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文|孕嬰育兒經

鐵是寶寶身體發育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光參與造血、促進身體發育,還能夠抵抗一些感染性的疾病。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正常情況下,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內大概會存儲280毫克的鐵,這些儲存的鐵可以滿足出生後4~6個月的需求,當添加輔食後,我們就要開始給寶寶補鐵了。

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兒童疾病,而2歲以下的嬰幼兒患病率又是最高,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缺鐵會對寶寶的生長髮育,以及身體免疫功能造成影響,嚴重的缺鐵還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和學習能力,這些症狀一旦發生,將會是不可逆轉的。

所以,寶寶缺鐵性貧血要早期診斷和干預,最好是能在發生前做到預防,這對寶寶健康至關重要。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寶寶缺鐵會有哪些表現

寶寶缺鐵早期的表現不明顯,需要家長們細心地觀察,一旦寶寶出現這3種情況,就要留意了。

  1. 煩躁易怒,對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
  2. 面色蒼白、容易疲勞、食慾下降、指甲變得又薄又脆。
  3. 身體的發育不達標、注意力不集中,在認知和學習上表現得吃力。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寶寶缺鐵的原因

1、先天儲鐵不足

寶寶先天性鐵儲備主要來自媽媽,特別是在孕晚期的時候,因此有些早產兒更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在孕期篩查鐵元素是否缺乏很有必要,有研究顯示,孕媽在早期發現鐵元素缺失後,多攝入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或者補充鐵劑,可以降低早產的發生率,還有助於防止新生兒貧血的風險。

2、鐵攝入不足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生長髮育迅速,也是最容易發生貧血的階段,特別是添加輔食後,如果沒有添加足夠含鐵食物,就可能導致寶寶鐵的缺乏。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標準,6個月的嬰兒對鐵的需求每天僅為0.3毫克,而6個月後直接變成了每天10毫克,這種爆發式的需求如果過沒有及時補鐵,急可能導致寶寶鐵攝入不足。

3、疾病導致

寶寶的胃腸類疾病,可能會導致影響鐵的吸收,或者體內消化道長期出血,也會造成鐵流失過多,不過這種情況不常見,需要醫生來進行診斷。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預防缺鐵,可以給寶寶吃這些食物

1、含鐵的米粉

我國《嬰幼兒餵養建議》中建議,寶寶應該在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而富含鐵的米粉,應該作為寶寶的第一種輔食,這時媽媽的母乳含鐵量已經不能滿足寶寶,強化鐵米粉成為了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2、動物肝臟等含鐵量高的食物

食物中鐵元素分為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兩種,這兩種鐵的吸收率相差很多,血鐵紅素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裡,例如魚、肉、蛋黃等,吸收率高達40%;而非血紅素主要存在於植物性的食物中,例如黑木耳、黑芝麻、香菇等,吸收率大概只有1%~5%。

所以,給寶寶補鐵最好的食物是動物性食物,不過要注意的是,肝臟雖然含鐵豐富,但是建議每週給寶寶吃不要超過2次,因為肝臟是動物解毒器官,可能殘留少量毒素,合理的飲食搭配最重要。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有調查顯示,我國兒童貧血的發生率在30%左右,農村的這一指標會略高於城市,換算成人口,至少會有1000萬左右的孩子存在缺鐵性貧血。

大多數家長只有拿到化驗單後,看到血紅蛋白偏低,才知道寶寶患上了貧血,實際上鐵缺乏症有3個發展階段,包括鐵減少期、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和缺鐵性貧血,其中貧血為鐵缺乏症最嚴重階段。

寶寶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缺鐵,哪些食物補鐵效果好?

寶寶在添加輔食後,除了吃動物肝臟、瘦肉、菌類等富含鐵的食物,重要的是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飲食多樣性,這些對預防寶寶缺鐵也是至關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