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食人族?

洪浩江苏南通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人吃人的记载。

其中,中国古代的食人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直到解放以后,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吃人的传闻。

中国古代最出名的食人故事,应该就是“两脚羊”吧。

很多人以为这是五胡乱华时期的事,其实不然。并没有五胡十六国等异族政权吃人的记录,这个典故是宋朝的。

自靖康之变以来的几年间,在山东、京西、淮南等路,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根据宋人庄绰《鸡肋编》的记载:

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下羹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些地区的盗贼、官兵和百姓,全都参与到这出惨剧之中。人肉的价格比猪肉和狗肉的还要便宜。所谓的“两脚羊”,其实是指所有被人吃的老年、妇女和小孩的总称。

除此以外,唐朝末年杀人如麻的黄巢,也组织过吃人的活动。

黄巢的军队在包围陈州时,每天都要杀千人,然后吃人肉,场面是无比恐怖。

甚至于解放以后,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吃人的现象。例如,1959-1960年间据说河南商城地区,就有这种事:

12月22日,除民间大批肿死掉而外,商城发生人相食的事两起,十九日城内公审,据说二十日要公判。两起人相食,一是丈夫杀妻子,一是姑母吃侄女。

关于中国人的吃人史,请大家参考黄粹涵编著的《中国食人史料钞》。


HuiNanHistory


关于食人族,这似乎是个较为恐怖的话题,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不过历史上的“食人”现象虽然不少,但以这个为生活习惯的族群似乎并不多,更多都是源于道听途说,例如明清时期人们认为西方人会吃人,又如美洲土著和欧洲白人曾经相互视对方有吃人传统。

欧洲的“先驱人”:远古时期的食人现象

在西班牙北部的阿塔普埃卡考古遗址圈的一个山洞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被认为是最早来到欧洲的“先驱人”化石,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阿塔普埃卡研究项目”,对这些化石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发现这些“先驱人”曾保留着食人的习惯。

根据研究,这些“先驱人”很可能是经过长期的迁徙,途径中东、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后来到阿塔普埃卡的这个山洞中定居了下来。然而,即使这片区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很容易捕捉到猎物,但研究表明这些人仍然保留着食人的习惯,“阿塔普埃卡研究项目”负责人卡斯特罗表示,“这意味着他们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食人”。

考古学家们经过发掘,在山洞内共找到了两层包含有食人族遗骸的化石层,而这表明这些“先驱人”的食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持续性的。此外,考古学家们已经确认其中的11名“受害者”大部分都是儿童或青少年,这表明他们通常以其他族群的年青一代为食。

事实上,远古时期的食人现象相对较为普遍,这主要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生产力相对低下,对于灾害的抵抗力极为有限,因而很容易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但这种食人往往只是灾害下的偶然现象,与这些欧洲“先驱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阿洛陶部落:赋予特殊意义的食人现象

在南太平洋的阿不列颠岛,这里的原始部落曾长期以人肉为食,人肉甚至被和猪肉一样放到市场上售卖,而长期以来的习惯甚至让他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例如白人的肉口感不好,波利尼西亚人则更好吃一些。这个恐怖的部落,便是阿洛陶部落。

阿洛陶部落的祖先以人肉为食,最初或许也是因为饥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食人现象却被赋予了某种宗教意义,往往用于祭祀之类的活动,因此即使在食物不再短缺的情况下,该部落仍然保留着这一习俗。

当然,现在的阿洛陶人已经告别了食人时代,但部落中仍然生活着一些曾经吃过人肉的老人,而且此地的生活方式仍然比较落后,当地人仍然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依然用火来烘烤食物,而他们的餐具也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饥饿,一个部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食人习惯,往往都是因为这种行为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诸如表达仇恨、报复、信念、威慑、宗教、祭祀等等。例如巴布亚的奥洛卡瓦人他们将敌人吃掉,乃是为了“捕捉灵魂”,从而补偿战死的勇士。又如新几内亚的花族人则会吃掉去世之人,他们认为这可以帮助自己保留一种叫“Nu”的东西。

印度“食人族”: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在印度恒河流域,生活着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印度教支派之一,这些人往往将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捞上来,分解四肢,然后生吃。他们认为尸体不是食物,而是神的礼物。

这些人其实并不会杀人食肉,他们只吃已经死去的人,他们往往从河里捞起或浮肿、或腐败的尸体,只进行简单的清理和处理,便将其分食掉。他们自称拥有看到未来的能力。他们笃信,死者拥有神秘的力量。他们除了享用死人的尸体之外,还会用死者的骨灰涂抹身体,甚至还将人头骨作为杯子喝水,将死尸作为睡觉的床铺等等。

他们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施教,比如利用大麻,酒精和冥想,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使自己相信自己是神的使者。与此同时,这些人认为身体对于人来说并不重要,血和肉并不能够永恒。所以才会有食人肉喝人血的行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永生。

不过,作为印度教分支的他们,却被其他印度教派排斥和厌恶,这些人被认为是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所以他们经常不好好穿衣服而且头发也乱糟糟,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外观仪表。而且平时不穿衣服,只在身上涂抹一种白色的药粉,他们认为这样更加的贴近自然,能够领悟到世界的真谛。

十六国时期的羯人、氐人:以人肉充作军粮

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食人部落,例如《墨子》有载“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意思是说,楚国以南曾有个食人之国,该国百姓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便会被分食掉,而且若是人肉鲜美,还要献给国王,国王如果满意,则会赏赐孩子的父亲。

而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羯人尤以食人而臭名昭著。《晋阳秋》中便记载,羯人打仗时很少携带粮草,而是将汉人女子当作“两脚羊”来饲养,在随时满足自己兽欲的同时,更以人肉作为军粮。而根据《晋书》的记载,后赵皇帝石虎的儿子石邃,更是将“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

而同时期的氐人也不例外,《晋书》记载前秦天王苻登便让将士们“啖死人肉”,以充作军粮。不过,相较于残忍暴虐的羯人,氐人的吃人则是源于“岁旱众饥”,是在没有粮草情况下的一种被迫行为,而并未将其当作习俗。

事实上,古代战争时期的食人现象极多,例如《北史》中记载,琉球国“国人好相攻击,收斗死者,聚食之”。又如《资治通鉴》记载,西晋八王之乱时,张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还有《资治通鉴》记载的,黄巢起义时期,“(秦宗权)其残暴又甚于巢,军行未始转粮,车载盐尸以从”。

如上所述,古今中外的食人现象其实非常多,不过大部分都是源于饥饿,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对同类下口,因此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便大规模的消失了。至于将食人作为传统的部落,则只是相对极少的一部分,主要源于吃人被赋予了各种特殊的意义,当然现代也基本上都消失了。


香茗史馆


人类早期的历史上食人族并不少见,只是后来由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所以逐渐淘汰了这一陋习。但是当今少数原始部落依旧是有着这样的习俗。

古代历史中发生的食人现象大多数都是由于饥荒引起,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食用同类的肉,以保证自己能够活下去。


现在的非洲原始部落就还有一个食人族的存在,他们食人的情况一般不同与上述所说的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食用同类的肉,他们食用同类的肉一般是源于一种习俗。

他们认为食用同族族人的肉以后除了可以滋养自己的身体之外,自己还将获得死去的人的一部分的力量,而且在这样的部落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食用人肉,一般只有部落的酋长或者大族长、祭司这类的存在才能够食人肉的,这也是他们代表着自己权威的一种显示。


除了说食用本族族人的肉,他们还会食用其他部落的人的肉。

当然不仅仅是在非洲,据传,印度也曾有食人族的存在。

据说这支印度食人族,这支族群是印度教的一支,他们一般吃的都是尸体,不会主动去捕杀人类。他们认为尸体不是食物,而是神给予他们的一种赏赐,他们可以毫不顾忌的享受这样一顿盛宴。

虽然在落后的地方依然着这样的陋习,但是我相信在时代发展的工程中,这些部落要么去接纳外界,走出部落,要么就会湮灭在历史的进程中。


这个历史很正


小雪历史微鉴:历史上确实有食人族,但是很多其实都是道听途说的,尤其是历史到了明清时间,很多人认为,西方人都是那些狰狞的面孔,他们以人为食物,究其原因,主要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的,真正的食人族种群是不多的,小雪今天就给大家来盘点一下。

欧洲先驱人,曾经代表了欧洲远古时期的食人族

阿塔普埃卡考古遗址圈,很多人都对这个名词非常的陌生,而在世界考古学家的眼里,却如数家珍,理由很简单,这个遗址中,找到了代表欧洲食人族最早的足迹。

这些遗址中的化石被人们命名为“先驱人”,周边地理条件优越,而且据当时的考古学家勘测,周边的环境一定非常适合这些曾经的远古人类居住,但是,从他们的遗骸中却发现了“食人”的现象。

结论是,这些人虽然所处的环境非常适合生存,但是仍然保留着这种吃人的习俗,而这些被吃的同类,基本上都是一些孩童,而他们的目标对象则是其他种族族群的儿童和青少年。

这种现象也证明了不同之间族群的排斥现象,甚至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阶级,在种群中有部落首领,而这背后是否有祭祀的原因却有待考证。

阿洛陶部落可能是最早种族歧视的代言人

南太平洋的阿不列颠岛曾经居住着一类先民,他们以人肉和猪肉的生,令人瞠目的是,他们竟然对不同人种的味道有不同的经验。

这个地方的先民以人肉、猪肉为生,已经有考古学证据证明,他们的这种肉食主义的起源应该来源于宗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和文明的演进,食人族基本上都被尘封在了远古时代。

印度食人族,把人的尸体看成上帝的礼物

我们和印度一衣带水,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同样存在着食人族的历史,据考古记载,曾经远古时期,印度存在着一种专门吃人的部族,他们并不把其看成食物,更多的,则是认为其是上帝给他们带来的礼物。

不过,作为印度教分支的他们,却被其他印度教派排斥和厌恶,这些人被认为是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习俗是不穿衣服,认为这样可以更加亲近自然。

综上所述,其实,古代食人族非常少,更多的则是出现在远古时期,他们其中很多并不是因为级饥饿,或是宗教信仰,或是无可奈何。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我觉得食人族这个概念不准确。应该是当时已经不食人的族群(己几代了,集体遗忘了)的人,发现了仍然在食人的族群。

一、我的一个推论。从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不食同类之肉的情况来看,我推论人一般不愿意食人肉的。

1、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进食了人肉,心理反应是很大的,会终身心存愧疚,心存阴影,甚至可以精神失常。

2、只有在极端情况下,人类才会食人类之肉。

(1)、饿的实在没其他东西吃了,会有人下决心吃人肉。比如:最近的1960一62年的个别易子而食。

(2)、人对人恨之入骨了,会有人恨到啖其肉而食。

(3)、个别变态狂,偶尔吃人肉吃上瘾了。会谋划乘机再食,竟然有人总结出了少年儿童肉最好吃,女人肉比男人肉好吃的经验。

举个不是人的例子,为什么老虎一旦吃过一次人,就必须除之呢?因为根据人类经验它们往往会上瘾。为什么狗咬一次人就必须弃之呢,也就是杀掉,因为它们有瘾,急了就不分好坏人,或者连主人都咬了。

(4)、为利驱动出以人肉包子盈利的变态举动。过去一些偏远的交通线上的黑店,杀掉客人取其财,并用其肉包包子卖。

二、历史上食人的现象多了,只不过越来越少,直到近现代人不可理解的程度

1、远古人类无论是初期农耕,还是农耕之前的人,由于生产和猎取的食物有限,加之贮藏水平有限。往往到冬季就难熬了。

(1)、办法就是窝家少动,也就少食了。人类没有一些乌龟,蛇等的身体贮藏功能,它们身体内有贮藏器官,冬天几乎不动,春暖花开后逐步恢复行动。腊肉,熏肉,腌菜,干菜,泡菜,窖藏食物等等方法,应该是后来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

为什么过去的人盼年又怕年呢?就是这个原因。不少人忍饿活不到过年。过了年生命就有希望了,也就是基本上成功活下来了。

(2)、不安分的部落就是到冬季中后期以武力抢夺了。这也就是当年部落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主要原因就是争地盘等。

战后俘虏往往是留其中青少儿女人为战胜方男人分占而生育,起初留这些其他俘虏没用,还得争食,于是杀而食之。

2、近古人类食人现象。报道的多了,这里就不多言了。

三、现在的人类应该立法,可以叫人类法。凡食人者,无论什么原因,一经发现,经审判立即处死。

包括纵容和默认自己的宠物食人的。


鱼磊卫静


我们经常听到食人族的故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被系统地被夸造出来的传说而已。

原因是,欧洲开始大航海时代之后,经常要去美洲、澳洲、非洲等地殖民,肆意掠夺。由于当时没有工业机械,只好抓土著居民,强迫他们进行高强度的劳动。那时候医学很差,也没有劳动制度,这些奴隶土著就大批量的死亡。

当时欧洲上层社会宗教意识很盛行,蓄奴这事与圣经的内容相违背。所以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就对外宣称这些土著人为“食人族,”说他们非常野蛮,同类相食,清理他们是为了地球文明,奴役他们是为了帮助他们进化。

到了现代社会,科技发达,食人族确实激起了人类对土著部落的好奇感,成为不少电影,游戏的素材和谈资。有兴趣的人类学家到处去找,想去研究他们,但真的没有找到,既没有发现过煮人的大锅,或者是剃光肉的人类骨头。土著虽然是不穿衣服,看着是够野蛮的,但吃的东西大都是和我们一样,比如地里土豆,玉米,南瓜,肉类主要是野猪肉,野鸡等。

没有食人族,不代表没有人吃人的现象,在极端情况下,人类也是有可能被同类吃掉的,除了史书上记载的灾荒,古代人易子而食的现象。


涅槃论历史


要说食人族 其实远古时期 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有食人的习惯.


sylar程


猿人


小城市下水道


食人族?以同类相食为充饥手段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有,并且是从古延续到近代,到了20世纪初有部分愚昧的国人还坚信食人心可以治疗哮喘等疾病,到21世纪部分雨林荒漠等人迹罕至的地带还保留着食人习俗的部落。哪怕到了今天,还有人相信食人体胎盘可以养颜美容延年益寿。不提国外,单说我国古代吧,食人现象及其普遍,天灾闹饥荒,吃人来充饥,人祸战火连,吃人来充饥。古代农业畜牧业并不像如今这么发达,一碰到天灾人祸,基本颗粒无收,在那个环境下竟然出现了买卖人肉的市场。还有就是战争,残酷的战争更容易萌发人内心里的兽性那一面,唐宋明都有文献记载,大规模屠戮同类来充当随身军粮。所以题主的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人类就是食人族,没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