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領導」從來“不是”一回事

戰略與管理的區別、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雖是管理的常識,但現實中,仍有不少人會將其混為一談。很多企業有管理,卻不見得有戰略,有管理者,卻不見得有領導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領導者把權看得太重,總是糾結於“誰說了算”。處理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整日在細枝末節上兜圈子,工作陷入盲目和被動不說,還會導致企業迷失方向、缺少活力。

「管理」和「領導」從來“不是”一回事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先生,他曾帶領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兩家央企雙雙進入世界500強,被譽為“中國的稻盛和夫”。本文中,宋志平先生將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為大家詳細科普“戰略與管理”“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

——戰略和管理是兩碼事

關於戰略,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對迷思是戰略與管理。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有誤解,錯把管理當成戰略。

什麼是戰略?

戰略是一個企業的目標、方向和大的思路,研究要做什麼,是企業的頭等大事。中國古代軍事家孫子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還有句話叫“上兵伐謀”,說的都是戰略的重要性。

管理也很重要,但它處在【戰術層面】,取代不了戰略

事實上,大量的管理工作和普遍的管理原則都不構成戰略。比如全面質量管理、精細管理、成本控制等都是管理層面的東西,不是戰略。

故事一:餓著肚子想戰略

中國建材是一家戰略為先導的企業,連續多年進入世界500強,但十幾年前這家企業的樣子大家可能難以想象。當時,這家企業的全稱是“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銷售收入只有20多億元,銀行逾期負債卻有30多億元。除了我之前任董事長的北新建材,集團旗下的壁紙廠、塑料地板廠、建築陶瓷廠等廠子幾乎全部停產或倒閉。由於欠債,集團位於紫竹院的小辦公樓有一陣子被查封,院子裡也不敢停放汽車,否則稍有不慎就會被法院扣押。2002年3月,我被任命為中新集團總經理時,面對的就是這樣一盤“殘棋”。我的前任有些悲壯地對我說:“志平,我從彈坑裡爬出來,你又進去了。”就在任命我當總經理的那天,坐在主席臺上,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賀禮”:一張法院傳票。因為資不抵債,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要凍結我們的財產。

面對這樣一家企業,怎麼辦呢?在艱難走出債務危機之後,戰略研究成為重中之重。

許多人不解地說:宋總,咱們飯都快吃不上了,哪有工夫講戰略?

我說,做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戰略先行。越是困難,越要花時間研究戰略。今天吃不上飯就是因為昨天沒想好,所以今天必須為明天想清楚。

2002年7月,我們召開戰略研討會,邀請建材行業的專家一起研究中新集團下一步要做什麼。沒想到,大家一致認為必須進入佔建材工業GDP 70%的水泥業務。

要做大水泥談何容易!我是做新型建材出身的,過去做新型建材的目標是減少磚瓦灰砂石和水泥的用量,現在反過來又要做水泥,這在思想上很難轉彎。但我認真思考後,認為專家們講的是對的。

當時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剛剛開始,水泥正處在從小立窯向新型幹法轉化的當口,而且水泥市場需求巨大。中新集團水泥業務雖然小,但也算有些基礎。

那時恰逢國資委剛成立,按照國資委要求,央企必須做到行業前三名。前三名是有規模的,在建材這個行業裡如果去做壁紙,全國壁紙都給你做,也做不到前三名,但水泥這個大產業就不一樣了。

這讓我們的戰略轉型變得更加緊迫。

戰略要定名,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2003年春天,中新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由規模較小的裝飾建材行業迴歸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主流。

在更名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行業裡很多人提出質疑:中新集團懂水泥嗎?叫中國建材有代表性嗎?

但我認為,不懂水泥不等於不能做水泥,關鍵是有沒有好的概念,有沒有好的盈利模式。儘管當時壓力很大,但我們義無反顧。

實踐證明,這次戰略調整不僅把中國建材從破產的懸崖邊拉了回來,也為中國建材日後成為世界級建材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此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建材行業的格局。

從2003年到現在,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建材從一家窮困潦倒的企業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建材製造商,實現了歷史性鉅變。

今天回頭去看,如果不是當年那場戰略轉型,中國建材可能早就和一些老國企一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觀點一:管理再優秀也代替不了戰略

戰略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個企業在戰術上常會有失誤,戰術上出現失誤不至於致命,而戰略上的失誤則是致命傷,是那種一生一世的錯誤,往往沒有補救的機會。

四川武侯祠裡有一副對聯,上面寫著“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大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戰略是研究方向性、全局性的問題,很多企業沒有戰略或者說戰略並不清晰,所做的事情大都是在管理層面就事論事。

事實上,戰略與管理是兩碼事,管理再優秀也代替不了戰略,再高明的管理也只能算作戰術。

有人說,做企業是個務實的工作,而研究戰略不是要務虛嗎?

事實上,務虛很重要。做企業首先要務虛,研究戰略,判斷方向,權衡機遇與風險、當期的利潤和長遠的發展。搞不清楚大方向就出發,最終可能南轅北轍。

當然,務虛的背後還要務實,沒有士兵衝鋒陷陣,沒有趁手的武器裝備,再好的思想也是空中樓閣。所以說,企業裡有虛有實,最重要的是虛實結合。

戰略是旗幟,是目標,是方向;管理是手段,是途徑,是過程。做企業,正確的戰略永遠是第一位的。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明確的戰略思路,不從全局和根本上考慮問題,就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整日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兜圈子,使工作陷入盲目和被動。

「管理」和「領導」從來“不是”一回事

——管理者不是領導者

戰略與管理不同,同樣地,領導者與管理者也有很大區別領導者是帥才,是戰略家。

領導者就像一隻領頭雁,要善於辨別方向,帶領企業向著目標前進,還要為企業把握機會和尋求資源。

領導者還要勇於負責,給團隊以信心和力量,讓大家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管理者是將才,是戰術家,處在執行層面。

管理者要十分清晰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多想企業的經營、管理、指標和數字,很好地進行組織和協調,採用制度、激勵和督查確保任務目標的完成。

故事二:北新中興的原因

關於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我在北新工作期間就有了一定的認識。

1979年,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新工作,一待就是23年。23年裡,我先做了3年技術員,後做了10年銷售工作,其中有7年是做銷售副廠長,1993年成為這家工廠的第8任廠長,一做又是10年。那時候的廠長給人的印象是個管理者,即使是稱得上領導者的廠長由於缺少管理者的輔助,也經常是大事小事都要一一過問。我覺得,對北新這樣一家身處充分競爭領域、需要自己找飯吃的國企來說,既需要優秀的領導者,也需要稱職的管理者。

領導者要抓發展戰略,捕捉機會和資源,勇於負責挑擔子,而管理者要抓好成本、質量、服務等基礎管理工作。

做廠長後,我把自己定位為領導者,主導了北新由工廠向公司化的改制,並在深交所上市,提出了新型建材、新材料、新型房屋和物流互聯網“四位一體”的發展戰略,還制定了工廠全國佈局和原材料從天然礦石向工業脫硫石膏的轉化。而5S整頓、lSO9000貫標、新項目建設等工作則充分交由副手去抓。那段時間的北新,有領導者也有管理者,大家各有所長,也互相服氣,配合默契,北新迎來了一段發展的“中興”。

觀點二:領導者是眺望遠方的人

一個好企業一定會兼備領導者與管理者。

現在不少企業有管理者卻不見得有領導者,若深究起來,把很多“領導者”稱為“管理者”可能更為精準,因為他們不把制定戰略作為首要任務,總是事無鉅細地去做執行層面的事情,相當於一個管理者或負責人。

從一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在初創階段,往往創業者既是領導者也是管理者,但隨著企業規模擴大,領導者就應該從管理者的身份中抽離出來,不過這一關並不好過。

許多人把權看得太重,總是糾結於“誰說了算”,卻沒有很好地研究“企業向何處去”“企業做什麼”這些重大事項,結果把自己淪為一個面面俱到的管理者,導致企業迷失方向、缺少活力。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一些創業者有一定的領導才能,卻不屑於找一個好的管理者,導致企業管理鬆散,最後因沒有效率而效益平平。

企業裡總得有人看方向,有人低頭拉車,應該做好分工,不然就容易出問題。

西方人早年出海時,常會把人綁在桅杆上,觀察遠處的風暴、冰山、航道等,為船隻指引航向。我覺得,領導者就是被捆在桅杆上為整個團隊遙望前方的人,雖然會經歷風吹浪打,但是永遠不能遮掩遠望的視線。

領導者要善於思考長遠問題、全局問題,比別人多向前看一步,這是作為領袖的首要職責。像馬雲、柳傳志、張瑞敏、董明珠等,都是企業領袖。

可能大家要問了,什麼人適合做領導者,什麼人適合做管理者呢?

這既與自身性格有關,也與後天實踐有關。

人的戰略直覺和戰略能力是一種專長,需要一定的天分。

我在英國讀MBA時,老師做過一個試驗,屋子裡放好多木塊,絕大多數同學一人抱著一個木塊,只有個別同學會先想蓋一個什麼房子。

這個遊戲告訴大家,領導是天生的,有的人有考慮全局性問題的偏好。

同時,做領導雖有天賦在裡面,但也要靠後天的實踐和長期的鍛鍊。在企業裡,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讓有戰略偏好的人經過培養走上領導崗位,讓事無鉅細的管理者成為做業務的一把好手。

領導者和管理者不能說誰比誰更好,主要取決於個人的思維習慣和興趣偏好,而無論擔任哪個職務,都要互相尊重,互相補臺,形成良好的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