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線科普(yixiankepu)



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父母總是在糾結一個問題:當孩子嚎啕大哭時,是去哄一鬨還是袖手旁觀呢?如果每次都去哄,孩子可能會對父母產生依戀,如果袖手旁觀,又擔心影響孩子的行為成長存在問題。那麼,讓我們聽一聽科學家們怎麼說!

2020年3月10日,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Parental use of ‘cry it out’ in infants: no adverse effects on attachment and behavioural development at 18 months”的研究論文,文章的中文譯名是《家長讓嬰兒哭出來:在18個月對依戀和行為發展沒有不利影響》。

在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父母讓3個月的嬰兒多哭一會,那麼在18個月後,嬰兒每次哭泣的時間會縮短,而且多哭一會還有益於嬰兒學會自我調節情緒

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孩子哭泣時怎麼辦?


許多父母都會在親子網站上討論一個關鍵話題:當孩子哭泣時,是否應該總是立即干預?為了從科學的角度解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在18個月的時間內追蹤了178名嬰兒及母親,並反覆評估了父母在嬰兒哭泣時立即進行干預的頻率,簡而言之,父母們有以下幾個選擇:及時阻止嬰兒哭泣、讓嬰兒多哭幾次以及讓嬰兒經常哭泣。下表是父母與嬰兒的人口統計學特徵。

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表1. 人口統計學特徵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收集了父母阻止嬰兒在第1、3、6、18個月的哭泣頻率,以及嬰兒在第3、18個月時的哭泣持續時間,此外,還使用與哭泣相關的問卷調查,最後將數據繪製成下圖,其中,Never代表從不讓孩子哭,A few times代表讓孩子哭幾次,Often表示不干預孩子的哭泣

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圖1. 孩子在第1、3、6、18個月時哭泣的頻率

讓孩子多哭一會


為了評估嬰兒對母親的依戀程度,研究人員使用錄像記錄了母親與嬰兒互動的敏感程度,並將時間定為3個月和18個月,該方法旨在評估嬰兒在分開和團聚期間與看護人的依戀程度。

至於行為發展的度量,作者通過直接觀察嬰兒與母親玩耍的場景,以及在18個月時由心理學家的報告問卷來進行度量。

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父母立即阻止嬰兒哭泣,還是選擇讓嬰兒多哭幾次,這樣的行為與嬰兒的短期或長期行為發展沒有關係,相反,讓嬰兒“哭出來”不會影響嬰兒的行為成長和情感依戀,實際上卻可以減少他們哭泣的次數和持續時間,如圖2所示,如果父母選擇不去幹預嬰兒的哭泣,那麼在18個月後,嬰兒每次哭泣的時間會縮短,哭泣的頻率也會降低。

讓孩子多哭一會吧!研究表明:哭泣讓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圖2.預測嬰兒的哭泣持續時間和哭泣頻率

這項研究表明,在嬰兒剛出生時,大部分父母都會選擇去及時阻止孩子哭泣,這意味著嬰兒在剛出生時就受到了干預,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會稍微等一下,看看嬰兒是否可以自己平靜下來,在這個時候,嬰兒已經學會了自我調節情緒。


哭泣讓孩子調節情緒


文章的第一作者、華威大學心理學系的Ayten Bilgin博士認為,“大約在20或50年前,只有兩項研究調查了讓嬰兒哭泣是否會影響嬰兒的發育,而本研究記錄了英國的當代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以及所採用的不同干預方式。


最後,作者指出,父母們應該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去適應並觀察嬰兒的需求,在干預哭泣之前稍等片刻,這樣就能夠讓嬰兒有機會學習調節自我情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線科普(yixiankepu)


參考文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111/jcpp.13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