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變臉之後,美團扛得住嗎?

支付寶變臉之後,美團扛得住嗎?

當阿里本地生活公司CEO王磊喊出“兵對兵,將對將,全面對標和競爭”後,美團的手中到底握著怎樣的底牌?答案依然是,規律。就是這個時常被人忽視的常識,成就了美團。

撰文 | 藍洞商業 焦麗莎

曾經有一陣子,老有人問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美團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答,沒什麼秘訣,就是按照規律做事情。

提問者不信,但事實如此。

對於規律,美團CEO王興一直保有執念。如果用他的話來詮釋,最恰當的是,難走的窄路才能越走越寬,“不管是之前的創業還是美團,面臨選擇時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如果要細數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戰爭史,美團應該會列在前幾位。在過去的十年間,美團一次次主動或被動的被推向戰場。即使是如今外賣市場份額遠高於對手,市值躍居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美團的戰場依然永無寧日。

就在不久前,支付寶突然“變臉”,美團這個“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的標籤還守得住嗎?

“當兩個超級平臺互相競爭的時候,拼的是什麼?是用戶的參與度。美團吃喝玩樂什麼都做,就是要搶佔用戶時間。一旦被別人撕掉一塊,就可能慢慢拱起來。”這是當年被問到美團邊界時,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的答案。

如今看來依然意味深長。支付寶要做“全球最大的數字生活開放平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調整架構,到家、到店、商業中臺三大事業群和物流、新零售和生活服務三大事業部。這架構多少有些美團的影子,不僅如此,支付寶新版APP頁面也與美團APP多了幾分相似。

當阿里本地生活公司CEO王磊喊出“兵對兵,將對將,全面對標和競爭”後,美團的手中到底握著怎樣的底牌?

答案依然是,規律。就是這個時常被人忽視的常識,成就了美團。從十年前的團購,到集合餐飲、電影票、旅行、到店綜合、出行和新零售等業務的超級平臺。左手To C,右手To B,美團織就了一張本地生活的大網。

“愛上了含金量低的事兒”

美團人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2016年8月12號晚上,美團外賣衝刺500萬單。但遺憾的是,過了十二點,還差十幾單。按照行業不成文的慣例,也就四捨五入公佈成績了。但是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下令,“差一單也不能作假,這是底線。”

這樣的事,對於美團來說是常態。

創業之初,美團就遇到戰況慘烈的“千團大戰”。各團購網站瘋狂燒錢做活動打廣告,但美團網卻把重點放在了技術升級和降低利潤的退貨保障上。

早在2011年B輪融資後,王興就亮出公司銀行賬戶6192.2122萬美元餘額,以證明融資金額不虛,並直呼“到賬多少就是多少,這行業很亂,但我們不浮誇。”

不撒謊,是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最看中王興的一個特質,“當年做團購的時候大家都虛報原價和日訂單量,但是美團不虛報,只講實話。”

2012年戰爭初見分曉,互聯網開始進入寒冬,美團剛滿兩歲。很多人都暗暗替王興鬆了口氣,慶幸這個屢戰屢敗的年輕人總算被命運眷顧了一次。

當年的內部大會上,王興再次分享“每天行進30公里”的故事。

百年前,探險家阿蒙森和斯科特分別帶領一個團隊,首次向南極出發。斯科特團隊的資金、人員、資源遠超阿蒙森團隊,對於這場實力懸殊的競爭結局幾乎毫無懸念。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阿蒙森團隊提前登陸南極,並順利返回,後者晚了近一個月,並且遭遇風暴期,全員喪生。

王興說,這一理念適用於美團,無論環境順利或艱難都要執行,要為自己留出犯錯、學習成長的空間。當時,美團的團購業務營收達到14.5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10倍。

但王興並未止步於此。在團購領域剛剛確立地位的美團進入外賣市場,正面對戰當時在外賣領域一家獨大的餓了麼。2014年,美團外賣與餓了麼、百度外賣陷入“三國殺”。先天優勢不足的美團,平均每1.5天開闢一個新的城市,以空間換時間。

到了當年6月,美團開闢了60多個站點,超過餓了麼20多個。隨後,美團又將設點城市的目標定到了250個。搶紅了眼的外賣大戰,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當年的美團外賣覆蓋了2600多個學校園區。

2015年,上線兩年的美團外賣繼續在業務範圍上拓展,新增了商超、鮮果、鮮花蛋糕、藥品等品類的上門配送服務。次年,王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外賣業務的虧損使得美團點評整體處於虧損狀態。

但美團在外賣上的投入並未因此減少,反而不斷加大技術、資金的投入。根據艾瑞的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3月已經實現59.1%的市場佔有率;據Trustdata統計,2019年Q3,美團外賣市場份額達到65.8%,成為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服務提供商。

王慧文將外賣業務稱為“雞肋策略”:長期多業務、多支點並存,單個業務淨利率低,所有拼起來才能賺錢。他對媒體說,“我們已經愛上含金量低的事兒。

在進軍外賣的同一年,美團還進入了電影及酒旅行業。

2015年,美團酒店經歷了一場圍剿戰。當年,去哪兒增發融資8億美元瘋狂補貼。全場五折,線下八千人兼職切客。美團的後臺明顯看到,酒店的數據增長放緩。

當時美團酒店團隊的第一感覺是,“對方瘋了?我們不補貼,要被弄死了。”但問題是,補貼遠超毛利,怎麼避免刷單?補貼來的用戶,怎麼留存和復購?

美團副總裁郭慶曾對「藍洞商業」說,“這可能在步入深淵,也可能在邁向巔峰。雖然我們認為是不正確、不可持續的,但缺乏調研數據。”小規模試驗和調研之後,發現數據太差了,“ROI(投資回報率)很低,成本根本收不回來。在美團不能產生很好的復購,別人也產生不了。”

很顯然,非理性的補貼並不符合商業規律。

2016年7月,成立三年的美團酒旅開始盈利。兩年之後,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越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

王慧文總結:“發現正確和不正確的事情,避免不正確的事,然後把正確的事做得力度更大一點。”如今的美團,正在“Food+Platform”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上市一年後,美團穩穩的坐上中國第三大市值互聯網公司的位子(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

順勢而為

2018年,行業風向大變。

如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所說,“互聯網上半場是以消費互聯網為中心,未來十年,互聯網下半場是要消費互聯網和企業服務並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To B企業與消費互聯網鏈接的渴求度比較高。”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曾談到,To B企業的核心能力是供應鏈和管理效率。有些品類就算把線下渠道關掉,嫁接到美團這樣的平臺,也能賣得不錯。

對於美團來說,To B是一項基本功。只有對產業瞭解足夠深的公司,才有勇氣打通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鏈接。

“在互聯網上半場,基本功不太好,還可以靠紅利、靠戰略、靠資源帶動快速發展,但到了下半場,基本功不過關,活下去都很難。我們要通過苦練基本功,把它內化成為我們組織的能力。把基本功練紮實,我們就能贏99%的事情。”王興強調。

早在2012年年初,王興就曾對媒體表示,手中的錢有一大部分花在IT系統的建設上,“你要幫助更多傳統的線下商家IT化、信息化”,讓他們滿意。

但長期以來,餐飲業被視作最難數字化的行業。

2014年,美團開始針對B端,在餐飲ERP領域發起了多項收購。王慧文曾說,“2014年左右,美團和點評都分別投資了一些餐飲軟件公司。今天回頭看,當初的投資是不對的,美團應該更早、更堅定的自己做。”

之後王興提出互聯網下半場概念,指出要“深入地賦能商家”時,美團有計劃地在B端進行了諸多嘗試,包括智能POS機、餐飲ERP等等。

按照美團對to B的定位,向商家提供廣泛的解決方案,包括精準在線營銷工具、配送基礎設施,以及雲端ERP系統、聚合支付系統、供應鏈和金融解決方案。

2017年10月,王興對外宣佈,全國1000多傢俱有打通價值的餐飲ERP系統中,美團點評的餐飲平臺聯通了其中619家。

“新餐飲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個是線上線下一體化,一個是供應鏈垂直整合,第三個是餐飲零售化,實際上都是供給側數字化的過程。”到店事業群總裁張川在2018年12月採訪時說。

除此之外,快驢和美團買菜兩大創新業務的價值,日益凸顯。快驢進貨是美團針對餐飲產業鏈上游推出的餐飲供應鏈平臺,2016年就已上線,2018年美團組織架構調整後,獨立為快驢事業部,開始規模化運作。2019年1月上線的美團買菜,則是由小象生鮮由重變輕,衍生而來。

美團對於快驢的定位精準,從供應商直接到餐飲客戶,成為中國鏈條短、效率高的餐飲供應鏈平臺。

其彙總了來自餐館的在線訂單、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大宗採購,並負責將產品運送到商家。在此過程中,美團建立自己的運輸管理系統和倉庫管理系統,以簡化操作,同時對供應商信息進行數字化。

回顧美團過往十年,成功取決於幾個重要節點的關鍵決策。

一位美團人士曾說,做不做外賣業務就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之後決定做小象生鮮、快驢、收購摩拜,拆分貓眼,都是少量的重大戰略判斷。而要判斷做什麼不做什麼,投入多大的力量去做,都是關鍵的決策,很多時候會決定公司長遠的格局,甚至生死。

王興只抓大機會,比如吃、住和行。“大機會”的概念是,可以賺大錢、有巨大的流量或者海量的用戶。隨便拿出一條美團的業務線,都可以找到資金雄厚、戰鬥力不低的對手,但是美團從不跟風,也能贏下一次次戰役,實屬罕見。

翻看過往王興的對外言論,他幾乎從不主動提及盈利、賺錢這類話題。商業規律,才是他認為“更正確的事”。

“在競爭中,核心團隊的認識是決定性的。”騰訊創始人張志東曾說,美團的最終勝出在於,執行力好,成本、節奏、秩序做得好,大家都燒錢時,做了最經濟、效率、持久的方式。

高瓴資本張磊認為,美團的業務擴張、開疆拓土,看似霸王槍法,大開大合,讓人難以歸類,無從對標。“透過縱橫八方的業務邏輯,你會發現,王興其實一直是堅持以第一性原理思考問題,美團無不在為所切入領域提升效率,為用戶創造價值。”

巴菲特的說法是,別人瘋狂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瘋狂。在中國互聯網世界,美團從來都是一個理性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