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今年春節和老公一起會下鄉老家過年,面對眾多的親戚,老公都非常的熱忱,相處得其樂融融。但唯獨對他的一個堂妹比較疏離冷淡。

按理說,在這些親戚裡,堂妹算是血緣最近的了,更何況兩家還是鄰居,老公為何對堂妹是這樣的態度呢?忍不住問了老公,他的回答讓我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評判。

老公說,因為他和堂妹年齡就差一歲,兩家又是鄰居,堂妹便經常來家裡玩。每次堂妹來家裡,父母總是直接把自己手上的玩具直接拿給堂妹。

當時物資還比較匱乏的鄉下,能有自己喜愛的一件玩具已經很難得了,還要被父母強制讓給堂妹玩,他心裡一直以來都感到非常的不甘。堂妹仗著有大人們的庇護,讓老公看到堂妹只想遠離。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哪怕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他說那種缺失感以及被剝削的感覺還是一直存在。可能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還小,不懂得“所有權”的概念,比起自私,更應該儘快學會分享。

其實孩子在2歲左右就已經有了“所有權”的概念,已經能夠意識到哪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在表達時,也開始喜歡強調“我”,這就是物權意識逐漸發展起來的過程。

如果這時候,家長們強制剝奪孩子、或者無視孩子的物權意識,那麼,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有很大的弊端的。

一、“物權意識”得不到保護的孩子,會對心理產生哪些影響?

1、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主

可能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的許多舉動看起來有些“自私”,便急忙強制矯正,要求孩子必須學會分享。殊不知,家長們以自己的標準給孩子亂貼標籤才是最大的傷害。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對於物權意識處於敏感期的孩子來說,許多陪伴自己的東西都是讓孩子構建自我世界的橋樑,同時也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寄託。而在沒有徵得他們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將這些東西轉送他人,這便是侵犯了孩子的安全感以及自我意識。

這樣無意中、持續性的侵犯孩子的安全感以及自我意識,將降低孩子對家長們的信任,覺得自己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自尊也受到傷害。

2、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當孩子被迫進行分享,這其實是一個犧牲自我的需求而最終達成的妥協,這很容易讓孩子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重要的,讓孩子在預估自己的自我價值時會產生偏差,覺得自己的自我價值是很低的。

長期以往,將讓孩子在與他人交往時,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誤認為只有順從和討好別人,自己才會被別人認可。

家長們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讓他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以及人際交往的空間,自己實踐。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3、孩子會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孩子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完全不管這個東西是不是屬於自己的,都直接搶過來,這邊很容易引起與其他人的衝突。這便是因為孩子沒有物權意識,控制不了自己的慾望,分不清到底哪些屬於自己,哪些屬於別人。

家長們一定要引導孩子有自己的物權意識,才能讓孩子懂得分辨“我的”、“他的”。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海蘭老師曾說過:“如果孩子的物權感沒能得到滿足,這時,強迫他去分享,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所以,在教育孩子分享之前,應該先滿足他。”

所以,要教會孩子分享,首先應該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心甘情願的與他人分享。

家長們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東西以及屬於自己的權利。以己度人,孩子才會懂得尊重他人。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二、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家長如何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

1、尊重孩子的物權,不可隨意的處置孩子的東西

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物權,不可擅自做主,隨意處置孩子的東西,甚至是未經孩子的同意便直接將孩子經常玩的玩具等送給他人。無論是分享給其他孩子玩耍或者直接送給其他孩子,都要以徵得孩子同意為前提。

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對自己的物品是有支配、使用的權利,也有義務保護、珍惜這些屬於自己的物品。

2、引導孩子學會分辨物權的界限

當孩子開始有物權意識後,大約在2歲左右便已經開始了,此時家長們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學會分辨物權的界限,讓他們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物品,哪些是別人的,還有可以共用的物品,這些都是必須要能區分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利,不會侵害到他人。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家長們在分享這個事情上,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學習時間以及空間,能更加地清楚自己與他人的區別,明白自己的物權是什麼。

3、與孩子之間訂立規則

家長們為了能規範孩子,必須與孩子訂立規則,當然,這個訂立的過程必須與孩子一起商定,尊重孩子的想法。比如

“借”、“還”的規則,讓孩子知道分享並不等於失去,只是一種互換,是一種“輪流”使用的概念。

無規矩不成方圓,訂立規則約束孩子,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須徵得孩子的同意。

對於孩子來說,弄清楚所有權的問題,培養他們能擁有物權意識,分清“我的”、“他的”。並且,自己對自己的物品擁有分配權、使用權,同時需要履行對自己的物品進行管理的義務,自己的這些權利是應該受到尊重的。這些都是孩子必須學會並擁有的意識。

孩子6歲前,父母要支持孩子“自私”,保護他的“物權意識”

讓孩子對自己的所有物有安全感,並且瞭解關於物權的界限在哪裡,引導孩子學會以己度人,像自己的所有權需要得到尊重那樣,尊重他人的所有權,讓孩子心甘情願,充滿愉悅與滿足感的分享自己的物品。

平時你在教育孩子關於分享這件事情時,都是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引導呢?關於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你有沒有更好地方式、方法?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