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局外人》: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亦能从中体会到真实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加缪

如何生活?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解答另一个问题: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有的人认为生活的本质是真实的,而有的人则认为生活的本质是荒诞的。其实,古往今来,人们都穷尽一生来追寻该问题的答案,但都没有准确的定论。那么生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想,享誉世界的经典书籍《局外人》应该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在《局外人》中,加缪采用先行到死的眼光来表达“生命中的荒诞感”,通过塑造默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展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以及人在社会游戏中,不可抵抗规则的悲剧。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解读《局外人》这本书,来探讨一下在存在主义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看来,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作为人,到底该如何在荒诞的生命中有意义地生活。

豆瓣9.0《局外人》: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亦能从中体会到真实

一、“局外人”默尔索的认知:在规则的束缚下,生活的本质是荒诞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在加缪看来,或者说在主人公默尔索看来:生活是荒诞的。

在默尔索得知母亲死亡时,他的表现简直像一个没有良心的异类,他居然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死的。之后他也一点都没有表现悲伤,甚至做出让养老院其他人都感觉异常的行为:在门房询问是否想再看看母亲的遗容时,回答的是“不想”;在为母亲守灵时,喝了咖啡;在母亲的朋友为母亲的去世哭泣时,没有跟着哭泣;在母亲葬礼的第二天,跑去游泳并和女人约会......

这一切都让人觉得默尔索是个异类,因为刨除一些丧尽天良的恶人来说,正常的人在失去母亲后,一定是悲伤且消极的,但默尔索的行为却完全没有遵循常规,甚至可以称得上荒诞离奇。

只是在母亲葬礼上哭泣就一定是必须的吗?默尔索认为不是,因而他诚实地遵循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去行动。

从出生开始,默尔索就如同我们所有人一样,被告知了该如何在这个世界生活的规则,但不知何时起,他发觉了一个问题,人已经在无意识中遭到社会彻底的规训。

默尔索的母亲因为“习惯”,进养老院的前几天会哭,但在默认自己必须得住在养老院之后,又会妥协,沉默地住在养老院;母亲的朋友和未婚夫因为“道义上的规则”,即使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还是会强撑着忍受熬夜和暴晒;在餐馆遇见的“奇怪的小女人”因为长期练习的“机械习惯”,就连去餐馆就餐,也像机器人一样焦躁而忙碌地运作着。

这一切都看似正常,可细细想来,他们都没有诚实地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行动,反而因而“习惯”而妥协,而不遵守社会规则、游离在社会边缘的默尔索,反而显得更正常和真实。

正因如此,默尔索产生了疑问:是否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在哪里根本不重要,内心的感受根本不重要?

默尔索不知道,但是他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些看似正常的行为中,隐含着不正常:所有人都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就像是被世界操纵的木偶,依附所谓的“社会规则”,附着于社会所赋予的生活表层上,荒诞地活着。

豆瓣9.0《局外人》: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亦能从中体会到真实

二、“局外人”默尔索的悲剧:全面否定生活的行为导致精神的虚无

基于对生活本质是荒诞的认知,默尔索清醒地解构了社会上的规则,继而认为,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中,一切看似有意义的事物其实并没有意义,因此无须试图使它们显得有意义,因为一切都是荒诞的,重要的是完全打碎那些虚假的东西并与之隔离。而这种全面否定生活的行为导致了默尔索精神的虚无。

工作上,他的精神是虚无的。在默尔索的老板问他有没有兴趣换一种生活方式时,他回答:“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是一样的,我在这儿的生活也不会令我不高兴。”对于默尔索而言,工作只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只要能饱腹,在哪里工作又有何区别呢。

情感上,他的精神是虚无的。在默尔索之前的女同事玛丽问他愿不愿意结婚时,默尔索说:“我怎么都行,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可以这么做。”对于默尔索而言,结婚只是一种形式,他不知道结婚的意义在哪里,甚至结婚的对象是否是玛丽都无关紧要。同理,对待要和他做朋友的雷蒙,默尔索的态度也是怎么样都可以,在他看来,朋友、丈夫、同事等身份都是不需要思考的,只要接受就行。

在默尔索看来,反正人的终点是死亡,那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又有何意义呢,他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觉得怎么样都行。因此他乐于按照人们对他产生的看法而非他自己所坚持的看法去定义自我,且在旁人误解他时,他也不愿意为自己辩解。

但正是出于这样的完全妥协、完全荒诞的行为,最终导致了默尔索的悲剧。

默尔索的邻居雷蒙是个沾染了麻烦的人物,在和雷蒙一起去海边游泳时,阴差阳错地杀死了雷蒙情妇的哥哥,且在一枪误杀死人后,默尔索居然还朝着尸体打了四枪:

我知道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宁静,而在这宁静的海滩上,我曾是幸福的。于是,我又对准那具已经了无生气的肉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

这样的行为在其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甚至让旁人认为默尔是一个丧尽天良、冷漠无情的恶鬼。且这样的印象也让默尔索最终被判定了死刑。

在我看来,默尔索的悲剧的确值得同情,但是死刑的结局却是注定的。默尔索是一个精神完全虚无的人,在他看来,死亡是无可抗拒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玩偶,就如同游戏中的npc一样,即使产生了清醒的意识又能怎样,程序设定的命令一旦下达,还不是得毫无抵抗地按命令执行,那试图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而在默尔索一枪误杀死人后,他已经认定了自己的命运是被判死刑,所以才会产生既然杀死人无法改变,那就再打四枪对命运完全妥协的心理吧。

豆瓣9.0《局外人》: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亦能从中体会到真实

三、“局外人”默尔索的启示:拒绝妥协、珍惜当下

回顾整个故事,从默尔索的母亲身死,到被女友玛丽求婚,到最后开枪杀人被判死刑,默尔索一直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生活着,也许极端地与世界隔开,让默尔索成为一个“局外人”,以致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可是在面对因社会的荒诞而宣定的死亡时,默尔索仍坚定自己的意志,永远不说谎,将不信奉上帝的诚实贯彻到底。

被捕入狱后,默尔索明明可以想方设法地依靠社会规则逃出死刑审判,但他直到最后审判的前一刻,仍坚持着不参与社会规则。只是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不信奉上帝、不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不表达自己的忏悔等这一切不遵循常理的行为却成为默尔索应当被执行死刑的依据。

人本身不荒诞,但社会是荒诞的,因而遵循社会规则而行动的人们也是荒诞的。

当检察官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默尔索却很平静,他早已认识到了生命的荒诞,但是他的身体是自由的,他对自己生命的把握是自由的,所以在与神父进行关于人生意义的争论时,他可以宣泄地说出:

“他所有的确定,还抵不上女人的一根头发。他甚至连自己是不是活着都不能确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看起来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是确信的,我对一切都是确信的,比他确信,对我自己的生命和这即将到来的死亡都是确信的。”

正是这种对自己生命的确信让默尔索抓住了生命的真实,虽然他仍逃不开死亡的命运,可凌驾于肉体之上的精神反抗,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人生,让默尔索称得上是个英雄。

其次,在被判死刑期间,默尔索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处境。无可置疑,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恐惧着死亡,他也奢求着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他对生命的追求超越了时间,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有了生命终将以死亡走向终点的觉悟有了生命将完成死亡宿命的当下体验,从而找到了身体与瞬间的双重真相:在意识到人类的肉身必将腐烂之时,同时也意识到应该真正在当下珍惜每一个一去不返的瞬间。

豆瓣9.0《局外人》: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亦能从中体会到真实

加缪曾说: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的确如此,正如默尔索的人生一样: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社会规则指导的人生;随着成长而发现日常正常生活下的不正常的人生;直到死亡来临,仍拒绝妥协、珍惜当下每个瞬间的人生。对于默尔索而言,他在发现生活中的荒诞后,经历一个更加荒诞迷茫的人生,可这不是真实人生的结束,而是一个自由的、热情的真实人生的开始。

如果此刻再问该如何生活?我想读过《局外人》的读者会给出深刻的答案:即使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是我们绝不会消极对待,不放纵自己的生命,亦不干预他人的生命,抱着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的觉悟,热情地、自由地珍惜每个当下的瞬间,那么我们就会如默尔索所说的那样:

“我体会到这个世界和我是如此相像,终究是如此友爱,我觉得我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