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我一直在想象爱情应该有的模样。

记得第一次听到这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电视剧里,男女主人公间的荡气回肠、轰轰烈烈,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悸动也曾让我潸然泪下、为之动容。那时我自以为已明了了爱情。

可直到翻开《诗经》,卒读《击鼓》,方知来时浅薄。

世人皆知那男子曾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却忘记了“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的无可奈何。

战场硝烟已起,鼓声铿锵,旁人都在城中驻守,唯独他随军南行。为了同样的目的,跟随同道之人,此一去,不问归期。他也曾迷茫无措弄丢马匹,他也会思乡情切心中戚戚,唯有当初许下的生死不负让他感念。若说此刻有什么顾及和害怕,那便是唯恐此别成永恒,失信于心中深爱的那个人。

为了小我之爱赴汤蹈火固然动人,但成全大爱的同时依旧把那人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又何尝不更加可歌可泣。正因为如此,千年前的一首《邶风·击鼓》传唱至今依旧温柔着岁月,而这种刻骨铭心的相恋,时至当下仍然鲜活。

2020年,一场肺炎疫情掀起新的“战争”。壮士再披战袍,白衣书生气都化作一往无前的勇敢,像极了当年那个“独我南行”的少年。我们见证着他们的舍生忘死,也欣喜于前方的捷报频传,而英雄的义干云天背后,又有多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让人不禁湿了眼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