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取“三皇”中的“皇”、“五帝”中的“帝”二字合成“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是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含了皇帝的衣食住行、禮儀規範、臣民百姓需要避諱的事情等。在自稱上,秦始皇也規定由“寡人”改為“朕”,並且只能是皇帝自稱,大臣百姓不得用“朕”來自稱。從此,“朕”字在古代就只能是皇帝的專用自稱,直到清朝滅亡。那麼,皇帝退位後,當上太上皇又該如何自稱呢?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並不多,一共也才17位。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他是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後追尊的,早已作古,所以自然也談不上什麼自稱了。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是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太公一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壓根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個當皇帝的兒子。劉邦當皇帝后,為體現孝道,經常去給劉太公三跪九叩請安,劉太公欣然接受兒子的請安,但他身邊的下人提醒他不能這樣,兒子是皇帝行跪拜禮不合適,等劉邦再來時,他便親自到門口迎接。劉邦要行禮時,他又忙往後退。劉邦詢問緣由,太公說:“你是皇帝,我是普通百姓,讓你跪我是要被殺頭的。我不能讓你壞了規矩。”劉邦無可奈何。後來大臣建議劉邦可以仿效秦始皇做法,尊太公為太上皇。劉邦覺得此法甚好,便讓太公當太上皇。因為劉太公沒做過皇帝,所以在稱呼上也就沒變,與以往一樣。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要說史上不願當太上皇的人那就是唐高祖李淵了吧。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稱帝,尊父親李淵為太上皇。李淵心情跌到低谷,退位詔書中寫道“善!此亦吾之夙志也。”在這裡,他的自稱變成了“吾”。同是唐朝,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亂開始了逃亡之路,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後遙尊父親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對前來報信的官員說:“朕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取皇帝處分,後奏朕知。”李隆基雖自稱仍是“朕”,但是權利已經被架空了。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還有宋徽宗趙佶,他是嚇得讓出了皇位,自己當起了太上皇。再次和兒子宋欽宗在一起時,因羞愧於兒子,所以自稱“老朽”,實在是無顏面對。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歷史上最霸道的太上皇,當屬統治時間長達60年的乾隆帝。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他將皇位禪讓於兒子嘉慶帝后,仍緊握軍國大權不肯撒手,自稱“朕”不變,諭旨稱“敕旨”。大臣的奏疏中如出現“太上皇”字樣,須要抬高三格寫;如出現“皇帝”字樣,才需抬高兩格。即使他退位了,仍住在皇帝專用的“養心殿”中不肯搬離,嘉慶帝則住在別處,可以說處處壓嘉慶一頭。同時,乾隆帝也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個太上皇。

皇帝自稱為朕,那太上皇自稱什麼?你知道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