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最近宅在家裡,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明顯增加了。很多爸爸媽媽對此能說一籮筐深惡痛絕的話。可是孩子玩手機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既然父母對孩子玩手機不滿意,又為什麼沒有制止孩子玩手機呢?

有個二胎媽媽說出了無奈的原因;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原來這位媽媽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孩子1歲半,一個孩子6歲了。兩個孩子都處於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就像兩臺不斷電的永動機精力旺盛,吵得家裡人不得安寧。為了圖省事,這位媽媽就給了孩子一臺手機,讓孩子看動畫片、聽兒歌和玩遊戲。

這種給孩子手機安撫孩子安靜下來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孩子經常玩手機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手機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作為父母不能為了一時的省事,而使將來的自己追悔莫及。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手機替代父母的陪伴,生而不養之過

據2016年,我國首份兒童安全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國內3-6歲的幼兒中,手機接觸率已經高達91%,

到了9-10歲,已經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

近年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年幼的孩子玩手機的畫面。很多孩子一兩歲就會使用手機打電話玩遊戲了。這可不是段子而是生活。

今天下午我家兩歲半的孩子就用他爸爸的手機給姑姑打電話了,雖然最後短號碼按錯了,打到了他表姐那裡。那一瞬間我好想揍他一頓,同時也反省自己。最近孩子用手機的時長實在是過量了。我總以為自己做到了陪伴,可是孩子還是把手機玩起來了。這說明我的陪伴有可能是假陪伴。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前一段時間有個新聞說13歲孩子玩手機導致半身癱瘓,記憶力衰退。

13歲的浙江台州少年小趙, 長期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家溺愛,他就經常玩手機玩到半夜。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發瘋似的,拿頭去撞牆,小臉不停地抽搐。 送去醫院後情況繼續惡化,竟然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了。


他的主治醫生介紹說:小趙除了癱瘓,還有智力衰退現象,當時他已認不清自己的家人,甚至還出現了精神異常的症狀,經常用頭去撞牆。經醫生診斷,小趙得了一種叫做免疫性腦炎的疾病。


主要病因是因為過度玩手機導致作息不規律,身體免疫系統出現混亂導致的。而且,這種情況或許會持續一輩子!過度玩手機的危害,你永遠無法想象。


這個13歲的少年從新聞裡可以看出是個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親自養育他。再加上爺爺奶奶的溺愛這才導致這起悲劇的發生。手機替代父母的陪伴,生而不養之過。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孩子經常使用手機危害身心健康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孩子會出現焦慮、暴躁、抑鬱、自閉,甚至是暴力的行為。2010年,美國專家做了一項研究。 研究者選擇了大約50萬名美國青少年作為樣本, 調查手機使用時間和抑鬱症、自殺率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每天看手機5小時的孩子裡,有48%的孩子承認,有過自殺傾向; 而每天僅用1個小時手機的孩子中,這個比率低至29%。

2019年11月25日,四川廣元,劉女士報警稱孩子小宋走失,民警迅速在旅店內將小宋找到。經查,小宋今年13歲,家長擔心玩手機影響學習,只給他買老人機。孰料小宋竟偷走爺爺2萬元,買了4部智能機。然後離家出走,逃課住進旅店。

2019年12月29日,長沙13歲男孩小健因為不滿父親指責自己玩手機太晚,凌晨偷偷開走了家中越野車,家長早上發現後趕緊報警求助。這位無師自通的新手“司機”一路兜風散心20多公里,中途還停車吃了碗粉。

2018年新華日報微博上有這樣一個新聞:一個14歲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爸爸不讓他玩手機,並且責罵了他幾句。孩子轉身走進廚房拿起菜刀,朝自己砍了六刀,刀刀見骨。

……

孩子玩手機所發生的悲劇在新聞和現實裡屢見不鮮。請爸爸媽媽不要再讓孩子玩手機。如果要讓孩子玩手機請早立規矩。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請早立規矩

李玫瑾老師,在一次節目中也說過,他處理孫子玩手機,玩平板電腦,只有一招就是早立規矩。

孩子一般兩歲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著手立規矩了。兩歲的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可能表現出追求事物秩序化的強烈願望。他們對物品擺放的位置、物品的所有權有著苛刻的要求。如果遭到大人的反對,就會表現出不安、焦慮及哭鬧。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幫助孩子建立內心的安全感和建立一些規則規矩。

我們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說明規矩。一定要把規則說得簡單明瞭,讓孩子能真正理解我們的意思。越早讓孩子知道我可以做什麼,可以玩什麼,玩多久,你越早立規矩,後面就會越輕鬆。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真正的親子陪伴代替手機

臺灣教育家洪蘭說:糾正一個行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可被接受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

改變一個行為比建立一個行為辛苦十倍,但亡羊補牢,永遠不會太晚。

爸爸媽媽要真正的陪伴孩子玩起來。父母不要圖省事,而扔一個手機打發孩子。現在怎麼打發孩子,等孩子上學之後,你陪寫作業時就能感受到他怎麼打發你了。

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比較重視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鍛鍊,我們可以陪孩子在家裡玩起來,武可翻身、爬、直線走、障礙走、曲線走、跑、單腳跳和雙腳跳等,文能撿豆子、插吸管、串珠等。

3歲以上的孩子,就要及早立規矩,告訴孩子手機能玩多久,能看什麼等等。總而言之要用真正的親子陪伴代替手機。

手機代替父母的陪伴,正在毀掉孩子,請早立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