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職場中,公司裡工作久了的老員工,因為不能讓老闆看到顯而易見的價值了,往往會被老闆忽視,排擠或者逼退。但老員工們,如果不是在遭遇到老闆嚴重的不公對待或者壓榨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辭職的,畢竟如今工作不好找,再加上需要養家餬口,一般為了穩定收入,能忍就忍了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近日一位工廠裡的老員工,在職場論壇上吐槽了自己辭職的經歷。老員工說:在廠裡工作了10年,對工廠有感情了,幾次同行高薪挖都沒跳槽。後來發現同行工資漲了好幾次,但自己廠裡的老闆裝傻充愣,就是不漲,無奈之下,老員工主動跟他提漲工資,老闆不僅不漲,還把老員工好好的數落了一頓,說老員工沒有以創業的心態去打工,沒有團隊意識,不僅不為廠裡的前途著想,還帶頭來給自己找難題,簡直太讓人失望了

老員工聽完老闆的這番話後,也是無語了,一個月開著自己不到5000塊錢的工資,還要求自己以“創業的心態”去打工,怕是想多了吧,於是果斷辭職了,而且辭職時,把十幾個老鄉一起帶走了。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後悔了,立馬給老員工打電話,說給他加工資,只要能回來,條件好商量。老員工算是看透老闆了,回答道:等我有空過去。

結束語:如今職場上,老闆們整天給員工們灌雞湯,講道理,但就是不提錢,他們恨不得員工們不要工資的去上班,所以但凡有員工提及加工資的事情時,老闆都會很惱火,哪怕一些曾經跟他一起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員工們,也可能會因為漲工資的事情而被卸磨殺驢。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顯然起初老員工提漲薪時,老闆是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的,還反過來倒打一耙念老員工的不是,但隔天老員工把工人帶走後,老闆慌了,低聲下氣的去求回,可心都涼了的老員工,又怎麼會回來呢?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現實很多中小企業,做績效為什麼容易走向失敗?

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還是:底薪+提成+ 績效工資

詳細說明: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 績效 工資,如:“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 績效 工資,然後按佔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標上,企業每月對每個績效指標都會提出相對應的目標,最後根據目標達成率用KPI評分方式進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員工幾乎沒有拿到過100分,也就是說員工每個月都會被扣掉幾百元!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華為人才激勵機制精髓:

物質激勵是所有激勵方式中最直接、最普遍的激勵方式。目前最常用的兩種物質激勵方式是薪酬激勵和股權收益激勵。華為公司在這兩種激勵機制中,均有比其餘公司更加完善、合理的方面。

在談到華為的人才激勵機制的時候,任正非說:“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理論基礎。我們的激勵機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不讓雷鋒、焦裕祿吃虧,不讓焦裕祿累出肝病,不讓雷鋒穿破襪子;二是集體奮鬥。”

所以,如果你要想讓員工(部下)敬業,就要給他們一個敬業的理由;如果你想讓員工(部下)承擔責任,就要給他們一個承擔責任的理由。而這一切一切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大道理,那就是薪酬分配機制。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1、KSF增值加薪: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老員工辭職,隔天老闆到工廠傻了眼,現在企業都在用的薪酬模式

1、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績效模式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實操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

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