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昨天郑州人的朋友圈,应该都被恢复营业第二天的方中山刷屏了。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朋友评论说:“见了方中山,忘了钟南山。”——说好的不聚堆儿、不聚堆儿呢?

然后突然想起来,咱不如来聊聊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河南人喝胡辣汤,胡辣汤也分流派:以周口西华逍遥镇漯河舞阳北舞渡为代表。其实两地相隔也就100多公里,又同属沙河流域——据说明清时期,这都是重要的商埠。

从传说上来看,两个流派的胡辣汤,逍遥镇早一些,得是宋朝末年有的,北舞渡胡辣汤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明朝,还跟名人于谦搭上了关系——当然不是说相声那个于谦,是那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那个。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逍遥镇的胡辣汤馆子在郑州比较多,郑州人也习惯上认为“胡椒为主,辣椒为辅,暖胃舒服”是胡辣汤的典型特点,一口银色大铝锅里温着的浓稠的汤,盛到碗里,往往有大块肉片、黄花菜、木耳、豆腐丝儿之类的,那就差不多是逍遥镇没跑了。

喝惯北舞渡流派的就喝不惯逍遥镇的,北舞渡胡辣汤里的一口骨头汤香和草药香,一般用大铜锅盛,表面上看着平平无奇,肉块儿藏在浓稠的汤底,整体比逍遥镇的胡辣要温和,多少人一吃难忘的。

————这是言归正传的分界线————

顺河路本身也就不到5公里,胡辣汤馆儿“叫得上名儿”的就有三家:方中山、姚有良、杨凤花,从流派上来说,都是逍遥镇,但是口感差别很大。

方中山胡辣汤

方中山生意就是好啊!非常时期人都嫩多,平常更热闹,吃一顿饭排完票队排汤队,排完汤队排饼队,吃到嘴里恨不得一个小时。营业时间也常,好像是从早上5点半到中午1点半把!

(不过诸君看到这篇文章准备去喝方中山的注意一下,听说从2月22日开始,方中山的营业时间改成早上5点半到8点半)

方中山的汤都哪几种,差别在哪儿,油饼、煎包、牛肉盒子吃着好不好……这我原来单独写过个长一点儿的。(链接点击: )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据说方中山老爷子就是西华人,1992年开始,在紫荆山附近推着小车卖汤,快30年过去,从小推车到连锁品牌,进步有目共睹。

方中山的特点是辣,比一般的逍遥镇都辣,辣的有人把他独立了一派。而且听说是因为辣椒花椒之类的辛香料磨得更细,才使整个汤体呈现出发红的颜色。喜欢方中山的,绝对都是重口。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一般人儿如我,喝方中山的普通胡辣汤,是一定要怼一碗豆腐脑的,而且真的是冲着他家的油饼和牛肉盒子去的,胡辣汤么~~hold不住。

本文中的方中山,指顺河路总店,地址:顺河路紫荆山路西南角。

姚有良胡辣汤

你说,咋判断一家胡辣汤馆子得民心?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我表弟家住附近,早上吃得饱饱的,出门找我玩,路过姚有良,又冲过去买了个牛肉盒子几口吃完。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不管是不是饭点,只要路过一定得买点儿啥,我觉得这就是最高的认可。

所以你要跟那附近的人说方中山,连牛肉盒子、油饼、水煎包……的优势都没了。当然我们可以认为是他家的人比方中山少得多,“慢工出细活”。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汤里的大片儿牛肉~~看着就过瘾。

地址:顺河路城东路西150米路北(黄河中心医院对面)

杨凤花胡辣汤

顺河路往东一直走,到玉凤路,正对面就是杨凤花胡辣汤的郑州店——西头挑起方中山,东头就是杨凤花,中间有个姚有良——这样一看,顺河路也变得圆满且有趣。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杨凤花这家总店,2018年才开,时间不算长,但是店门的牌匾一看就响当当!“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凤花的胡辣汤,胡椒那种暖香和羊肉汤底的醇厚非常明显,面筋非常好吃,黄花菜也很劲道,没有很多地方黄花菜泡发的异味儿。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关于杨凤花家的胡辣汤,可以多说两句,因为我的朋友,美食作家焦素芳曾经写过一本《豫菜百年》,对这家的渊源也算是录了一段史。原文抄录如下,不着急的您呐,可以看看:

胡辣汤重镇逍遥镇,位于西华县。从1942年成为黄泛区之前,逍遥镇做胡辣汤历史最长的就是丁家和王家。

王家熬糊辣汤的技艺辗转传到第九代,当时的王大记膝下无子,传给小女儿王烦,王烦后来嫁到杨家,也带去了熬糊辣汤的手艺。作为第12代传人的杨凤花,从小跟着奶奶王烦和父亲杨继明学熬糊辣汤,至今已经30多年。

流传了几百年的一碗胡辣汤,在杨凤花看来也没什么秘诀。就是汤好,面筋好、胡椒足,黄花菜特别。

汤用的是豫东小山羊,头天晚上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凌晨撇去浮沫,小火熬四个小时,一锅做胡辣汤的好汤底才算成了。

西华逍遥镇是六县通衢之地,以前水旱码头直通上海。这里的红色土壤长出的麦子、红薯、黄花菜,最后都变成了胡辣汤里的主要配料。“别的地方的黄花菜都是九个芯,只有逍遥镇陈州的黄花菜是七个芯。色金黄,口感筋道,舒郁宽心,食用药用价值都最好。”

杨凤花的胡辣汤,不光当地人喜欢,也成为很多机关单位请客发福利的选择。每天半夜起来熬好,用暖瓶装好,外面已经有人在等着了。这些暖瓶里的胡辣汤几个小时后会出现在郑州甚至北京领导的案头。每年杨凤花胡辣汤外带茶瓶都要送出去一两万个,甚至有人戏言:“厅级以上干部,没喝过杨凤花胡辣汤的,证明混得不行。”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杨凤花

实不相瞒,我个人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杨凤花。

她刚开业那年,我就迫不及待的去装了一暖壶,一个暖瓶能装下6碗。从单位提溜到家也没喝完,第二天早上热热再喝,竟然感觉更香醇了。

我自己还不敢相信,跟朋友聊起,他们也有同感。我买的8块一碗的,其实不是很辣,孩子喝得挺好。

郑州顺河路上的胡辣汤

如果读者里有外地的朋友,看了我这篇闲侃,准备拿西安的“肉丸胡辣汤”出来说一说的,那我就先说明一下:如果把中国胡辣汤分三个流派,那第三个就是西安的肉丸胡辣汤了,配腊牛肉夹馍吃。

祝君好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