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長可以這樣幫助他!

為什麼上幼兒園前,孩子的性格問題會被隱藏

經常聽到上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在帶孫輩時,會由衷感嘆,現在的孩子太孤獨了。其實,更現實的場景是,大多數孩子從出生起就是一個人在家,由父母或爺爺奶奶輪番照顧著長大。物質生活條件肯定是不用說,前所未有的豐富!可是孩子最需要的陪伴呢?玩具,智能陪讀機器人,動畫片。

這也是時代帶來的改變,現在孩子生活成長的環境和八九十年代大不相同!

獨生子女居多,都是家中的掌中寶,孩子也沒有和手足一起成長的經驗;

社會信任危機,社區鄰里之間走動越來越少,孩子也反覆被告誡要注意安全,警惕不熟悉的壞人;

父母雙方都忙於工作,家庭壓力大,早出晚歸,在家也是滿心焦慮,很難專注在和孩子的互動中。

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們根本沒有機會去學習和同齡人相處互動的方法,自然也沒有機會去暴露自己的人際互動的問題。

偶爾,孩子隨父母去親戚朋友家走動一回,對孩子的退縮行為也有所察覺,但往往也只是簡單的認為孩子還小,怕生,有些害羞而已!

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長可以這樣幫助他!

孤僻性格是如何養成

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呢?

其實,這兩方面因素都有!

  • 有遺傳因素,受到父母影響:如果孩子性格孤僻,我們首先要看看父母的性格是怎樣的?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一方面是基因性的遺傳,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潛移默化的學習到父母的性格行為模式。
  • 後天的教養因素:孩子在從小長大的過程中,被家裡人保護太多,也就是過分保護,爸媽們出於對孩子的愛,害怕危險發生,於是不讓孩子做事情,還經常誇大危險嚇唬孩子,讓他不敢去做任何嘗試。這樣的過多保護,自然也會讓孩子養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膽子小,什麼事情不敢做,也不會做。
  • 父母在養育過程中,帶孩子出去活動的機會比較少。一方面,父母工作比較忙,能陪孩子玩的時間並不多;另一方面,父母本身除工作外,經常參與的活動就很少,這樣導致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更少。
  • 教育過程中,對孩子說太多的“不”,過於嚴厲,挑剔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讓孩子嚴重缺乏自信心。
  • 家庭環境中,父母關係不好。孩子經常目睹爸爸媽媽之間互相攻擊,謾罵,甚至大打出手。尤其對於幼兒來說,他會認為父母們吵架都是因為他不乖,他不好,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孤僻。我們要知道,良好的親子關係,取決於穩定和諧的夫妻關係!
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長可以這樣幫助他!

孩子是班裡的小孤僻,家長可以這樣幫助他

  1. 想要解決問題,先要查明孩子養成孤僻行為的原因,我們可以對照上面五大方面的原因進行排查瞭解。
  2. 雖說孤僻性格有天生遺傳方面因素,但是家長要相信,後天的教育對孩子的行為塑造影響同樣是很大的,同時我們對孩子也要有信心,只要我們找對方法,堅持和孩子一起去練習,讓孩子多一些獨立做事情的機會,對於改善孩子天生孤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 具體操作方法,首先可以從家庭開始做起,讓孩子在家庭中多一些參與感,比如可以和孩子商量,去承擔一些家務!就像擦桌子,可以每天在吃晚飯前,孩子需要去擦桌子,沒擦乾淨就不開飯,這樣孩子也會很有參與感,完成後還會很有成就感,認為自己在這個家庭中也是重要的,並且有用的。這對孩子養成自信的性格會非常有幫助。
  4. 帶孩子參加集體性活動,多接觸外界。比如和同事或者有差不多大的孩子家庭一起組織成一個“人造大家庭”的環境,可以約定兩個禮拜,三個家庭就聚一塊,安排一個聚會!大人可以喝茶聊天,小孩們就在一塊玩。尤其,是有的朋友家的孩子膽子特別大,而我們家的孩子膽子小,就可以專門找這樣膽子大的孩子一起玩,對我們的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相比我們大人的說教,同齡人影響力會更大一些。
  5. 家長多給孩子一些展示的機會。當然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讓他展示擅長的領域,這樣的機會也會給他帶來一種愉悅感,和成就感。家長可以主動跟老師聯繫,讓老師在班級裡多給孩子一些展示自己擅長面的機會。
  6. 讓孩子當小老師,小記者!這樣的角色扮演,小孩子們都會非常熱衷,比如當小記者,那我們就要給到孩子一個小記者證,掛在脖子上,然後爸爸媽媽就可以在家裡引導孩子要怎樣當一個小記者,比如說:今天媽媽請你這個小記者採訪一下在幼兒園坐你旁邊的兩個小朋友叫什麼名字?然後第二次的時候,可以再請他採訪下這兩個小朋友家住在哪裡,喜歡什麼呀!這樣孩子就能在每次的採訪遊戲中學會如何與他人互動。
  7. 家長及時的鼓勵也很重要,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學習人際互動過程中,我們要從孩子喜歡的事情,小的事情做起,並在每次有了一點小的進步時,及時給孩子進行鼓勵。
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長可以這樣幫助他!

最後,小孤僻是會改變的!孩子的能力交往能力,後天培養的空間非常大,我們在孩子越小的時候進行培養,孩子在未來獲取成功的機會也會越大,如果您家裡有幼兒期的小孩,請儘早的幫助他,學習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