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怎样算商,有余数填空?

用户6242215729067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正好我也是二年级的数学老师。

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九九乘法口诀,根据口诀可以进行除法计算。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四道算式。(二二得四、三三得九……除外,这样只能写两个算式。)

例如:三四十二

算式:3×4=12 4×3=12 12÷4=3 12÷3=4

这在上册绝大部分已经练习的非常熟练了。

不过还是有极少数的同学,乘法口诀,不太熟练,不能达到看到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的程度,还得按口诀的顺序开始慢慢背出来,速度有点慢。

二年级下册我们新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有余数除法是这样引进的。

我们可以先圈一圈,每三个一袋,那么就能装三袋,还会剩余一个。

那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19 ÷ 3 = 6(袋)……1(个)

其中,19叫被除数,3叫除数,6叫商,1叫余数。

算式读作:19除以3商6余1。

注意里面的余数的单位名称,跟被除数的一致!

那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举个示例:

()÷7=6……(),余数可能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这道题第一个空,正好就是考查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所以余数可能是(1,2,3,4,5,6)这几个答案,都要写上,不能缺少。

第二和第三个空就是考查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和余数四者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所以当余数最大为了6时,被除数=6×7+6=48

余数最小为1时,被除数=6×7+1=43

这种题型是有余数除法必须掌握的。

这种题型也是考余数、除数、商和被除数四者关系的!

看上面的题。

10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可以买几个?

10÷3=3(个)……1(元)(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一样)

那么这里答案就出来了,最多只能买3个,剩余的钱不够买了一个了。



上面两道题中,第一题跟买面包的题一模一样。

第二题却是有些不同的。

有一个“至少”二字。为了把所有货品都运完,最后的结果必须是6+1=7(辆)

租船问题也是这样。

题做出来时,还有剩余的2人,为了大家都有船坐,所以最后的答案,至少要租:5+1=6(条)

方法知道后缺乏的就是多加练习了。下面给大家分享几道有余数的除法题!

多加练习自然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掌握的很好了。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请留言分享。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留言咨询!


浅浅的教育


可能是练基础吧?主要是训练试商,这个阶段无论怎么形式,主要是要求熟练试商,要明确这个目的。题型可能有56÷9=△……△,在△填入最大的数,△×9<56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