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网上流传着一篇关于河南的爆文《这里是河南》,由《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首发,进而引发全民转发热潮。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中,在开头就奠定了基调:“数千年沧桑锻其筋骨,
新时代精神铸其精魂,这里,是河南!”接着,用诗一般的精炼语言,把河南的名山大川、古都文化、名胜佳肴、古今河南名人、河南精神、交通优势等,夸了个遍。
网友:美食部分,为啥没有一道大河南的硬菜?
《人民日报》点赞中原美食,夸了融荤、素、汤、菜于一身的名吃烩面,夸了上过《舌尖3》的胡辣汤,夸了先“开窗”、后喝汤的灌汤包。看下来,全是中原风味美食,却没有一道硬菜,这不免让河南人倍感遗憾。
要说河南的硬菜,最有名还是要属红烧黄河大鲤鱼。这道菜在最近几年,处境虽趋于向好,但仍未脱掉“被忽视”的标签。
2015年郑州刮起“黄河鲤鱼”热潮,豫菜馆纷纷打出红烧黄河大鲤鱼这一招牌。这道菜重新火了起来,但这一年它仍未能入围上合峰会晚宴菜单。
上个月,2018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主题名宴大型交流会郑州举行,豫式黄河鲤鱼荣登“河南十大传统名菜”的榜首。
而在《人民日报》这篇360度夸河南的爆文中,红烧黄河大鲤鱼却又一次华丽丽地被忽略!
红烧黄河大鲤鱼,为啥一直火不过烩面、胡辣汤?
有人不禁要问,鲤鱼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自古被奉为“食之上品”。而作为豫菜的传统名菜,红烧黄河大鲤鱼在文化、食材、烹饪工艺、口味上都极其成熟,为何一直被烩面、胡辣汤压制,不能再火一点?
针对这一问题,知名厨师、谷雨春红烧黄河大鲤鱼行政总厨余磊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有着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时代在变,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之前的人喜欢吃油水大、口味重的美食,现在的人开始追求品质、健康,重视消费体验,而大多数主打红烧黄河大鲤鱼的中餐厅明显‘落伍’了。”余磊说。
据余磊介绍,各家餐厅的红烧黄河大鲤鱼,虽烹饪工艺相似,但味道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腥味过重,有的口味偏重,有的煨制时间过短,导致鱼肉不入味。而这类“做得不好吃”的菜品,显然满足不了当代吃货的胃口。
除了口味,当代吃货还追求更完整的消费体验。而卖红烧黄河大鲤鱼的餐厅环境、服务模式、消费场景,整体偏传统、严肃、沉闷,达不到消费者的预期。
再者是时间问题。红烧黄河大鲤鱼虽说历史悠久,上过“开国第一宴”,但它的发展从建国到2014年间,出现严重断层。2014年,处境重新回暖,但从“回暖”到“大火”,仍需要时间沉淀。
红烧黄河大鲤鱼想翻身,需要更“潮范儿”
余磊说:“谷雨春从2014年更名为‘谷雨春红烧黄河大鲤鱼’之后,为了顺应当代吃货的消费需求,和其他餐厅一样,也一直在做着各种尝试。”
1、口味:顺应当代人的饮食习惯
为了做出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红烧黄河大鲤鱼,余磊在食材选择、烹饪方法上,以沿袭传统为前提,也做了创新。
他梳理出了一整套的鲤鱼做法:从鱼的处理到呈上餐桌,就有40多道工序。口味上不但融合了豫菜制汤的底蕴,还有信阳炖菜的感觉,甚至他还把川菜干烧的技艺,以及河南浓香菜的做法加了进去。
余磊看到,来店里吃鱼的都市白领、大学生等年轻人群明显增多,“一个帅哥或美女+一条黄河大鲤鱼+一碗米饭”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吃鱼方式。
2、环境:“高级感”的吃鱼环境惹人爱
余磊说,要想突破,就要大胆。位于国贸360商圈的谷雨春丰产新店,在今年玩了一次“大颠覆”。
Logo由方正的楷体变成了灵动感十足的圆润字体,边上还有卡通感的小装饰。用鲤鱼元素提升餐厅的时尚感:灰色、半圆形的墙砖,组合在一起犹如鲤鱼的鱼鳞,入口的鱼缸,操作台上的鱼鳞,楼梯口的鲤鱼壁画……
尤其是二楼大厅区,一根根竹片就像黄河大鲤鱼的一根根鱼刺,搭成拱形后就像鱼肚子,被粉丝戏称为“坐在鱼肚子里吃鱼”。
3、服务:提升鱼粉的就餐体验
“工装也能反映餐厅规格,灰色工装、黑色围裙属于高级感配色”,余磊介绍:“相较于以前的亮绿色,这个色调不仅看着时尚、舒适,也暗示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低调、隐形,该出现的时候立即出现。”
对于顾客来说,“不被打扰”、“恰到好处”是他们最喜欢的服务方式,“用力过猛”的服务并不适合具有社交属性的中餐厅。
“说到底,任何事物的‘被忽略’,要么是因为不够优秀,要么是时代的自然选择。曾经辉煌过的红烧黄河大鲤鱼,要想重回巅峰,最重要的就是敢于创新,做一盘与时俱进的名菜。”余磊最后总结道。
閱讀更多 一塊兒開餐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