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降薪、裁員不應是首選措施

攜程降薪,58同城降薪。隨著疫情的持續,越來越多服務行業的企業不得不採取裁員、降薪等自救策略。

一、服務行業怎麼了?

服務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據中國經濟時報文章《疫情對我國產業影響的“輕重”與應對的“緩急”》中的數據:2019年春節黃金週七天的出行人數高達4.21億人次,而2020年春節黃金週,全國出行人數總共才1.52億人次,同比大降63.9%。相信這1.52億人次可能多數為探親的。

記者劉曉旭撰寫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分析》一文中指出:餐飲住宿業受衝擊最大,預計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2019年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的產值為4234億元,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住宿餐飲業受到較大沖擊,預計將帶來2100億元左右的損失。基本上是腰斬!

從數據來看,疫情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停工後企業的剛性支出高。服務行業,特別是餐飲、旅遊等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佔成本最大的部分就是人工費用,可達30%甚至更高。再有就是房屋租金。這兩項成本即使企業停工,也會發生,而收入少得可憐,則只能消耗企業的積累,但可持續時間不長。

可以說,行業被按了暫停鍵,收入減少,支出不變甚至增加。租金、工人工資壓力大,負債率及財務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增加,勢必造成現金流緊張,甚至枯竭。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只出不進,失血過多,必然會導致企業經營困難。

服務行業多為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偏弱。餐飲旅遊企業平均從業人員不足100人,自身積累少。虎嗅發表的《疫情對各產業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中提到:對995家中小企業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34%的受訪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即使有較大規模的西貝餐飲集團,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門店基本都已暫停,2萬多員工,一個月工資就1.56億!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呼救: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可見,現金流中斷是最大的風險。


服務行業,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降薪、裁員不應是首選措施


二、服務行業應對經營困難的基本策略

對未來的判斷。暫停就會有重啟時,餐飲旅遊市場還在,用戶的消費慾望還很強烈。當前,雖然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但人們已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去賞花、喝茶、遊玩。疫情過後,陽光會依舊。

預計,從現在到六月或再長一點時間是市場恢復期,之後在正常市場需求和報復性消費的拉動下,會進入快速增長期,年底左右會達到並超過疫情前的市場規模。

基於這樣的判斷,未來的應對策略有二:

應對策略之一是挺。未來會好,困難只是暫時的。現在是企業最難的時候,企業需要挺住,也就是保證基本的運營,維持現金流,維護好客戶關係。挺住,企業活著,就贏了。

應對策略之二是轉型升級。在市場急劇萎縮的情況下,用戶對服務內容、服務模式的需求都發生了變化。人們選擇網上服務、零接觸服務越來越多。針對人們對疫情的擔憂和這種需求變化 ,應研究創新商業模式,可開展無接觸服務、外賣送餐、雲直播、粉絲營銷等,把網上的虛擬服務與現實中的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危機困難時期,也是優勝劣汰的過程。誰創新,誰就具有競爭力,就會在疫情過後立於不敗之地。

服務行業,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降薪、裁員不應是首選措施

三、裁員、降薪不是首選的自救措施

餐飲旅遊企業的最重要資源是人,如果在應對這場危機中,人拼沒了,待到市場恢復正常時,企業同樣也沒有機會了,會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倒下。這就需要企業與員工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而不能把員工當子彈打出去,企業不能一上來就想著降薪、裁員。

具體來說, 提出四條措施建議。首先應從其它經濟手段著手,而將降薪、裁員作為最後、不得已的措施。這裡重點說明一下降薪裁員的措施如何做得更有效。

一是採取休眠式運營。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不必要的經營活動,以減少成本支出。疫情期間,企業一般安排多數人在家辦公,平時經營管理的工作能停則停,保持企業最基本的運轉。可借這個機會,審視一下日常的管理,砍掉多餘的管理流程和重複的管理方法,堅決清除一切不創造價值的環節。如管理體系建設,質保部門建質量管理體系、管理部門建管理體系、審計部門建風險管控體系,都是圍繞體系建設,多有重複,應進行整合和適當刪減。

二是內部挖潛降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暫停一切非必要開支。利用企業的資金積累、存貨積累等來維持企業的經營,必要時還可通過貸款,來全力保證現金流不斷。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共享員工是一項可行的措施,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不同,人員需求不同,可進行人員的相互調劑。可以是雙方企業協商一致後,一方將富餘的員工派到另一方工作,如西貝餐飲就派出超過一千名員工到盒馬上班。另外,也可通過第三方中介進行操作。共享員工的方式,可能在疫情過後成為一種重要的用工方式,未來可能會對勞動關係管理帶來深刻的影響。

三是有節奏地採取人力資源措施。在其他措施不足以保證企業的生存時,再來實施降薪與裁員。一定要分步實施降薪、裁員措施,能少實施一步,儘量少實施一步。根據企業的困難程度,可依次採取借薪、降薪、放假、裁員等手段。總體的策略應是將對員工個人的影響降到最低。

關於薪酬措施。首先說明的是,企業按規定與個人工作績效、企業效益掛鉤的獎金,可按規定進行扣減,這部分不應算作降薪措施。

第一步可採取向員工借薪,將員工一定比例的工資以借款的方式,用以補充現金流。在企業經營恢復正常時,再將欠款返還給員工。

第二步,在預測企業將在一段時間內經營困難,也可考慮降薪。降薪的比例應進行細緻的測算,以保證員工的基本生活開支需求。降薪政策應明確降薪的額度和時限。

第三步,在上述措施無法遏制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時,可先考慮部分員工放假,發放基本生活費。也可積極探索共享員工的方式,將員工派到其它企業臨時工作。

最後的一步,才是裁員。應能少裁,就不多裁。同時,應保留被裁員工在企業有用工需求時的優先應聘權。

五是用心、用情實施降薪、裁員。降薪、裁員是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操作時,應體現出人文關懷。

一要做好溝通。讓員工瞭解並理解企業面臨的困境,動員員工與企業共同努力,渡過難關。應詳細講解相關人事政策,讓員工清晰、安心。

二要實施差異化的措施。分析不同員工的可承受程度,以保證員工生活必需為前提,開展降薪或裁員,要讓員工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可借鑑攜程的作法,老闆0薪,高管降薪,員工不漲薪,一線服務人員正常調漲薪資。採取的措施要保持員工的信心與企業的吸引力。

三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在困難時期,員工的焦慮多、擔憂多,自身應對困難的能力也會減弱。這時,企業應要求直線經理多關心員工的心理狀態和思想,多與員工交流,幫助員工排憂解難。

危機時刻,將員工往外推,就好比將船砸漏,企業會面臨更大的危險。企業對員工的關懷、關心和幫助,是會在企業的經營中得到員工的回報的。

服務行業,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降薪、裁員不應是首選措施


最後,還想對這些企業的員工說兩句。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和困難,對服務行業來說是空前的,也是始料不及的。也需要員工正視這一形勢。我們現在與企業是在一條船上,企業要是不行了,我們不單收入沒了,工作可能也沒了。這個時候,唯一要做的,就是與企業一心去應對困難。也應理解企業在困難時期不得已採取的措施,不拿正常時的薪酬水平來比較。

只要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就一定能渡過難關,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