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文丨潤青媽媽

很多家長都是一步一步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的,對於自己的孩子總是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感情,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是用一種高高的姿態教育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其實大多數的家長捨不得孩子離開自己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但是有一些家長們卻過度依賴孩子,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物品,當孩子開始反叛甚至想要控制住孩子。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每一個階段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小時候因為知道的事情少崇拜父母,而長大了覺得父母說的不一定對有自己的想法也正常。但是有一些家長卻無法在這個階段成功轉型,在這個階段沒有辦法好好的體會孩子的心理變化,轉型的時候也捨不得對孩子放手。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案例

隔壁的小張對於自己家的孩子就非常的看重,尤其是他們家孩子還小的時候,什麼都希望寶寶聽自己的,覺得自己走了那麼多路,那麼她的想法就一定是正確的。當孩子長到初中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次孩子想和同學一起參加夏令營,但是卻被小張否認了,覺得孩子這個年紀出去旅遊很不安全。

小張的孩子從小到大就是別人家的乖孩子,小張的控制慾也比較強,因此當孩子第一次堅持要去夏令營的時候,小張和孩子爆發了一次非常激烈的爭吵。孩子只能服從自己的媽媽,但是從此之後他和小張相處之間就像有了一層新的隔閡,小張的孩子也不太樂意和小張說話,有事也不想和小張商量了。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分析

其實這是很多家庭都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控制慾比較強,因此當自己的孩子不認同自己的時候,第一時間肯定會覺得憤怒。但是家長們也要明白,孩子是會有自己的理想和小世界的,家長們不能時時刻刻都幫孩子做決定,況且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家長的決定可能都不是最理智的。

有些家長卻遲遲不願意放手,用自己的愛去捆綁孩子,甚至會用我那麼愛你所以你必須聽我這種理由來威脅孩子,所以導致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相處變得困難。

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應該怎麼樣做到及時放手呢?

1)給孩子自由

很多家長之所以和孩子相處困難,可能就是因為兩個人之間的空間太少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們一些自由,讓孩子們獨立的做一些選擇。

2)減少自己的控制慾

對家長們來說,他們之所以想管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控制慾太強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將控制慾轉移到自己身上,平時多管控一下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3)讓孩子有事情和自己商量

對於家長們來說,他們對於孩子總是採取一種堅決的態度,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但是家長們應該要轉變自己身份,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一下某一件事情的可行性。

4)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很多家長之所以不想讓孩子獨挑大樑,就是怕孩子不知道應該如何承擔責任,這個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責任感,同時也讓孩子們放手去做。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5)多和孩子溝通

對於家長們來說,和孩子溝通永遠是比控制更好的辦法,尤其是對於一些讀了初中的孩子來說,他們這個時候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只有溝通才能解決二人的矛盾。

6)讓孩子多多體會生活

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就是因為孩子對於生活的體驗太少了,因此對於孩子的能力也非常的不放心,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多多體驗生活。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7) 樹立孩子自己的規劃

對於很多家長們來說,他們的控制慾太強,就會導致他們想要規劃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但是孩子的人生是孩子們家長們應該要讓孩子們有自己的規劃。

8)教育的過程當中不要自我感動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覺得我已經為孩子做了這麼多的孩子,必須要感激我,但是這樣的心態只是這種自我感動的心態,很多時候孩子們只會覺得壓抑。

對於孩子來說,放手可能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媽媽寄語

對於大部分的家長來說,孩子們始終是要離開自己去遠方的,有的時候甚至一年到頭都不會回家幾次,放手是每一個家長都要學會的。尤其是對於一些有叛逆性格的孩子來說,控制絕對不是培養孩子的好方法,而溝通才是解決親子關係矛盾的一個途徑,多多溝通才能讓孩子們懂得自己的不足。家長們也不要用一種過來人的姿態去教育孩子,很多孩子他們經歷的困難是他們所躲避不掉的,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都要經歷一兩次磨難才會懂得成長。

今日話題:

你們家孩子有沒有叛逆的時候呢?而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又有沒有一種過來人的姿態去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每件事情都聽自己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