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所擁有的權力絕不可同日而語!

“太上皇”僅僅是一個尊貴的身份象徵,通常並不掌握實際權力,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認為:“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唐朝著名歷史學家顏師古注也認為:“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

而“太上皇帝”除了高貴的身份,還牢牢掌控王朝的最高權力,權力地位凌駕於皇帝之上。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的先後出現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共有二十多位。

“太上皇”的代表人物:劉太公、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等

贏異人(秦莊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名號由“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秦始皇追封,此時,秦莊王早已去世多年。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漢高祖劇照

歷史上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是漢高祖的父親劉太公,劉太公本名失載,劉煓或者劉湍這兩個名字是後人取的,可信度極低,劉太公對漢朝的建立無尺寸之功,所以只得到了漢高祖給予的尊貴的身份,沒有任何權力。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唐高祖劇照

唐高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兩個月後,傳位給李世民,成為“太上皇”,從此不問朝政,悉心享樂,先後在太極宮和大安宮居住,直到去世。

“太上皇帝”的代表人物: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六十年,此公自詡在位時間不敢超過祖父康熙帝,就主動禪位給兒子嘉慶,但禪位後的乾隆,依然將朝廷大權牢牢地抓在手中,始終以太上皇名義訓政,甚至毫不掩飾的對藩屬國朝鮮的使臣說:“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嘉慶皇帝即位之初的幾年,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而已。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乾隆皇帝劇照

嘉慶皇帝早就對鉅貪和珅不滿,但是卻遲遲不敢動手,因為和珅深得乾隆寵信,嘉慶雖貴為天子,卻沒有能力同時也不敢去摸和珅的老虎屁股,只能隱忍不發,乾隆去世後,嘉慶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和珅剷除。

《清史稿》記載:“太上皇帝崩,上始親政”,乾隆死後,嘉慶才終於掌握清朝的最高權力。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嘉慶皇帝劇照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在權力上涇渭分明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帝”之外,還有一種介乎兩者之間的“太上皇”,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於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禪位給養子宋孝宗後,成為“太上皇”,宋高宗這位“太上皇”既不像後世的乾隆那樣死死抓著權力不放,也不像劉太公、唐高祖那樣完全遊離於權力之外,而是在放權給孝宗皇帝的同時又能在很多事情上影響和左右著朝政。

宋孝宗有志於恢復中原,收復失地,繼位第二年,即發動“隆興北伐”,宋高宗對孝宗的行為並沒有明確的表示阻止和反對,宋軍由於將領失和,在符離遭到慘敗,孝宗並沒有用因為一時失利而氣餒,打算繼續作戰,但在宋高宗的“深勸”之下,最終只能妥協,與金國簽訂了“隆興和議”。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雖然只差一字,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宋高宗畫像

宋高宗上對北伐中原,下對官吏任免都有極大的影響和干預能力,很多官員獲得任命後,甚至會跑到宋高宗面前謝恩,宋孝宗極為孝順,從不違背高宗的意願,哪怕這意願和自己的恢復大計相違,所以後來才會得到“孝宗”這個廟號。元朝人編撰的《宋史·孝宗本紀》中稱:“宋之廟號,若仁宗之為“仁”,孝宗之為“孝”,其無愧焉,其無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