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點金:二季度築底反彈,但高度有限。

本文只是記錄自己對盤面的思考和判斷,相當於日記,僅供自己學習提高之用。文中提到的個股和判斷,絕無推薦之意,請勿據此操作

由於歐美疫情超預期,導致全球風險偏好驟降,避險情緒上升,美股接連熔斷後,出現流動性危機,進而有引發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因此2月底以來A股跟隨歐股股市下跌,但跌幅遠比歐美股市要小。

策略點金:二季度築底反彈,但高度有限。

平均股價指數從最高19.19元殺到最低16.00元附近。雖然跌破MA65均線,但長期均線系統的多頭排列還在(MA65,MA130,MA260)。且目前的低點還是高於2月初的低點。因此從趨勢角度判斷,目前平均股價的趨勢還是保持向上趨勢,特點就是高點一個比一個高,低點也一個比一個高。

從公式P=EPS*PE角度來看,由於疫情衝擊,一季度EPS肯定下滑,PE由於受到海外市場恐慌影響,尤其是北上資金流出影響,也受到打壓。目前的股價P,有沒有完全反應EPS和PE雙殺帶來的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悲觀者可能覺得還沒有反應,樂觀者可能會覺得已經反應了。

對於二季度來說,由於327會議定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因此可以預計市場對EPS下滑的擔憂邊際上會減少些(就是說對二季度EPS下滑的擔憂低於對一季度EPS下滑的擔憂)。而市場對PE下滑的擔憂(PE下滑其實是一個結果),主要看美股能不能築底成功。

我認為美股二季度築底成功的概率很大。因為7月份美國大選的初步結果就可以確立。特朗普需要在7月之前讓美股企穩,並在下半年逐步推升美股反彈,只有這樣,特朗普的連任才有希望。

這樣來看的話,二季度PE方面也可能穩定。影響PE的因素主要看流動性,避險情緒,風險偏好,市場利率。目前來看,流動性保持合理充沛,避險情緒二季度大概率比一季度弱,風險偏好二季度有望提升。市場利率也會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基調下繼續緩慢下行。

所以二季度P=EPS*PE,大概率不會雙殺。二季度的P(可以簡單看成平均股價)大概率能穩定住。因此,我認為16附近就是平均股價二季度的底部(+-0.5)吧

但是二季度由於對海外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的擔憂,A股的風險偏好也難以回到春節後那段時期。平均股價創新高的難度比較大。預計平均股價會在16-18附近(+-0.5)偏強勢震盪。

策略點金:二季度築底反彈,但高度有限。

上證指數由於已經跌破0204低點,且高點不斷走低。因此趨勢上看是處於寬幅震盪偏下行趨勢的。預計二季度上證指數高點將受制於MA65,MA130,MA260均線的壓制。預計反彈高度在2950附近。而低點預計在2650附近。

行業板塊方面

由於327會議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基建方面會發力,因此預計鋼鐵水泥有色建築建材板塊會逐漸走強。

同時327會議也提出"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因此消費股,互聯網相關股票也有機會。本質上財政政策將著力於老基建和以5G,工業互聯網,安全可控為主的新基建。科技股板塊繼續看好。

對於券商股來說,優勢在於一季度業績會很好,並且不斷有利好釋放,但由於券商主要靠情緒推動,也就是大眾對後市看漲預期強,券商股會漲更好。現在大眾對後市看漲預期變弱,且大幅降息在二季度可能性極低,因此券商股很難成為持續領漲的核心板塊。但是當大盤跌到關鍵位置,或需要突破關鍵壓力位的時候,券商股會充當急先鋒!!

綜上所述,我對二季度A股行情的推演是:

1, 平均股價指數在16-18(+-0.5)區間運行.偏強勢

2, 上證指數在2650-2950運行,偏弱勢

3, 基建消費和科技是行情主線。科技裡面看5G,工業互聯網,安全可控

4, 券商股很難成為核心板塊,但有階段脈衝領漲機會,尤其是業績發佈期

=====

投資,如用兵!

兵者,多空也!

多空者,詭道也!

詭道者,通道趨勢也!

道體為法,業績為魂!

​​再次強調紀律,就圖式化交易而言,投資者在任何一次投資決策之前,都要問一下自己三個基本問題。(1)、我的交易順勢嗎?(2)、該次交易的風險明確嗎?(3)、如果風險發生,我可以坦然接受嗎?

​​​尊重市場的選擇,不要一廂情願很重要。市場是偉大的。趨勢一旦起來,強者恆強,弱者更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