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为何伟大

前言

2018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灵渠,这一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人工渠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这一条长度仅30余公里的运河究竟有何伟大之处,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仍为人颂扬呢?

“灵渠”为何伟大

灵渠

灵渠修建的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前空前庞大的秦帝国。“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但如此辽阔的疆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无数次艰难的统一战争。

古代,今天的两广及福建地区,因北面与长江流域相隔五座重要的山岭,故被称为岭南地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久,便着手发动对岭南地区的战争。“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五路大军齐发,直逼岭南。但岭南地区远离中原,且山高路险,行军运粮十分不便,加之当地百越民族的激烈反抗和拒不配合,战争进行了几年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灵渠”为何伟大

岭南位置示意图

为确保军粮的充足供应,秦始皇令监御史禄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灵渠。“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淮南子》)灵渠东连湘水上游,西连漓江上游。开通之后,借助船运,军粮由长江转入湘江,再经灵渠转入漓江、珠江可直达岭南。有了充足的粮饷供应,军朝军队很快攻克了岭南地区。

“灵渠”为何伟大

灵渠与湘江、漓江关系图

灵渠的构成

灵渠修建后,自汉代至民国时期的两千多年间,先后经历过数十次重修和改建,最终呈现出今天的样子。灵渠由南渠、北渠、铧嘴和大小天平组成。

“灵渠”为何伟大

灵渠铧嘴

铧嘴前锐后钝,朝向湘江上游,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湘江水紧接着被大小天平导入南北两渠。北渠向北延伸,全长约3.2公里,最终又汇入湘江河道。南渠向西延伸,全长约33公里,最终汇入漓江河道。

“灵渠”为何伟大

灵渠结构图

灵渠修建的意义

一、推进了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建灵渠首先是出于军事目的。灵渠建成的当年,秦军便挥师南下,一举攻克岭南地区,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岭南地区被正式纳入国家行政版图。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灵渠在国家统一战争中,多次扮演重要角色。

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下令四路并近,征讨南越。其中一路命“故归、粤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下苍梧。”(《史记》)这支队伍便是经由灵渠南下。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命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地区时,亦曾取道灵渠。

二、密切了岭南和岭北经济文化交流。岭南地区南临大海,北阻五岭,陆上交通阻滞,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十分有限。先秦时期,岭南为百越民族的聚居地,与中原地区相比,文化和经济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而灵渠的开通促进了岭南与中原地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两地间隔阂渐消。

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后,下令迁徙50万中原人至岭南。他们在与百越民族杂居通婚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古代交通不便,陆路出行不免翻山越岭,大雨时节更是泥泞难行。因此商人外出贸易,首选水路。水路无需雇佣车马托运,借助水力便可瞬息而至,运输成本十分低廉。而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江南地区的陶瓷、丝织品等各类货物可由湘江、漓江运至岭南,岭南的香料、珠宝等亦可北上至江南、乃至中原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方的经贸往来。

“灵渠”为何伟大

灵渠

三、促进了当地农业开发。灵渠在沟通湘江、漓江水系的同时,也为沿线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灵渠修建后,当地百姓以此为主干又修建了众多支线,形成严密的水渠网,遍布田间地头。这有效促进了灵渠周边地区的农业开发,极大提高了农产量。


参考文献:《史记》,《淮南子》,《历史时期灵渠水利工程功能变迁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