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關於鍾南山院士談吸菸的話題,近半個月來成為熱點。2月12日,一個作者叫姚日來的人在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吸菸者感染新冠病毒率遠低於非菸民?鍾南山首篇論文出爐》的文章,引起了不明真相的廣大網友熱議。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2月9日,鍾南山團隊的《2019年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論文,對截至1月29日109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其中一段表述為“從臨床數據瞭解到,1099病例中,有927例沒吸菸病史,佔85.4%;有21例曾有過吸菸史,佔1.9%;現在吸菸並且患有的病例有137名,佔比12.6%。”論文中只是將吸菸者、非吸菸者和曾有吸菸史的患者進行了分類標註,根本沒有“吸菸者感染率遠低於非菸民”這一結論。而作者姚日來斷章取義,假借鍾南山的名義得出了“從數據比較分析,明顯吸菸者感染率遠低於非菸民!”這一結論。隨後,文章用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鼓吹菸草能夠“驅邪治病”,是對鍾南山團隊和廣大群眾的嚴重傷害和欺騙。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多年來,鍾南山院士一直在各種場合宣傳戒菸。在2013年全國“兩會”上,他倡議撤掉菸灰缸,代表委員帶頭戒菸,提議全民戒菸。

一次開會時鐘院士說:今天的大會我來的很晚,一直在會診重症病人,這幾個病人都是剛搶救過來,都有吸菸史的,他們都說再也不抽了,他們以前抽的都是帶濾嘴的,所謂“低焦油”“淡味”的高級煙,但還是快要被要了命。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有一次鍾院士與袁隆平院士會面,發現袁老肺部有異響,認為這是多年吸菸所致,反覆勸導戒菸,袁隆平院士終於在84歲時戒掉了抽菸的習慣。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2017年11月18日,鍾南山院士在中華預防醫學會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上接受了中國網的採訪,鍾南山說:目前我國有4000萬的慢阻肺患者群體,這個群體如此龐大,主要的因素第一個是抽菸,中國的抽菸率經過了這20多年,男性在50%左右沒怎麼降低,但西方降低了很多,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鍾南山說,人們平時的工作學習或者其他方面,8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接觸的是室內的空氣,室內的空氣常常有這樣幾點,第一個是室內抽菸,二手菸的汙染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沒有抽菸的,特別是女性,有資料證明女性對二手菸的致癌基因的變異,都是比較高的。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2019年5月,鍾南山在一次報告中又說: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菸。抽菸的人,氣管炎,肺氣腫或者肺心病,最後是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試想現在的許多青年人,整天呆在室內,不出門不運動,吸霧霾,吸甲醇,吃不健康食品,每天熬夜打網絡遊戲,凌晨一兩點鐘不睡,一天還抽20支菸,這裡的生活狀態會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命。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有人說有許多八九十歲的老人大半輩子抽菸,難道他們就不受抽菸的危害嗎?

其實有以下三大秘訣,第一他們有良好的生活狀態,年輕的時候他們體力特別好,現在每天吃有機菜,吸著沒有汙染的空氣,早睡早起,這是現代年輕人所沒法比的。第二他們心態特別好,和現在的在城市裡壓力大的上班族不一樣,這些老人誘惑少,壓力小,心中無事,心態平靜。但是,據一項對老年菸民的調查發現,非吸菸者能活到70歲的概率為81%,吸菸者只有56%,活到80歲的吸菸者比例只有一半。

聽鍾南山院士談吸菸那些事


其實很多人抽菸的動機,有些是迫於壓力,有些是便於交流,有些純粹是打發時間,更有的年輕人覺得有男人味兒,很酷。其實吸菸未必就是減輕壓力和男人氣質的表現,換一種方式換一種思路,換來的就是一家人的健康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