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狄仁杰最后的下场如何?

古梁镛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

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宰相是一个位高权重却又风险很高的位子。和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时代的其他宰相相比,狄仁杰是很成功的一个,是死后名声光鲜亮丽的一个。

对他而言,女皇武则天把他高看一眼;对武则天而言,狄仁杰又言无不尽,是政治上的好帮手。有人曾经说,“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足见狄仁杰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狄仁杰的成功,在于他体恤百姓、清正公廉、嫉恶如仇。他最为光彩的阶段是在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武则天上台后,狄仁杰也是起起伏伏,风雨飘摇,过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在谪贬彭泽之后,在契丹入侵和安西四镇镇守和解决突厥南下造成的困局中,狄仁杰对局势的判断有板有眼、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深得武则天赏识。

身居宰相之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耿耿,知无不言。特别是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他权衡大势,坚决支持李唐光复,力劝武则天第二次把庐陵王李显立为太子,才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狄仁杰衷心不二有胆识,武则天深信不疑有胸怀。武则天后来甚至下令狄仁杰上朝时不用跪拜,其他大臣不得无辜打扰。699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狄仁杰和一杆子文武百官多随驾前往,只有狄仁杰获赐宅所。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哀痛不已,发出了“朝堂空矣”的慨叹,并下令停朝三天,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705年,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941年,后晋追封狄仁杰为太师。

时至今日,狄仁杰一直是正义公理的化身,在老百姓的心中立着。

狄仁杰无疑是一个善终的宰相,他的人生历程并不平坦。纵观他的人生,我们会发现正义、人格、胸怀等是撑起人生的基础。


回望历史的青年


狄仁杰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官拜宰相,是武则天非常倚重的重臣。在民间盛传的是他的明察秋毫、断案如神,人称其为“神探狄仁杰”。狄仁杰不仅是位神探,而且还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为可贵的是,狄仁杰不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武则天可是位心狠手辣的主,她的手下酷吏也时刻想抓住狄仁杰的把柄。那么敢当面直谏武则天的狄仁杰会遭遇什么样的结局呢?



狄仁杰出身于并州太原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狄孝续和父亲狄知逊分别曾官至尚书左丞和夔州长史。少年狄仁杰即志向高远,立志作一个拯救天下苍生的宰相。

唐高宗显庆年间,狄仁杰参加了明经考试,从而步入从政生涯。他上任的首个官职为河南开封的判佐。但不久,狄仁杰便被同僚诬告。所幸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查明事实给狄仁杰洗刷了冤曲。

阎立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狄仁杰是位精明强干的有为官员。因此狄仁杰由祸得福,被阎立本举荐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在这个职位上,狄仁杰兢兢业业干了十余载,政绩非常出色。



唐高宗仪凤年间,政绩突出的狄仁杰被上调至京城长安出任大理寺丞,进入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狄仁杰在职期间,勤政严明,处理了大量积压的案件,并且件件公正严明。

狄仁杰办案依法公允,为此甚至敢与高宗李治争执。当时的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得罪了人,因误砍太宗李世民昭陵柏树被举报至高宗李治。李治下令将权善才处死,但狄仁杰据法与李治力争,认为权善才依法不足以致死,最终令李治服软。

狄仁杰办案不畏权贵,他顶住压力,先后查办了高宗的宠臣司农卿韦弘机、左司郎中王本立等人。狄仁杰的公正严明、铁面无私很受高宗李治赏识,不久,狄仁杰改任侍御史、度支郎中、知顿使等职,信受高宗李治的信任。

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手握实权。此时狄仁杰被外放到宁州担任刺史。垂拱二年,右台监察御史郭翰巡察宁州,对狄仁杰治下的宁州赞赏有加,遂举荐狄仁杰入朝出任冬官侍郎。后狄仁杰又任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等职,所到之处,勤政爱民,并于武则天天授二年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入职宰相。

但到职不到半年,狄仁杰即遭到酷吏来俊臣以谋反之罪诬告。虽然武则天亲自为狄仁杰翻案,但狄仁杰还是被贬为彭泽县令。

四年之后,为了平定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冀州,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到任后,安抚民心,孙万荣也不战而逃,武则天又将狄仁杰调任幽州都督,并在神功元年,再次召狄仁杰入朝,复居宰相。

狄仁杰在辅佐武则天期间,忠心体国,劝谏武则天以德治国,爱惜民力,甚至不惜冒犯龙颜,与武则天当面力争,成为武则天最为倚重的大臣。

狄仁杰一心辅佐武则天治国,可是他心系唐室,在武则天晚年力劝武则天为李显为太子,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可以说狄仁杰对唐室有再造之功。

狄仁杰身居高位,却非常提携后人,知人善任。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敬晖等五大臣就是狄仁杰举荐的。

久视元年九月,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去世非常心痛,并感叹“朝堂空也”。中宗李显复位后,狄仁杰被追赠为司空。唐玄宗李隆基时,狄仁杰被配享中宗庙廷。

狄仁杰的一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他为地方官爱民如子,入京官悉心辅佐武周治理国政,推贤举能,心系唐室。他在风云谲异的仕途中,不畏权贵,胆识非凡,终获全身而退,死后倍极哀荣。


岁月是一条河流


提起狄仁杰,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侦探,断案如神。除此之外,狄仁杰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与管仲、李斯、萧何、陈平、诸葛亮、房玄龄、寇准、王安石、张居正并称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

那么狄仁杰的结局如何呢?

回答问题前,先来了解下狄仁杰的基本概况。

一、成长经历,才能横溢。

狄仁杰,公元630年,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庭官员,可以说是根红苗正。

他自幼好学,青年时期就通过明经的科举考试,随后出任汴州判佐。

后来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的赏识与推荐,被提升为并州都督府法曹。

并于676年狄仁杰被提升为大理丞,上任后,就处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一冤假错案,从此一鸣惊人,名声大振,成为朝野上下推崇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他心系百姓,刚正廉明,执法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名声与威望也很高。

所以官位连升,到691九有,狄仁杰已被提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

二、为人做事,品德高尚。

为人胸怀坦荡,具有大局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件事上。

一则是,两次被诬陷。

一次是被当时的宰相张光辅暗地里告他出言不逊,侮辱宰相。所以,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一次是受到武承嗣的诬陷,告他谋反,而被捕入狱。于是狄仁杰写下血书,送到家人手中。狄仁杰的二儿子曾拿着他的血书进宫找武则天伸冤,才使狄仁杰得以平反。

武则天亲自召见了狄仁杰并问他为什么要承认谋反。狄仁杰说当时要是不承认,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武则天又问他:

“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可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却这样回答道:

“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

令武则天深感叹服。

另一则是,狄仁杰的小儿子狄景晖在魏州任职时,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甚至毁坏了当年为他建造的生祠。当狄仁杰知道小儿子的恶劣行为后,非常气愤,毅然罢免了小儿的官职,还停发了他的工资。 

所以,狄仁杰的才干、人品、胆识与名望,越来越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而且被武则天视为最信任的人。

下面,就来说说狄仁杰的结局吧。

一、晚年请辞,武帝不允。

狄仁杰晚年之时,屡次向武则天请辞,武则天未批准。

696年十月,契丹在河北作乱时。武则天再次请狄仁杰出任魏州刺史,平定了战乱,稳定了局势,扭转了乾坤,不仅让百姓重返田地耕作,还吓跑了契丹侵略者,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

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

“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

二、被拜内史,独获天宠。

狄仁杰的社会声望不断提高,狄仁杰和武则天既是君臣又是益友,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与敬重。

697年十月,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得委以重任,即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又恢复宰相职务,即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还允许他免行跪拜之礼。

700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即唐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在陪同武则天到三阳宫暑时,有个僧人想邀请武帝观看安葬佛骨,狄仁杰跪于马前好言劝阻,使武则天半道返回。

之后,武则天又赏赐狄仁杰一所豪宅,在随同的文武百官中,唯有他获得皇帝如此丰厚的奖赏,可谓是独得天宠。

三、年老体衰,仍尽全力。

700年秋天之时,武则天想要建造一尊浮屠大像,预计费用得达到数百万元,国库库存都不够,于是命令全国的僧尼,每天捐钱赞助。狄仁杰知道后,立即上书谏言:

“如来佛祖设教,以慈悲为主。……这既劳民又伤财,一但再遇到灾难,到时候谁还能救援呢?”

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

当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

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寿终之后,延续追赠。

700年九月,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并且停止朝政三天,同时,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

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而且在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同配享太庙,附祭于中宗庙廷。 甚至在他去世的230多年后的941年,狄仁杰又被后晋朝廷追封为太师。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坚持原则; 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百姓,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

此外,他还为大唐盛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所以说,狄仁杰无论是身前,还是身后的名声都很好,被历朝历帝王所传颂与敬仰,流芳百世。

狄仁杰的结局,相比其他几位名相而言,可以说是最完美、最令人赞叹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如果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神探狄仁杰》,其实大部分都是狄仁杰人生中最后3年的辉煌,你会不会还有心情看下去呢?

狄仁杰当宰相的时候是公元691年,但是当了仅仅4个月,就被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没杀改为彭泽县令,公元697年才再度被启用,而此时距离他寿命的终点也仅仅只剩下3年。

应该说我们看的《神探狄仁杰》,其实就是狄仁杰生命最后3年里面干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位“狄胖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面,仍然在不辞辛劳的为国家努力干活。
狄仁杰公元700年去世,享年70岁,从他这一生来看,有多数都是不受重用的时候,而史书上也没有留下狄仁杰是多会儿参加科举的,只是说是以明经及第,而在唐代明经和进士还不一样,明经是考试固定科目,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闭卷考试,不如进士考的东西活络。
”岑仲勉说:“明经多帖两经,似乎较难,然《孝经》、《论语》文字无多,不难兼习。……进士诗、赋限韵,要须自出心裁,比口试专凭默记者,难易有差。”
因此在唐代考明经做官的多半还要受点歧视,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投机的办法,不如考进士难其实从这里也能看出来狄仁杰考试,也算不上是绝顶天才的那种,也不是状元及第,不过狄仁杰的父祖都是朝廷官吏,因此狄仁杰也算是出身名门,所以有幸进入仕途,一开始只是担任汴州判佐,被阎立本推荐以后才担任了并州法曹。
在这里值得一提到就是阎立本虽然扬名于后世的身份是画家,但是在唐代曾任高官,推荐狄仁杰的时候是河南道黜陟使,当时唐朝天下共划分了大约十几道,其中一道黜陟使等于说将当地的所有管理权力都交给了他,算是封疆大吏了,从神探狄仁杰里面也能看出来,狄仁杰就多次被授予这样的官职。
因为在并州法曹位子上,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而且没有错漏,这使得狄仁杰的名声逐渐的传出,而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狄公案,实际上都是在这一时期。
但是狄仁杰的仕途一直不顺利,公元676年,狄仁杰才担任了侍御史的从六品小官,对比当时朝廷来看,还是不入流,但此时的狄仁杰已经进入到最高统治者唐高宗的眼睛中,此后官运一路亨通,虽然屡遭弹劾,但是一直在地方担任刺史,直到公元691年,从洛州司马一跃而被授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也就是在短短的十年里面,狄仁杰达到了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在被起复担任宰相以后,公元696年狄仁杰被任命为魏州刺史,契丹首领孙万荣叛乱,一听说狄仁杰到来,吓得后退数十里,不战自败,公元698年狄仁杰又被武则天任命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讨伐突厥,并许以便宜行事的权利,这恐怕也是电视剧中各种名目的由来,公元700年狄仁杰还朝,被授予内史,当年九月病逝。
算起来狄仁杰在朝廷中枢也不过只有十年时间,大部分是生涯实际上都是在地方为官,因此在地方享有极高的声誉,而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狄仁杰都可谓算是做到了圆满,堪称古今第一名臣。

漫步史书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狄仁杰,字怀英,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为唐时并州人。

他是唐代杰出的宰相和政治家,通过应试明经科步入仕途,狄仁杰从政之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

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使,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方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时,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他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而且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在后人看来他是“唐室砥柱”。

后代史学家称颂他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义之士”。

可以说,狄仁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对唐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并且他用自己的德行与作为,告诉后人他是一位百姓永远敬仰的英杰……

一、狄仁杰年老之后打算退隐归乡,于是他屡次上书,表达隐退之意,但是武则天都没有答应。

因为武则天生性多疑,难得身边有一个如此信任之人,所以她不打算让狄仁杰离开朝堂。

她十分尊重这位宰相,从来不肯称其名号,而是十分尊重地叫他国老,狄仁杰为人刚直,有时在朝堂之上,当面地指出她的过失,武则天也很虚心地接受。

一次跟随武则天出游,因风大,狄仁杰的头巾被刮落地,马因受惊而跑,无法制止,武则天命令太子去抓住马辔头把马系住。

由于狄仁杰年老多病,上朝之时武则天不让狄仁杰对自己行三拜九扣之礼,她对狄仁杰说:“每当国老拜我之时,我的身上感到很痛。”

她常常告诉其他大臣如果是小事就不要打扰狄公,让他好好休息。

久视元年(700年),一天早晨,狄仁杰起床很早,近日来他深感自己的身体乏力,他知道自己大限已到。

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里感到很踏实,因为他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如今已经无有牵挂,他找来儿孙,向他们说了自己年少时的志向,告诉他们要常怀一颗爱民之心。

他想起如今朝堂之上有那么多品德高尚之士,将国家之事交予他们,自己很放心。

一切妥当之后,狄公安然地趟在了病榻之上,闭上了双眼,嘴角边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二、狄仁杰病故的消息,让朝野上下一片凄恸,女皇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

是啊,这样的贤臣是不可多得的,一个“空”字可见他在皇帝心中是多么重要。

狄仁杰具备了太多的美德,他是后人景仰的英雄,从古至今能够爱才惜才的人被看做君子,而那些嫉贤妒能的人则被看做小人,我们知道这位狄仁杰应该算是一位大君子。

同时也明白他之所以能够有此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德,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才德之士,他们没有成就功业原因何在?

很多是因为周围环境险恶,如屈原虽有“美政理想”,但是因为“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而只能空有抱负而遗恨终身。

诸葛孔出师未捷身先死”,因为他的后主根本不是个可以成大事之人,因此他只能含恨而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如此修为的范仲淹,也因没有贤主赏识而不能成就此壮志。

所以说狄仁杰很幸运是因为他遇到了明主,并且出生在一个举国上下都明是非的朝代,因此他可以坚守正义,可以提拔人才,再加上他的身边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能够辅助他成就功业,可以说狄仁杰才能够有此机会做一个治世之才。

由此可见,这位知人善任的宰相是因为有知人善任之才,又有能够行知人善任之道的环境才能够知人善任的,那么如此看来他又是很幸运的。

总结

总之,狄仁杰具有这般铮铮的铁骨,他不但有非凡的毅力和智慧,还有超人的胆略。

以天下黎民苍生为自己做官的根本原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首先不忘记做人的根本,不但自身清正廉洁,还要惩处十恶不赦之人。

对人民百姓的热爱让他能够俯仰无愧于天地,其实人民的无限的敬仰就是为官的最大的荣耀,凡受老百姓爱戴的人都是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的人。

而狄仁杰正是这样的一个典范,他的德行可以昭示乾坤日月。

不管怎样,这位英豪以他的出世改变了唐代的历史,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后人将会永远记得这位知人善任的宰相。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锐历史


武则天时期的官不好做,小心翼翼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因此官员的幸福指数是极低的,尤其是武则天实行酷吏政治的时候,官员们更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而宰相更是其中的高危职业,整个武则天时期,从684年开始算一直到705年的春天,武则天的统治长达21年,其中就任命了近70位宰相,他们的平均任期仅有两年,而且大部分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直接从高位上被硬生生撸下来,要么贬官、外放,要么可能就是送了命。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

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甚至还被小吏给诬告了,幸亏当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是工部尚书阎立本。阎立本坚定地认定狄仁杰就是沧海遗珠,于是狄仁杰因祸得福成为并州都督府的法曹。

直到676年之后,已经年近50岁的狄仁杰才被任命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几年后升任从五品上的度支郎中。应该说狄仁杰在唐高宗时期一直都是官位不显的,并没有得到李治的重用。李治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压制,实际上从684年开始就是武则天临朝听制,两年后,狄仁杰成为宁州刺史,他非常善于抚慰百姓,能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碑纪念,而御史郭翰向朝廷举荐了狄仁杰,不久,狄仁杰就被任命为正四品下的冬官侍郎。

自此以后,狄仁杰逐渐为武则天所重视,691年,62岁的狄仁杰成为地官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实际上的宰相,这是狄仁杰第一次拜相,这个时候的狄仁杰虽然被武则天看重,但是武则天对他的信任程度远不能和后来相比,而且当时正在实行酷吏政治。酷吏们无所不在,或公或私对朝廷命官展开屠杀。而狄仁杰也不能幸免,在他担任宰相四个月之后,就被酷吏来俊臣弄到了狱中。这对于狄仁杰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幸亏狄仁杰第一时间“承认”自己谋反,然后想方设法写了一封血书让他的次子狄光远找武则天喊冤。狄仁杰这才见到了武则天,并洗脱了自己的嫌疑,但是官复原职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狄仁杰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当了四年县令之后,他被派往魏州做刺史抵挡契丹犯边,与民生息,契丹不战而退,狄仁杰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并立碑纪念。第二年,也就是697年,狄仁杰升任鸾台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拜相。这次宰相的任期还算是比较长的,长达三年之久,而此时的武则天是非常信任和尊重狄仁杰的。

不过年近七十岁的狄仁杰身体素质开始下降,他为此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但是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准许,不过武则天为狄仁杰想的比较周到,不允许狄仁杰行跪拜之礼,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并且叮嘱大臣们,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军国之事,尽量不要去打扰狄仁杰。

700年,77岁的武则天巡幸三阳宫,71岁的狄仁杰也随驾前往,并被武则天赐下宅第, 应该算是绝无仅有的恩宠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年的九月,狄仁杰就病逝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武则天更是难以接受。

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尚宫女史


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狄仁杰断案如神,而且还敢于顶撞女皇武则天,可以说影视剧将狄仁杰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如神话般美好。但是历史上很多忠义之士都无法善终,更何况狄仁杰是敢得罪武则天的主,所以人们推断狄仁杰的结局会很凄惨。那么,究竟历史上的狄仁杰下场如何呢?

狄仁杰出生于公元630年,他的出生地是太原,而狄仁杰的祖上很多都担任过当朝重臣,可以说狄仁杰的出生环境极好,这也为狄仁杰日后步入仕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狄仁杰从小就爱读书,后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后就被朝廷认命为汴州判佐。狄仁杰上任之后就开始查看当时积存的旧案,在这个过程中狄仁杰发现了很多冤案错案,随后狄仁杰就开始为受冤屈的人平反,同时也将积压的案件全部查清。经过狄仁杰裁决断案的人数就多达两万人左右,但是在断案的过程中没有一起冤案错案,让人啧啧称奇。当时老百姓都将狄仁杰奉为神明,认为狄仁杰是上天派下来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的神仙。

狄仁杰有能力而且还拥有良好的口碑,所以狄仁杰马上就被提拔为宰相,此时的狄仁杰权倾朝野,也达到了人生巅峰期。可是在狄仁杰上任半年后,他就遭到了小人的诬告,在狄仁杰被诬陷后,其实很多大臣都希望为狄仁杰平反,武则天还亲自参与此案,但是综合当时的情况,武则天还是将他贬为了彭泽县令。狄仁杰被贬官之后依然不忘初心,上任之后一直为百姓谋福利,立下了很多功劳。

后来武则天重新将狄仁杰封为宰相,狄仁杰重新登上宰相的高位后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本性,他处理朝政刚正不阿,多次和武则天顶撞,期间武则天也被狄仁杰惹恼过。可是狄仁杰还是坚持劝谏武则天一心为民,武则天也深知狄仁杰的为人,所以君臣关系维系的很好。后来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狄仁杰坚持拥护李显,并向武则天直接推荐了李显当太子,武则天权衡利弊后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可见狄仁杰在武则天心目中地位确实很高。

狄仁杰在公元700年过世,他离世后武则天亲自为他拟定谥号为文惠,狄仁杰的离世让武则天十分心痛,并为此三日不上朝。唐中宗李显登基后追封狄仁杰为司空,后来唐睿宗也再次追封狄仁杰。公元747年,狄仁杰配享太庙,享受至高荣耀,狄仁杰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也是一位忠君爱国善始善终的臣子。


历史小地主


狄仁杰去世于久视元年(700),属于寿终正寝的,去世以后也是倍享哀荣。

一、武则天时期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比较信任和器重狄仁杰的,狄仁杰的很多建议,包括重新册立李显为储君,武则天都予以采纳。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旧唐书》狄仁杰传)。

所谓“文昌右相”,就是尚书右仆射,尚书省两位最高长官之一,从二品。

这里多说一句,狄仁杰去世时的官职是内史,所谓“内史”,就是中书令,中书省两位最高长官之一,正三品。

所以狄仁杰去世后的赠官比他生前官职高了一阶。

二、神龙政变后

(一)中宗李显追赠狄仁杰司空

神龙元年(705)正月发生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

李显能够复位,与狄仁杰此前力劝武则天恢复李显的储君之位有重要关联。李显本人对狄仁杰也是非常感激的。因此,李显复位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司空乃是三公之一,正一品。

(二)睿宗李旦追赠狄仁杰梁国公

睿宗李旦即位后,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我们现在经常听人说的“狄梁公”,就是来源于此。

三、狄仁杰祠堂被毁

现在网上流传比较广的狄仁杰祠堂被毁的说法,可能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和悲哀。所以在这里我也一并说一下。

首先说,狄仁杰祠堂被毁是确实存在的。但这并不是朝廷的意思,只是魏州当地人的行为。

狄仁杰在出任宰相之前,曾担任魏州刺史,颇有政绩,因此,魏州当地人给他立了生祠,也就是给活人立祠。

狄仁杰离职后,他的一个儿子狄景晖出任魏州司功参军,非常贪暴,惹怒了魏州当地人,于是当地人又把狄仁杰的祠堂给毁了。

四、狄仁杰后人经历

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出任魏州司功参军的狄景晖之外,史书记载的狄仁杰的后代,还有狄仁杰的长子狄光嗣。狄光嗣在武则天圣历初(约698)担任司府丞(从六品上),当时武则天让每位宰相各推举一名尚书郎人选,狄仁杰就推荐了自己的长子狄光嗣,于是武则天任命狄光嗣出任地官员外郎(从六品上,但班次在司府丞之上),非常称职,武则天很高兴,称赞这是内举不避亲的典范。

后来,唐玄宗开元七年(719),狄光嗣自汴州刺史(从三品)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从三品),但在任上出现经济问题,“坐赃”,并因此被贬为歙州别驾(从五品或正五品),卒于任上。

以上就是狄仁杰最后的情况。

该回答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大家讨论。


详侃历史


神探狄仁杰的大结局:洛阳武则天寝殿,武则天因为王知远驱鬼有功,封他为辅国大法师,加金紫光禄大夫,赐金珠一车。 这边狄公在恩济庄也摆开了抓鬼的阵势,还请来了飞龙使何云何大人。捉鬼捉得热火朝天,只是苦坏了何云何大人,因为他对案情的进展太过关心了。经过一番设计,上演了一出假捉厉鬼的游戏后,真的“厉鬼”终于落入了狄公的法网。原来那是一个穿着鬼面道具的大汉。全村老少无不惊诧万端,拍手称快,只有何云一人心事惶惶坐卧不安。狄公笑着向他致谢,从而道出了滴血雄鹰一案的每一步侦破推理过程,将何云的真面目置于光天化日之下。 何云坦白道:无头鬼将军名字叫哈斯奴儿,乃是三年前西域小国进贡骏马时随行的一名马夫,此人天生神力又是个哑巴,被他收留培养。那匹宝马名叫混青儿,乃是汗血马和西域马的混种,他利用工作之便将他们收编,惊心打扮化成厉鬼模样,随时调用,立刻出击。发生在四州十道的滴血雄鹰案都是他一手制造的,旨在对内卫进行一场必要的清洗。当狄公问他清洗内卫的目的时,何云就是不讲,他只是说,讲了会死得很惨。 恩济庄的全体百姓冒雨送狄公还朝,狄公缓缓地走着,泪水模糊了双眼。 紫霞观正殿中,太平公主正在大骂王知远,告诉他狄仁杰已经大获全胜了。现在何云、高如进都在他们手上,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她命令王知远不能再等,明天夜里立刻行动。 狄公面圣要武皇无论如何看看奏折,又问起驱鬼法器,武则天告诉他那东西很管用,是王知远和他师傅虚谷子研磨出来的。狄公听后似有所察,满腹狐疑地退了出去。 夜,大雨滂沱雷电交加,宫中的武则天已戴上黄铜面罩准备就寝,而宫外赶来的狄仁杰却是焦急万分。他清楚地预感到武皇的生命危在顷刻,但他们被挡在殿门外进不去,一筹莫展。狄公只盼武则天能看他的奏折,只要她此刻能开始看,就有望躲过性命之灾。武则天确实已经躺下了,但她想起狄公退朝前的殷殷叮嘱,便拿着奏折读了起来。渐渐地,她浑身发抖,脸色煞白,大声疾呼传狄仁杰、李元芳进殿。 夜,武皇戴好面罩已然睡去,殿门外雷声滚滚,闪电频频,驱鬼神铁导引电流冒出一片片火花。殿门吱的一声轻响,一双脚缓缓走了进来,一根铜链拖在他的身后。铜罩中的武则天睡得深沉,一只手将连着铜链的铜钩轻轻挂在了面罩上。这双脚回到门外,手将铜链的另一头钩在了神铁之上便迅速消失了。 动摇天地的闪电惊雷横空炸响,神铁导引电流顺着地上的铜(银)链飞奔着蹿入殿内。幔帐中发出滋滋的一阵巨响,床不停地颤动,一阵轻烟从幔帐中渗了出来。殿内的风灯亮了,一双手撩开幔帐,拿下烧黑的头罩,露出一张铁青色的脸,是春香,她已经死了。万幸武皇看了狄公的奏折,急宣他进宫措置,这才逢凶化吉,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至此,滴血雄鹰一案可以全部结案了。君臣对坐,狄仁杰向武则天摊开了此案的全部真相。狄公道:两年前,陛下密令国师王知远和飞龙使何云统率内卫,在江湖上组成一个秘密组织,打着反武的旗号,实际是为了联络隐遁在江湖的各派反武势力,将他们吸引出来,而后一网打尽。然而,王知远并没有执行陛下的密令,他们联络到各派反武势力,非但没有将他们一网打尽,反而将其收为己用。其目的是陷害陛下,挑起太子与梁王武三思的权力争斗,从中渔翁得利。他们的势力在内卫中迅速发展,就必然会露出马脚。已经沦为他们手下的内卫一旦察觉他们的反武意图,便会向陛下密报,没想到为他们所察,他们便假托厉鬼作祟的滴血雄鹰之计,在全国展开了对所有知情内卫的大清洗。同时,他们在宫中制造鬼案,其实陛下先前所说的噩梦,都不是梦,而是王知远的亲信春香等人做下的手脚。他们的目的是令陛下深信闹鬼之事不疑,为以后的法器陷害铺平道路。



阿健IORI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被阎立本誉为“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洛州司马等职。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后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夺职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

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拜内史,于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