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外观跟晒干的牦牛粪是不是一样?

半吨二舅


普洱茶有分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色泽较为青褐、棕褐,是能够很直观的分辨出与晒干牦牛粪的不同;

而普洱熟茶色泽呈深棕、褐红,同时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的普洱茶以饼茶为主。

基于此,或许从远处看,会让人觉得普洱熟茶的外观跟晒干的牦牛粪有些类似,但从细微处观察,普洱茶的条索、香气还是能够分辨开来的。

当然,相信题主的描述应该只是一个搞笑段子,现实中应该不会有人这么犯浑。

或许在内地,牛粪是人们避之犹恐不及的东西,但在西藏,牦牛粪却是藏民们的宝贝。不仅可以当肥料,使土质肥沃;还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燃料,烧茶做饭。

以上个人经验之谈,不一定全对!觉得说得好的朋友请点赞,有不同看法或见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茶界名嘴,荐中国茗茶。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分析茶行业现状,对茶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


茗嘴


你还别说,普洱茶跟耗牛粪还真有某种相似之处。

首先,从外形上看,普洱茶,尤其是普洱熟茶,跟晒干的耗牛粪真有几分相似。藏民们习惯把耗牛粪拍扁了晒干,形状也是圆形的,耗牛粪的原料是青草,经过了牛的消化道,颜色转为黑色,普洱熟茶本来也是树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等程序,颜色也转黑了,而且普洱茶习惯上做成紧压茶,圆饼形。

其次,从渊源上看,普洱茶和耗牛粪都和藏区人民结下不解之缘。耗牛粪不用说了,源自高原上的耗牛,生活里则是牧民的宝贝,可以当燃料,也可以当清洁工具;普洱茶原来也是藏区牧民的主要饮料之一,因为藏区极寒的气候需要高热量高脂肪提供能量,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极寒之地的高原没有蔬菜,没有水果,没有茶叶,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又需要另一种物质来分解,于是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类、有机酸等成分的普洱茶进入藏民的视线,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习惯,于是普洱茶随着马帮源源不断运进藏区,在中国西南慢慢形成了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滇藏线是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销往欧亚。

当然,普洱茶和耗牛粪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饮料,极具养生价值,陈年老茶更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一个只是人们变废为宝的利用之物,两者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梦想照亮天空


你提的问题很幽默。普洱茶是云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大乔木,高达16米,胸径90厘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产云南西南部各地老林中。老树高17米,胸径逾1米,已广泛栽培,印度及缅甸栽培的茶树,是从云南引种的。

普洱茶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普洱茶的种类很多,作用及喝法都不一样!








弘农氏6


牛粪当茶喝,这个口味太重,印度阿三得新冠病毒也只是用牛粪洗洗澡,人家洗澡也只用黄牛粪,这个哥们比起阿三牛B多,直接喝牦牛粪茶。


油腻大叔8069


哈哈哈哈你是上帝派来的段子手吧~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生茶是云南大叶种毛茶经采摘后未经人工渥堆发酵,只经过修整形状的普洱茶,压成茶饼后的样子还是带着绿意的

而普洱熟茶,采摘后经过人工渥堆发酵等工艺制成的,成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和。陈化3年以上的普洱熟茶,还含有很多养生保健的功效哦。


禹治茶肆


这个要看是普洱生茶,还是熟茶,普洱茶分生熟,生茶没有经过渥堆发酵,直接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饼而成,新的生茶饼一般呈现深青色,随着存放时间饼的颜色越来越深,慢慢会变成深褐色,或者咖啡色。普洱熟茶是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而成,所以熟茶饼的颜色呈现红褐色,因为经过较程度较高的发酵,因此茶叶条索变得不是很完整,甚至稍显破碎,这样就导致普洱熟茶饼有类似于晒干牛粪的外观。但丝毫不影响普洱熟茶醇厚甘润的口感!


悦茶圈


用显微镜同时对比一下看看就知道😊



静一号普洱茶


把牛粪和普洱茶混淆的,应该是没有喝过普洱茶的吧。况且新闻的来源是否真实无从考究。

观察牛粪和普洱茶的区别,其实有很大的不同。牦牛粪主要的成分是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有类似土壤的混合物。而普洱茶就是细碎树叶夹杂细梗的外形。

其次,普洱饼茶没有贴在墙上晒干这个操作。一般蒸压后都是烘干或阴干。况且普洱也没有牛粪的黏着力。。


因此,我认为喝牛粪这个新闻多半是假新闻。


茶文化百科


不一样


普洱茶艳玲


一个道理,尤其是阵年普洱和熟普。只不过一个是弃之器外任由野外各种微生物侵入自行发酵,另一个是置于牛胃用牛产生的各种酶素强行发酵而已。

传统茶叶按制作工艺之不同,可分为微发酵(或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重发酵(或全发酵)茶。绿茶属前者,它一般由新芽经杀青,揉捻,脱水(炒,烘,晒)精制而成。它产量低(有的五六千叶才有一斤),新鲜,制作和保存麻烦(密封常温保存),所以是茶叶中的上品,价格昂贵,古时为贵族和皇宫享用珍品,甚至有八百里加急为皇宫送新茶的事例。

乌龙类茶属二者,半发酵,因叶片也较嫩,不能过份发酵,与绿茶相近,也不宜放置过久(跨年即为降等陈茶),且需密封常温保存,次之。

普洱茶等黑茶属后者,该类茶出现之初,是由茶农制作完上述茶叶之后,将剩下的较老较残叶片,成堆撒水,积肥似的经重发酵制成黑茶而来,后渐成一系。因其叶片粗老(嫩叶片经不住重发酵),产量高,制作包装简単,成本低。加上其成饼成块,耐存,无所谓变质,非常适合茶马古道式的长时间各气候运输,所以常卖与普通百姓或边疆地区(尤其肉食民族)日常饮用,因而又叫边销茶或平民茶。

所谓发酵,其实就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黑茶尤其是上十年的陈茶,经过长时间的分解,其实茶叶里的茶特征成份比如:茶多酚,茶碱,单宁,多糖,果酸,果胶,氨基酸,维生素均已氧化分解掉,(这也是普洱茶再浓,也不会引发头晕的原因)只留下化学反应较为稳定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如果分解充分的话,可能还只剩下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碳化和半碳化物。这与几百年深埋地下的棺材板成份无异(几百年上千年棺材料破碎泡之,与普洱陈茶汤接近)。而且长时间积肥式的自然发酵中,有益与有害菌并存。而茶叶界只对有益菌的作用大吹大擂,有害菌则尽力掩盖。其实,有害菌(比如霉菌)对人的坏作用往往大于有益菌的好处(有资料甚至指出它能产生至癌物)。何况,普洱茶包装简单,又未密封,茶叶尤其是碳化或半碳化的茶叶,极易吸收空气中的异味。在云南农村山区还好,它吸收的是农家人间烟火和大自然的泥土草木灵气。运到大城市后,以其简便之包装,置于污气之木柜,仓库,市场,受各种甲醛,污烟,尾气之侵蚀(绿茶,乌龙茶一般都密封包装,常温存放)。所以,茶叶中,普洱茶是最脏的,因而泡汤之前有洗茶一序,不可省也。总之,陈年普洱与绿茶比,就相当于咸鱼与海鲜。咸鱼有咸鱼特色,但是必竟不新鲜,多吃有害。绿茶新鲜,是不发酵或微发酵茶,它的各种原茶成份尤其是维生素,氨基酸,叶绿素,茶碱,茶多酚以及单宁均保存较多,是真正的茶叶。只是喝过浓过多,茶碱茶多酚对胃刺激大,要注意份量。这就是为什么绿茶不宜用功夫茶式的方法饮用,而应用大杯泡之而饮,宜淡。但它至少新鲜,有害菌,以及因之而产生的至癌物少,干净,陈年普洱则相反。所以普洱最好喝新出的生普,这样既有部分鲜茶的成份残留,有害菌又发展的不够深,至癌物产生的概率低,有益于健康。

当然,陈年普洱由于分解到位,单宁,茶碱,茶多酚几乎不存在,对胃,神经刺激小,喝再多也不会头晕,胃不适。但少了这些生津止渴之物(尤其是单宁一一茶叶,红酒中苦涩味者,天然饮料口感之王),喝它与喝白开水有何异哉?

另外,自然界天然摄取物中,大部以新鲜,幼嫩为上。这是由于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吸收有害物,虽然它们有强大的自然排毒排废功能,也不可能100%排出,而仍有少量顽固残留,长久积存,日积月累,集少成多,所以越老有害物含量越高,越毒。新鲜与陈久则因外界污物侵蚀的强弱,长短不同就更是如此。因此,新鲜幼嫩的绿茶在原理上自然优于老粗陈旧的黑茶。尤其是明前茶,因清明前天气还较冷,茶叶也刚冒尖,害虫较少,使用农药的可能性极低,因而最干净。

同样原因,茶界吹上天了的几十上百年老茶树不见得比青壮茶树出品的茶叶好,这是最大误区!不要总拿老树,老叶,老资历说事!这是食品,不是文物,不是公务员,得论资排辈。

总的讲来,茶还是新鲜,幼嫩的为上,老粗,陈旧的为下。当然,就其具体単一特点而论,它们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这也是茶商拿之大吹大擂之所在。

喝茶是国人几千年之习惯,但不可过量,过浓。茶叶的贮藏,也不宜过简,过久。此乃铁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