回了家鄉。希光報仇後,選擇了自盡。希光除了手刃元兇,還殺死了方六一全家,雖然快意恩仇了,但到了官府,難免受辱,她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從一則宋朝女子復仇的故事,看在男權社會下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自強、自立,不是他人的附庸

結語:

孟光為什麼會成為申屠希光的榜樣?在三從四德的年代,婦女地位低下,孟光卻追求人格的平等,生活的自立,思想上的共鳴。

這些追求不符合當時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因此,申屠希光的故事留下了個“孟光粉絲”的大引子,卻沒有在這條線上有後續的進一步詳細記載。

申屠希光在簡陋的物質生活之下,擁有著精神上的高度富足。我們不知道董昌的真實情況,也許他沒有梁鴻那般才華橫溢,也不像梁鴻般做到男耕女織,畢竟時代不同,宋朝是個“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但董昌是申屠希光心中縮小版的梁鴻,能夠讓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而非男人的世界裡。

申屠希光不是目不識丁、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無腦女性,所以遭逢變故,才能審時度勢,既信念堅定,又懂得運用謀略。申屠希光還是個勞動的女性,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宅中女子,這才保證她有膽有力手刃仇敵。

將孩子託付給丈夫的知交,申屠希光以必死的決心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孟光與申屠希光早就用她們的行動踐行了“精神上是平等”的訴求。她們是那個時代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表,也說明自古以來,雖然統治者一直鼓吹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封建觀念,但自立、自強,仍然是廣大女性心中的追求。


參考資料:《智囊》、《二刻醒世恆言》、《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