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植物的皮,很厲害呀!

梨子只要破了一小塊皮,

梨子很快就不新鮮了。

很多超級能幹的中藥,就是植物的皮,

比如肉桂、厚朴、杜仲……

我時常跟孩子講,植物的皮就好像特種兵,抵擋外界敵人侵犯植物,這些特種兵可以被我們人體利用,所以不要隨意丟棄食物裡的植物皮,當然是在安全前提下,有些植物的皮有農殘,有些植物的皮不適合人體,當然很多食物的皮會彌補食物肉的缺點。

下面介紹六種常見植物的皮,生活中可以運用,前提記得把農殘清理乾淨,植物的皮沒有被汙染過、或者是已經發黴等,總之是在安全前提下。

紅薯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很多小朋友喜歡吃微甜的紅薯,適量吃點紅薯可以健脾,但是紅薯肉也有缺點呀,容易滯氣,有些小朋友稍微吃多點,就容易肚子脹氣,紅薯皮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它可以“通氣、助消化”,所以吃紅薯的時候,記得吃一點紅薯皮幫助消化通氣。

蘿蔔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蘿蔔肉可以理氣、助消化,還能生津止渴,是小朋友們非常好的健脾消食的美食,但是吃多了容易水腫,而蘿蔔皮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它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水分、消水腫,蘿蔔皮在食療上還有非常重要的優點:其理氣化痰效果比蘿蔔肉好,咳嗽時候的食療,最好帶著蘿蔔皮。

冬瓜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冬瓜皮很硬,我們可吃不了,但它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藥——冬瓜皮,具有消暑、健脾、利溼的功效,非常適合暑溼重的夏季。

怎麼吃呢?不吃冬瓜皮,但喝乾冬瓜皮泡出來的茶,或新鮮冬瓜皮熬出來的湯,冬瓜皮比較涼,對於脾胃虛寒的孩子來說,記得加入兩片生薑。

生薑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用生薑要不要去皮?很多人問這個問題,只要我們知道生薑皮和生薑肉的不同性質,就知道如何用了。

《醫林纂要•藥性》:“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達皮,辛則能行,故治水浮腫,去皮膚之風熱。姜發汗,則姜皮止汗,且微寒也。”

簡單來說,生薑皮偏微寒,能夠利水止汗,生薑肉偏熱,能夠驅寒發汗。我們給孩子用的時候,一般是生薑皮和生薑肉一起用,這是因為孩子的陽氣很旺,體弱的孩子一般體內的陽氣也是旺盛的,這個是孩子的生理特徵,如果風寒感冒單用生薑肉就偏熱了,有了生薑皮就會制約生薑肉的缺點,對孩子來說就更平和。

梨子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梨子肉可以潤肺、降燥、滋陰;梨子皮以清心火,潤肺生津,對於經常煩躁,口渴,因為痰火而產生咳嗽、口乾舌燥的症狀,可以用梨子皮煮水來喝。

對於脾虛溼氣重的人而言,梨子肉雖然生津但也易助溼,但是梨子皮就溫和多了,因為因為植物的皮跟外界是直接接觸的,皮對於水液滲透是有直接的關係,皮是水液交換最頻繁的地方,所以梨子皮具有一些滲溼利尿的作用。

西瓜皮

植物的皮,原來是孩子的守護者!

到了夏天,朋友圈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別人曬吃西瓜,但是中醫的醫生們曬吃西瓜皮,古人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西瓜翠衣,真是極具雅興。

《隨息居飲食譜》:西瓜“肉外青皮以瓷鋒刮下, 名西瓜翠衣,入藥涼驚、滌暑。”《本草再新》:“能化熱除煩,去風利溼。”

西瓜皮適合暑熱所致的心煩口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小便短赤、溼熱生痱子者,但是它性寒,所以脾虛溼氣重的人依舊要慎重,如果嘴饞,記得加上胡椒粉,來平衡其寒性。

西瓜皮怎麼吃呢?

吃法很多,可以網絡搜索下。介紹其中一種:把外面的綠色的硬皮去掉,只留下裡面柔軟的肉,將其切成小片,用榨汁機榨成汁,然後把過濾的汁與大米一起熬粥,做一碗清爽的西瓜翠皮粥,同樣脾胃虛寒者慎吃。

植物皮講完了。

在安全的前提下,

帶孩子去戶外摸一摸大樹的皮,

觀察樹木的年輪,

尋找石縫裡的植物,

感受植物的生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