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導語

宋、西夏、遼三國,堪稱新一代的“三國演義”,宋朝是歷史上存在爭議最多的朝代,有人批評懦弱,有人讚美其經濟、文化的發達,百姓的安康。但無論怎麼評價,宋朝在對外戰爭的頻繁失利卻一直是逃脫不開的話題,宋朝體制的弊端在經歷幾十年後就一覽無餘,以至於在面對弱小的西夏時,也頻繁失敗。

西夏

公元982年,夏州党項主動向宋太宗示好,推舉首領李繼捧進京。將其所轄的銀、夏、綏、宥、靜五州之地獻給北宋,然而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並不任何此事,他打算與宋王朝做最激烈的武裝對抗,在他的帶領下,一直僅有數十人的隊伍離開了銀州城並避開了宋軍的層層包圍,到達了三百里外的地斤澤,當然也沒有人想到,這支幾十人的隊伍成為了西夏國的源頭。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党項五州位置

從公元1034年開始,党項人首領李元昊的反宋跡象就越來越明顯,首先他加強了自己的統治權力,以鐵腕手段約束住羌人部落,還恢復了党項人的習俗禿髮令,用來宣示與宋朝的敵我界限。在徹底反宋之前,李元昊又擺平了西部的武裝勢力,因為西夏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屬於典型的四戰之地,周圍有大宋、契丹、西蕃、回鶻等。

PS:李元昊的禿髮令要求三日內不剃髮的人就要砍頭,清朝的剃髮令就是學的李元昊。

公元1035年,李元昊先後佔領了回鶻控制的沙州、瓜州、肅州等地,將整個河西走廊納入了西夏的版圖。為了防止宋朝與西蕃聯手,李元昊又佔領了蘭州,將宋朝與西蕃的聯繫徹底掐斷。至此,西夏的疆域從最初的四個州擴張到了十幾個州,總兵力達到了50餘萬。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宋、遼、西夏

公元1038年,農曆十月,李元昊正式宣佈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其實宋朝對於李元昊的所作所為一點也不知道,因為在西夏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反宋,李元昊的從夫山遇就極力勸諫李元昊應與宋朝和平相處,但隨著反對派被李元昊逐一清洗之後,山遇就害怕牽連就逃到了宋朝的延州。可是延州官員對於山遇的話一點也不相信,他們認為山遇是私自出逃,並沒有收留,反而把他遣送回西夏,最後被李元昊射死。這些邊疆官吏對李元昊的野心一無所知,又無視山遇所帶來的情報,以至於在李元昊宣佈稱帝的消息傳來時,大宋朝廷手忙腳亂,無以應對。

宋與西夏的戰爭

對於李元昊的稱帝,宋仁宗十分生氣,但朝中幾乎全是和平主義,誰也不想開戰,只是象徵性地發佈了兩個命令:

  1. 中止宋、夏的邊關貿易。
  2. 以十萬錢通緝西夏間諜。

李元昊還派使者前往開封,要求宋朝承認西夏的獨立,並建立外交關係,宋仁宗果斷的拒絕了。要知道西夏所在的河西之地,在漢、唐時期都是中原政權的領土,如果承認獨立,豈不是與割燕雲十六州的石敬瑭一樣揹負罵名。宋仁宗再一次的頒佈懸賞令,凡是能殺李元昊者,授予定難軍節度使之職。

自從澶淵之盟之後,宋朝就一直沒有戰事,經濟也就相對發展起來,所以朝中上下都形成了一種思想,那就是認為只要花點錢,就能解決任何事。如果宋朝能夠早點發現李元昊造反的勢頭,運用經濟手段還可能有所成效,但如今的李元昊可謂是猛虎下山,不可抵擋了。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李元昊攻宋

1039年末,西夏大舉出兵,圍攻保安軍(陝西志丹),由此拉開了北宋與西夏的戰爭。然而,北宋的國防事業在最近幾十年裡可謂是一落千丈,朝廷對外沒有進取心,對周邊勢力,只是通過不斷送禮來維持邊關安定,這種消極的思想雖說使宋朝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同時也使國家的武備事業嚴重失修,將領對軍事缺乏專業知識,軍隊的訓練不足並缺少實戰經驗。如果周邊沒有強敵還好,可宋朝周邊偏偏又都是強敵,可想而知,戰爭一旦開打,宋朝就註定失敗了。

在戰爭開打後的幾個月裡,西夏軍隊如入無人之境,攻陷了保安軍,進逼金明寨,一直打到了延州城下。延州知州範雍驚慌失色,快馬加鞭召副都部署劉平前來援助。劉平在接到命令後,帶著一萬多人馬緊急向延州挺進,但行至三川口時卻遭到了西夏軍隊的伏擊,全軍覆沒,劉平本人也被西夏軍俘虜。

三川口一戰使大宋帝國顏面盡失,偌大的國家卻被小小的西夏打得丟盔棄甲,國家的尊嚴都被打沒了。為此,朝廷把朝中最有本事的大臣派往邊關,將曾經提出禦敵十策的夏竦任命為陝西經略安撫使,韓琦與范仲淹二人為副使。這個組合看起來豪華,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韓琦與范仲淹意見不合。

韓琦主張與西夏決戰,他認為李元昊入侵的兵力只有四五萬人,宋軍若是採取防守姿態,分兵把守各個要塞,就無法形成主力將敵人一舉擊潰。而范仲淹則認為,應該固守城池,持久作戰,耐心等待時機,再乘機出兵。兩位副使,一位主張進攻、一位主張防守,將主將夏竦搞得左右為難,夏竦索性就把兩個計劃提交給宋仁宗決斷。皇帝一看,韓琦的方案好,可以速戰速決,省的天天操心,於是就同意了韓琦的計劃。

康定二年二月(1041年),李元昊率軍十萬進攻渭州,直逼懷遠城。西夏軍的數量遠遠高出了韓琦的預估,韓琦派任福率兵前去迎擊,臨行前囑咐任福見機行事,能戰則戰,不戰則據險設伏,斷敵後路。然而任福在張家堡遭遇西夏軍並取得勝利後就忘記了韓琦的囑託,在追到好水川后被夏軍預先埋伏的軍隊大敗,宋軍死傷人數超過一萬人。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好水川之戰

好水川之戰是繼三川口之戰後宋軍的又一次慘敗。在李元昊看來,宋朝不過是紙老虎罷了,他甚至寫了一首打油詩在宋朝邊關廣為張貼,這首詩的內容是:“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輩,猶自說兵機。”大意是諷刺宋朝邊關主將夏竦、韓琦不過是浪得虛名,根本不配談論軍事。因為好水川之戰,夏竦被撤職,韓琦與范仲淹兩人的權力也被削弱,朝廷又派兩人,分四路守備陝西。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寫。

一連串的軍事失利,使大宋威風掃地,國家雖疆域廣闊,但軍事實力卻與之不匹配。宋在西線戰爭的失利也使北方的契丹人看到了機會。

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基本上處於和平時期,遼國人收了錢財,也遵守條約沒有大舉南侵。不過此時遼國的蕭太后、遼聖宗都已經去世,在位的是聖宗之子遼興宗。在宋軍大敗的消息傳到遼國時,遼興宗不禁怦然心動,他沒想到宋朝的軍事實力如此不濟,連小小的西夏都打不贏。於是,遼興宗就以索要外瓦橋關以南的十縣之地(澶淵之盟沒解決的問題)為藉口,派出使者前往宋朝,索要關南之地。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澶州之戰

對於遼國的趁火打劫行為,宋仁宗也十分生氣,在真定、定州、天雄、澶州四地各備十萬兵馬,同時招募一批義軍,還打造出器甲五萬副。當然,備戰與和談是兩回事,宋仁宗是告訴契丹人我是有準備的,不怕你的軍事威脅,然後就派富弼為使者前往和談。

對於遼國索要的關南之地,富弼堅決不同意,宋仁宗的底線是,要麼和親,要麼增加歲幣。其實大宋的外交底氣相當弱,面對遼國的無理取鬧,宋朝還要做出重大讓步,忍耐真是到了極限。最後,大宋單方面增加了給遼國的歲幣,增加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才平息此事。

然而剛剛結束遼國的事情,西夏又一次大舉入侵。慶曆二年九月(1042年),李元昊進攻鎮戍軍,宋將葛懷敏率軍迎敵。在宋夏戰爭中,宋軍雖作戰積極,但卻總是被西夏打敗。葛懷敏的軍隊在定川寨遭到西夏軍的包圍,陣亡九千餘人,包括主將在內的十六名主要將官。李元昊趁機長驅直入,攻入渭州,並揚言要直據長安,一時之間,陝西震動。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李元昊畫像

宋與西夏開戰三年,三次會戰宋軍無不敗北,反而成就了李元昊三戰三勝的輝煌戰績。但大宋地大物博,即便幾經敗仗,但經濟實力遠非西夏所比,而西夏雖然連戰連勝,但也使本就不富裕的西夏更加惡化,並且大宋在邊疆也開始採用范仲淹的防禦策略,這都迫使李元昊不得不與大宋和談。

迫使西夏和談的另一因素就是遼國與西夏關係的惡化,遼國在蕭太后時期曾多次進攻党項人,李元昊稱帝后,就對遼國心有不滿。在公元1043年,李元昊出兵討伐歸附遼國的党項人,這大大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矛盾。公元1044年,原本歸附遼國的党項人叛亂,遼興宗派兵鎮壓,李元昊也帶兵支持党項人的叛亂,遼興宗隨即徵調全國兵馬在西部集結,準備大舉入侵西夏。對於李元昊來說,必須儘快與宋朝達成和平,不然陷入兩線作戰的西夏有可能滅亡。

為了與大宋和解,李元昊放下面子,主動稱臣。隨後,西夏使者抵達開封,與宋朝商議和談的具體事項。就在宋夏和談期間,遼夏戰爭爆發,李元昊故技重施,一路撤退,遼軍逆風追擊,卻被風沙所阻,遼軍士兵眼睛完全睜不開,李元昊趁機率師回撲,大敗遼軍。

對遼作戰的勝利使西夏在與宋朝的談判桌上又加了一道籌碼,在遼軍潰敗的第二個月,宋夏達成和議。和議的內容是:西夏向大宋稱臣,大宋每年交給西夏13萬匹絹、5萬兩白銀以及2萬斤茶。另外,在乾元節(皇帝生日)、元旦等節日,西夏只要前來祝賀就可以得到2.2萬兩銀、2萬匹絹即1萬斤茶葉的獎勵。說好聽點就是宋朝賞賜,難聽點就是被西夏勒索。付出這麼多,換來西夏的“臣服”,保住國家的面子,這也是宋仁宗的阿Q精神勝利法。

宋朝的弊端

宋夏戰爭,可以說是把宋朝的各種弊端都暴露了出來。此時宋朝已經立國八十餘年,開國時那種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已經蕩然無存了,同時這也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一個共同的問題。每個朝代的前幾位皇帝都比較有作為,之後就一路下滑,偶爾會出現一兩個中興之君,但也不過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同時開國君主大多是馬上得天下,那種亂世之中培養出得能力是後代君主所缺乏的,並且不論開國時的政策有多好,但如果只知道因循守舊,日久則生弊,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宋太祖、太宗都是經過五代亂世的人,槍桿子裡出政權,宋太祖雄才偉略,蕩平群雄,初定天下。宋太宗雖不及宋太祖,卻也直到平定北漢,與遼國對峙。但到了宋真宗時期,宋朝就失去了進取心,整體開始保守,特別是澶淵之盟,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北宋的漕運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與遼國和解,使宋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的時期,沒有了戰爭,經濟就迅速的發展起來,文化也隨之繁榮,政治也比較清明,史學家稱這段時期為“鹹平之治”,但這個治與“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相比,差距太大,宋真宗還特別迷信,曾經搞了一個天書封祀的活動,勞民傷財,並且在他執政期間,有奸臣當道,出現了“五鬼用事”之說,造成了官吏上的腐敗。

在西夏的攻勢中,宋朝繁榮的泡沫一下子就被戳穿了,大宋可以說是一敗塗地,最後與西夏議和,每年支付高昂的“賞金”。同時遼國也趁機落井下石,迫使宋朝提高歲幣。就這樣,宋朝每年在歲幣上的支出,又增加了17萬兩白銀、25萬匹絹和3萬斤茶。這成為了國家一筆沉重的財務負擔,到最後,這筆賬還要分配到老百姓頭上。

宋朝的危機不僅僅是社會矛盾的激化,官僚階層暮氣沉沉,國家大權把持在一批守舊的老官僚手中。1043年,正當宋軍被西夏打得潰不成軍時,國內得動盪也開始產生。同年六月,沂州虎翼卒王倫聚眾起義,縱橫數個州郡,無人可擋。朝廷緊急派出幾路大軍圍剿,總算鎮壓了起義軍。兩個月後,又爆發了商州張海、郭邈山的起義,起義原因是因為饑荒,沒有飯吃。這次起義堅持了四個多月,轉戰十餘州,震動朝廷。

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派就開始走向了朝廷。宋夏戰爭雖然暴露出了老官僚的無能,但也使一批改革派官員脫穎而出,最著名的就是韓琦、范仲淹二人。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范仲淹畫像

韓琦在寫給皇帝的奏摺中,提出了七件事:清政本、念邊事、擢才賢、備河北、固河東、收民心、營洛邑。韓琦的建議,可以說是比較溫和的改革,但還只是停留在表層。相比之下,范仲淹的奏章就要詳細的多,其中涉及到了許多國家根本的問題,范仲淹在奏章中說:“歷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禍亂必生。”從這句話就能看出范仲淹的眼光之宏遠,因循守舊必然無法維持國家運行,針對宋朝的弊端,范仲淹一共提出了十條改革方案:

  1. 明黜陟。和平年代的官吏很容易形成官僚主義,官場的晉升講的是年齡與資歷,無論你多有才能,也不管你是否好壞,只有時間到了才官升一級,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弊端。所以范仲淹提出的改革首要就是改革吏治。
  2. 抑僥倖。在封建王朝有一種制度叫恩萌,就是父親有功,朝廷就會讓其子孫享有特權,這就造成人才的選取不是看本事,而是看背景,沒有公平可言。
  3. 精貢舉。宋朝的文化相當發達,科舉考試也非常重視詩辭,只要書法寫的好,就會被朝廷認為是人才。但是文章寫的好不代表可以治理國家,所以范仲淹認為應該改科舉,要吸收實用型人才。
  4. 擇長官。對於地方官吏的任免要嚴格排查官員的能力與為人。
  5. 均公田。公田就是職田,這是宋朝官員的主要收入之一,但隨著時間推移,公田在分配上就會產生不均勻的現象,會影響部分官員的積極性。
  6. 厚農桑。重視農桑。
  7. 修武備。宋夏戰爭已經將宋朝在軍事上的弊端完全暴露。
  8. 減賦稅。
  9. 覃恩信。檢查朝廷對百姓的各種恩惠是否得到實施,是否存在地方期滿朝廷的行為。
  10. 重命令。頒佈的法令,必須要得到有力的執行。

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上書,龍顏大悅,試想,哪個皇帝不想有所作為。於是宋仁宗採納范仲淹的建議開始改革,被稱為“慶曆新政”。改革派的核心人物有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餘靖等人。

改革吏治是重中之重,也是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中國曆代王朝中,改革變法最難,改革家也大多沒有好下場,沒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就沒有改革的決心。然而在百姓眼裡是好官的范仲淹,在保守勢力眼中就是不共戴天的敵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范仲淹曾經的老上級夏竦,他不擇手段地採取種種方式反對、攻擊、誹謗、誣陷改革派,咒罵改革派人士結黨營私。

面對反對派的造謠,歐陽修還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朋黨論》來回擊保守派。然而,君子之所以不敵小人,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君子不做暗事。為了打擊改革派,夏竦不惜偽造所謂廢立皇帝的信件,欲將改革派領袖富弼置於死地。范仲淹、富弼等人為了避開所謂的謀反,不得不主動要求離開京城,前往陝西、河北主持軍政。

宋朝的弊端,為何底蘊豐厚的大國在西夏戰爭中接連失利

宋仁宗畫像

宋仁宗也沒想到改革會遭到如此大的阻力,再加上宋夏已經和解,戰爭的危機已經過去,對改革一事逐漸放棄,新政由此陷入低谷。即便范仲淹等人離開京城,但流言並未停止,很快改革派的人物都被貶黜,朝中支持新政的官員也遭到清洗。

“慶曆新政”還沒全面開始,就被扼殺在謠言之中了。范仲淹被貶之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千古名言,即便千百年後,仍然是擲地有聲,其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以及為公忘私的偉大人格,實為後人留下無價的精神財富。

結語

宋太祖陳橋兵變奪取政權後,吸取唐末藩鎮勢力大,中央政權勢力弱的教訓,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收歸中央,大大削弱了地方兵權,建立起“內輕外重”的軍事制度。在宋朝立國之初,這種軍事制度的弊端尚未明顯體現出來,因為當時用於掃平其他勢力的主要力量都是靠中央的禁軍。然而在宋朝進入和平時期後,隨著老兵的離去,即便是中央禁軍也都缺乏軍事經驗,訓練程度也不如從前,這種軍事制度的弊端就顯現出來。因為全國的主要軍事力量集中在中央,邊防就由中央禁軍輪流防守,這使得邊疆沒有一支固定的邊軍和指揮官,將領與士兵長期得不到接觸,嚴重脫節,士兵的訓練水平低。在遇到戰事時,中央禁軍匆匆前往,結果將領不熟悉敵情,也不熟悉地形,士兵不熟悉將領,戰鬥力自然低下。

朝廷積貧,國家積弱。宋朝無數次有機會改變這種情況,然而守舊勢力的強大最終使宋朝一直因循守舊,不光前期作戰失利,也導致了後來災難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