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最早肯定并颂扬中国精神

最早肯定中国精神的存在、并对它大加颂扬的人恐怕是辜鸿铭。辜鸿铭将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概括为八个字概括:深沉、博大、纯朴、灵敏。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虽然古老,但直到今天还是孩童似的民族”;这“与其说中国人发育不良,还不如说中国人永不衰老”。辜鸿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

辜鸿铭:最早肯定并颂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种精神,就是“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通过这个读本,大家会看到,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林则徐、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作品中。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精神也让“弄潮诗人”康白情在“和平的春里”看到饿绿了眼的穷人和野火;让曾沉迷于“画梦”的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写下“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让在日本十年,专心学术研究,著述颇丰、成果斐然的郭沫若在“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义无反顾地返回中国、投身抗战;让“雨巷诗人”戴望舒“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让自知“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诗句闻名的卞之琳前往延安、太行山区,写下了一批歌颂毛泽东、朱德、政治部主任、地方武装新战士、前方的神枪手、放哨的儿童、工人、农民、劳苦者、开荒者的诗歌。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足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它以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斗争、伟大实践、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为基础,从中汲取养料,凝聚为中国力量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