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保險似乎就是個坑,合同厚厚一疊,玩文字遊戲,有專門的精算師團隊進行控制,最後能達到理賠的情況非常少,真的是這樣嗎?是否還有買保險的必要?

如果你聽過類似的言論,我想告訴你:

不,保險不是一個坑。

保險有很多個坑!

而這些坑,並不一定是保險公司給你挖的,所謂保險條款上的“坑”,白紙黑字都寫在合同裡,只要你弄明白了,就不會掉進去。

但是更多的坑,來自於賣保險的人。他自己都不讀、不懂條款 導致你掉進“坑”,這種行為本身就是 大坑。

更不要說他們給你挖的各種 “營銷坑”了。什麼客戶答謝會、產品說明會、買保險送冰箱、甚至有的還打著“與保險公司死磕”的名義給你挖坑!

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更有甚者,為了他們的業績讓客戶隱瞞健康狀況帶病投保……

有保君見過一些極端案例:

客戶是殘障人士,幾乎沒有收入,而且家裡還有小孩在上學,然而保險代理人憑藉著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客戶說是買理財,第一年交了好幾萬保費,第二年客戶沒錢了,竟然帶客戶到自己公司貸款交保費。

客戶非但沒有因為購買保險獲得保障,反而是要償還貸款和利息,因保致貧。這樣的人和騙子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那我們如果排除了人的因素,單從產品本身來看,它到底騙不騙人呢?

有投入有產出的,就是投資。

保險也不例外,投入保費獲得某種保障,那保費就是投入,而保障則是產出。

所以如果我們以投資的眼光去看,保險算不算坑呢?

保險產品的最大特徵是提供賠償利益。

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一般而言,按照賠償利益計算的年複利率(IRR)從幾十倍開始慢慢下降。

有分紅的保險則一般降到3%-6%;沒有分紅則慢慢降到2%以下甚至接近0,消費型保險最終肯定會降到0。

一款終身重疾險,30歲男性,投保50萬,分30年繳費,算出險收益與投保年限的關係如下圖。

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可以看出如果短期出險,如10年內出險並獲得理賠,從年複利率角度真的是“暴利”;

但若中長期出險,從年複利率的角度看,70歲以後出險,年化利率就趨勢正常了在6%左右。

然而,短期出險都是小概率,中長期出險才是大概率。

上面的收益率是認定一定出險的情況下繪製的,但是重疾發病率各個年齡是不同的,我們把理賠概率也加入到收益率中,最終實際年化收益圖如下:

保險,真的是一個坑嗎?從投資角度分析一下

我們會發現終身重疾險,如果被保人前5年出險,則會獲得巨大“回報”;

但之後收益率會一直下降到1.65%左右(50歲左右),之後由於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的快速升高,到被保人75歲時,年化收益率才能達到3.51%。

可見保險最終還是為了保障,除了騙保之外,它那所謂的收益也僅僅是用來抗衡醫療成本上升的。

如果你能客觀認識到這個事實,你就會發現,只要合理配置保險產品,買保險,尤其是保障型保險,你不會被坑,但也不會大賺,它就是靜靜的在守護你。

所以保險到底是不是坑呢?

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