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01

鄰居4歲的毛毛,時常見他拿著一個少條腿的毛毛蟲,媽媽確無奈搖頭,家裡有很多玩具,單單就喜歡這個又破又舊的玩具。

任憑她訓斥、搶奪,孩子就是不同意丟掉他的“好朋友”,甚至睡覺都還要拿進被窩。

難不成,毛毛是有戀物情節,聽我這樣一說,毛毛媽嚇一跳:“不會的,不會的,戀物癖是病,我們毛毛可不是,他還這麼小。”

有戀物情節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一段路,這是孩子心理的一種需求寄託,毛毛媽媽為何反應這麼大呢?

原來,毛毛媽媽腦海立即浮現出一些成人戀物,專偷內衣、襪子等女性衣物的新聞,她完全不理解孩子就喜歡一個布娃娃怎麼就會成了“戀物癖”。

談孩子戀物,大人色變,是因為他們把孩子的戀物行為與成人戀物混為一談。


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02

當孩子痴迷一件物品的時候,父母常常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不然為何單戀那一個呢?

其實,在孩子眼裡,單戀的布娃娃、玩具等,它們不單單是物品,背後往往潛藏著孩子更多的心理需求。

其一,孩子內心對安全感和關愛的需求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會通過各種感官來滿足探索的需求,如:為了滿足口腔吸吮的需求,會吸吮奶嘴、手指;為滿足觸覺舒適的感覺,喜歡觸摸柔軟的毛絨玩具。

在6-24月的時候,孩子會進入依戀對象單一化階段,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對照顧自己的人表現出強烈的依戀情緒,通常全天“監視”著看護人,一旦發現看護人不見了,寶寶就會不安、焦慮、大哭大鬧,以為被拋棄了。

這種情況下,孩子通過探索嘗試後,會發現一些柔軟的物品就像媽媽的懷抱一樣溫暖舒適,在舒適的身體接觸中,會得到心理的上的放鬆。

因看護人時而消失,而依戀物能永遠陪著,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寶寶的安全感,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對這個物品的依戀。

孩子出現戀物情緒時,往往是缺乏安全感,向我們發出了需要關愛和陪伴的信號。

從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說,所有戀物情緒都源於兒時的某些缺失,或者是生活環境,或者是親情疏離。對於孩子來說,最多的則是缺少安全感和關愛。


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其二、孩子從依戀到獨立過渡期的心理需求

胡萍在《善解童貞》中說:“依戀物對於孩子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玩具、一塊毛巾,而是他們適應這個新世界、新環境的情感柺杖。

當孩子對環境的適應感覺心力不濟的時候,會依靠依戀物來幫助自己適應新的環境,調整自己的情緒,穩定自己的心境。”

從孩子脫離母體開始,成長的過程就是於父母分離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這個過程非常艱辛,而依戀物能幫助孩子渡過這個時期。

在孩子成長的一些重大時刻,如:斷奶、進入幼兒園等,依戀物能夠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給予他精神上的安慰,幫助孩子更好的走向獨立。


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03

可見,孩子戀物主要是為了尋求關愛、找到安全感,而成人戀物是尋求的一種快感,沉迷之中無法自拔,兩者之間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

父母大可不必把孩子的戀物和成人的戀物混為一談,更不必憂心仲仲去判定孩子心理不正常,甚至訓斥孩子。

當發現孩子獨戀那一物時,父母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1、理解和接納孩子的選擇

停止指責和管教,從內心接納孩子戀物的行為,並接受依戀物。對於孩子來說,此時,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父母要幫助孩子一起保護依戀物,讓孩子有需要時能隨手拿起,從而減少焦慮。

依戀物會成為媽媽愛的轉移和替代,這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選擇,會幫助孩子走過“母子分離”的那段焦慮期。

2、平時多擁抱陪伴孩子

需要依戀物是孩子給父母的一個信號,提醒父母的陪伴不夠。父母要儘可能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經常性的多抱抱孩子、親親他,撫摸孩子的頭部、輕拍孩子的背部。由此給孩子傳遞一些信號:“我愛你”“別怕,媽媽在呢?”“你很安全”。讓孩子真實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經常與孩子“親密接觸”,能增加孩子的血液循環,使其身體充滿活力,大腦興奮和抑制協調,並能從接觸中感到舒適和放鬆,從而減少、解除對某些可怕事物的緊張感。

3、擴大孩子的生活圈

父母不妨帶孩子多出去和小朋友玩耍,不僅可以擴大孩子的朋友圈,還能讓孩子當下忘記依戀物。當孩子體會到與小朋友玩耍的樂趣後,就會心心戀戀的要找小夥伴玩,才有可能把注意力從依戀物轉移到小朋友身上。漸漸減少對依戀物的依賴。

只有父母正確引導孩子戀物行為,幫助孩子從依戀走向獨立,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孩子怎麼會“戀物”,是病嗎?


04

一般來說,只要孩子 對物品的依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作息,那麼父母就不用太過於擔心。

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戀物源頭才是父母最應該關心的。想讓孩子戒掉依戀物,唯有用愛去灌溉,多陪伴、關心、理解孩子,才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