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昨天,小區裡兩個三四歲的孩子為爭玩具打起來了,一個孩子沒爭贏,被另一個孩子把玩具搶了去。

被搶玩具的小孩子哇哇大哭地向媽媽跑來,希望得到媽媽的幫助,但孩子媽媽卻告訴他,你自己的事自己處理,我不插手。

說完,這個媽媽還轉身對另一個媽媽說,育兒書籍上都說,孩子間的糾紛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我們大人沒必要插手。

看著那個玩具被搶但媽媽還叫他自己去處理的孩子在抹眼淚,可以想象他當時的內心是多麼的無助。

與上一代父母單憑經驗和直覺養娃相比,年輕一代的父母普遍愛學習、崇尚科學,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然而,現代父母大量閱讀育兒書,也容易進入另一個誤區——本本主義、僵化教條、缺乏彈性。

其結果是:育兒書籍沒少看,卻拿活生生的孩子當機器一樣去操控,把育兒書籍變成了操作手冊。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唯一的、都是原創,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秉性、氣質類型、潛能特質。

有些人語言智能更強,有些人的優勢則在音樂智能,有些人運動方面更有天賦,有人更善於自我內省。

學習風格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孩子學習的風格是不同的

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有人習慣通過觀察來學習,有的孩子通過聽的方式學習效率更高,還有一些孩子需要動手去參與。

這是在提醒父母,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尊重每個生命的唯一性和獨特性,用盡可能多元的視角和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孩子。

對孩子不要貼標籤,不要做比較,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給孩子最需要、最適合的。

正如愛因斯坦說:如果你根據能不能爬樹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你一生都會認為它是愚蠢的。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看看唐僧帶的三個徒弟: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有的堅強果敢、富於冒險,但缺乏耐心、容易衝動;

有的活潑開朗、討巧靈活,但粗心大意、意志薄弱;

有的穩重踏實、吃苦耐勞,但缺少主見、不知變通。

帶三個不同特質的徒弟,唐僧自然不能用一種方法,所以他給孫悟空帶上緊箍咒,而八戒和沙僧則沒有。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有差異的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感知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等四個階段。

以三歲的幼兒為例,這時候的孩子處於前運算階段,比較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那我們就不會在孩子不把玩具分享給小夥伴時,去責怪他自私,而是會盡可能地尊重孩子的物權,發展孩子的物權意識。

但如果是十歲的少年,還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物權,那麼我們就會反思,是不是我們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方式方法,也因親子之間的關係不同而不同

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包括父母的教育理念、價值觀、性情習慣,以及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信仰愛好等,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也不一樣,自然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方式會有差異。

例如,一個孩子,嬰幼兒階段沒在父母身邊,是在外地的姥姥或奶奶家,由老人幫忙帶大的,上小學時父母把孩子接到身邊。

這時候,父母眼中的孩子可能就會存在很多行為問題,跟自己不親、冷漠、孤僻、叛逆、情緒不穩定等。

面對這些問題,很多父母就可能會很著急,忍不住批評、訓斥孩子的種種不是,甚至會責怪老人沒帶好孩子。

但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更加叛逆,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和傷害他人的事情。

這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幼年時都沒有盡到養育責任,孩子沒感受過父母的愛和陪伴,沒有生命的連接和精神的依戀、愛的滋養。

孩子根本不相信爸媽批評自己是為自己好,他會認為爸媽是嫌棄自己、討厭自己。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時候,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去糾正孩子的各種問題,而是立足去重建與孩子的良好親子關係。

因為關係先於教育,而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

沒有接納、尊重和理解,就沒有生命的連接;沒有連接,就無法構建穩固的關係;沒有關係,就沒有影響力;沒有影響力,就沒有教育。

孩子不會向自己討厭的人學習,而只會被自己尊敬、信賴的父母或老師滋養、影響和薰陶時,才會通過模仿、追隨來吸收、內化,實現自我的成長。

那麼另一個孩子,他從小就在父母身邊長大,父母給予的是長時間、高質量的陪伴,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當他犯錯父母批評他幾句,甚至訓斥的嚴厲一些,孩子也容易接受。

因為他有安全感,他內心非常篤定,確信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願意相信爸爸媽媽批評自己是在幫助自己學習某種技能,而不是嫌棄自己這個人。

也就是說,不同的親子關係基礎,適用的方法就不同。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不同,也影響著父母的教養方式

比如有的父母認為聽話、乖巧是好孩子的標準,那麼教養方式上自然會給孩子提很多要求,制定很多規則去管控孩子。

而另一個家庭,父母認為聽話不是好孩子必備的品質,獨立思考才是。

父母相信每個生命誕生起都有內在自我成長的動力、能力和秩序,那麼在教養方式上自然會給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度,對於孩子因探索、嘗試而犯的錯誤或失敗會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我周圍有很多愛看書的孩子,他們中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沒刻意培養過孩子閱讀的習慣,這些孩子喜歡讀書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父母自己愛讀書,給孩子做了好的榜樣示範;二是家裡藏書很多,給孩子創造了一個隨時可以閱讀的環境。

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父母去督促孩子讀書,相反,孩子有時候還沉浸在書中不能自拔,父母需要做是提醒他們多活動、多休息。

而另一些孩子,從小很少有接觸到書的機會,父母對閱讀也沒有興趣,還經常把孩子託管給手機、平板,那麼到了小學或更大年齡,想要孩子喜歡讀書,僅僅靠孩子自覺是不現實的。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作家畢淑敏曾經有一篇小說寫的是婚姻,她把婚姻比作一雙鞋。

她說:"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別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腳。

腳比鞋重要,這是一條真理,許許多多的人卻常常忘記。"

婚姻如此,教育更是如此。

很多人買衣服最怕撞衫,一定要買一件與眾不同的,可教育子女這麼大的事情,卻總怕跟別人不一樣。

父母總在期盼從別人那裡找到速效的育兒秘籍,但從不反躬自省。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他的書中寫到:"媽媽常常很容易被自己強烈的責任感所嚇到並被其支配著做事,然後她就很快去翻教科書或各種育兒書,查找可以遵循的規則和示範。其實最合適的嬰兒養育只有發自媽媽的真心才能做到;嬰兒養育這件事,光靠頭腦和智力是做不好的,媽媽必須開放你的情感,讓你的心和感受變得自由才行。"

養育孩子,父母需要多讀書,更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總結

作為父母,我們在愛讀書、追尋養育的"科學性"之外,更需要多一份獨立思考,多一份開放性和靈活性,多一份心的感受和情感上的滋養,多一份思想上的自由和精神的獨立。

讀育兒書,聽育兒講座的目的是幫我們更好地思考,而不是不再思考,只想著從別人那裡找到解決自己孩子問題的速效方法。

父母真正的成長是從他人身上尋求一種啟示,拓展一種思維,讓自己能靜下心來,靠自己的思考,結合自己的情況,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因為孩子是"人",不是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