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如果家人對孩子過於溺愛和呵護,就會使孩子逐漸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受委屈的習慣,從而在面對挫折時輸不起。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在《爸爸去哪兒》剝玉米粒的遊戲裡,幾個明星爸爸都輸了,但鄒市明的兒子小軒軒不允許爸爸在比賽中失利,又哭又喊,儘管鄒市明已經跟他表示下次再贏回來就好,可他依舊不依不饒:“我要你現在就贏。”結果村長只好故意安排了一局拳擊“比賽”讓鄒市明贏,小軒軒才破涕為笑。

相似的一幕還發生在《爸爸2》中,在玩“蘿蔔蹲”時,楊陽洋因為沒反應過來而出局,被其他小朋友說“你輸了”的時候,當場爆發,哭著喊:“我不喜歡你們了。”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這些“小情緒”可不是明星的小孩專有的,在帶著孩子去公園去遊樂場玩耍時,相信你也遇到過別人家孩子或自家孩子因為輸了遊戲就哇哇大哭的情形。

其實這些孩子的行為,就是典型的“輸不起”的表現。這種現象在不少孩子身上都能看到,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象過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呢?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01

因為平時在玩遊戲或者比賽時,家長看孩子小,一般都會讓著孩子,讓孩子“贏”,長此以往,孩子形成了一種假象:我很棒,能力很強,他們都玩不過我!

然而,在真正的比賽中,其他人不會像父母一樣讓著孩子,這時候孩子的真實水平展露無遺,自信慣了的孩子很容易一時之間接受不了“輸”的事實和打擊。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當他有了挫敗感,他開始覺得人心太壞,人人都針對他,欺負他,這不僅僅是玻璃心和好勝心在作祟,而是家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鍛鍊他接受失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對事物的認知太片面,認知能力不足導致的。

溺愛下長大的孩子:如果家人對孩子過於溺愛和呵護,就會使孩子逐漸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受委屈的習慣,從而在面對挫折時輸不起。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02

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引導孩子:

一、通過遊戲讓孩子感受良性競爭,嘗試“輸”的味道,提前制定規則,父母總不能“讓”。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4歲的朵朵跟媽媽一起搭積木,兩人約好誰先搭好算誰贏,結果媽媽先搭好了,朵朵耍賴說:“不行,剛才這個不算”。媽媽當然不同意,可是她沒有堅持多久,朵朵就哭了,她只好說:“這次算你贏了”。以後,每次跟朵朵玩時,媽媽怕她哭,總是故意輸給她。

其實家長可以在遵守比賽規則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賽前和孩子約定讓他幾步,讓孩子知道家長是在謙讓他。如下象棋,基本規則是不許悔棋,雙方都要遵守。考慮到雙方實力的差距,家長可以除掉幾顆棋子,再和孩子“比試”。而涉及到基本規則的,儘量不讓。讓了哪些,也要擺在明處,讓孩子知道。因此,讓著孩子要適度,讓孩子知道你在讓著他。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幫孩子熟悉遊戲或比賽,增加獲勝幾率。熟能生巧,讓孩子在比賽或遊戲前進行充分的練習,同時,家長要教孩子動作要領。比賽前還可以和孩子進行熱身比賽。

引導孩子多參加對等遊戲。家長與孩子比賽,孩子相對處於劣勢。多引導孩子與同伴遊戲,雙方實力均衡,這樣的輸贏更利於孩子成長。孩子輸了比賽不開心,是孩子自尊心,進取心很強的表現,也是值得我們表揚的,同時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更詳細的溝通,輸贏是可以變動的,不是靜止的。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孩子習慣了做“贏家”,他的潛意識裡就沒有“輸家”這個觀念,一旦走出家庭,融入社會生活之後,外邊的人無法做到事事都遷就於他。

有一部分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誇讚,所以十分爭強好勝,在比賽中就會用盡全力。但是有些時候,就是因為這種全力以赴的心態導致自己輸掉比賽,這時候內心的不滿也會越來越明顯,有種“輸不起”的感覺。

我們可以在玩遊戲時,建議一個方法:當孩子輸了,情緒不好,可以稍作安撫,接著讓他贏,當他贏的時候,心情好,這時和她溝通輸贏存在的交替或是有變化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參與了,我們在努力做這個事情,慢慢和小朋友多嘗試幾次,再加上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相信小朋友的情緒會平和很多,而且認知也會提高很多。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二、成才比成功重要,有進步就是收穫。

幼兒園老師告訴媽媽,幼兒園小班舉行跑步比賽時,皓皓站在原地沒有跑,怎麼和他說,他都不跑。回家後,媽媽問他,為什麼這樣呢?

皓皓說,我不跑,因為我不想當第二名。

在理解孩子心情的基礎上引導他正確地看待比賽。

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用同理心對待孩子。比如對他說,媽媽很理解他害怕當第二名的心情,媽媽小時候也常有這樣的擔心。

然後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比賽。比如對孩子說:“皓皓很想拿第一,媽媽很開心你有這個想法。不過我現在要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媽媽最想看到的是皓皓積極參加了,努力去做了。只要努力做了,無論拿了第幾名,都是媽媽心中勇敢的孩子,只要你參加了就已經很棒了。”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三、樹立正確的輸贏概念,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念。

引導孩子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輸贏。比賽或遊戲重在分享過程中的快樂,而不是最終的結果。要告訴孩子,輸了不要垂頭喪氣,下次還有贏的機會。還要引導孩子弄清原因,以便改進。贏了之後,要讓孩子關注對方的感受,撫慰對方。此外,要引導孩子多參加團隊活動,培養協作精神,學會合作。

當然,輸了就哭也不一定就是玻璃心,孩子只不過還不懂得如何面對成敗,不懂得如何排解這樣的情緒。

孩子玩遊戲“輸不起”怎麼辦?3個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輸贏觀

結語:

所以說,在孩子受到挫折而產生負面情緒時,壓抑他的情緒反而會在當下讓他們的情緒更失控,將來他遇到挫折時也不會產生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行動力量。相反,多鼓勵他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才能讓他感到安全感,將來面對挫折時才會更有勇氣去面對。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要讓孩子懂得: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中,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失敗、遇到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