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應屆生想進BAT,但為什麼HR勸你,不要投?


95%的應屆生想進BAT,但為什麼HR勸你,不要投?

在找工作的時候,我相信不管是應屆生或者有工作經驗的人,大部分都是希望進大公司的。

如果是互聯網公司,那首選就是阿里騰訊頭條這一線的大廠了。

下面我就看到了一個崗位JD,是一家大廠的遊戲化運營實習生崗位。

這個崗位沒什麼問題,但缺在短短一週內,改簡歷時,看到了七八個人,要投這個崗位。那麼這就是問題了。


95%的應屆生想進BAT,但為什麼HR勸你,不要投?

聚集投遞同一公司崗位

這個崗位投遞有兩類人,一類是經驗很豐富的,本身已經有大廠的運營實習經驗。

學校很好,實習經驗豐富,業績也突出,這是有很大機會的一批人。

這批有經驗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運營經驗在哪裡,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匹配度,所以給到簡歷修改建議以後,基本上改一版,內容就會改善非常多,變成一看就想打電話的那種簡歷。

但另一類人,是屬於學校一般,或者出國留學的學校不知名,也沒有任何運營經驗的人。

他們校園經歷非常少,實習經驗、項目經驗為零。但仍舊想進大廠和優秀的人競爭。

用我的話來說,這就是,想不開。

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從學校篩選下來,再篩選匹配的經驗,那麼第二類人,是完全沒有機會的。

但他們卻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想拼一線的大廠,因此,需要有錯位競爭的認知。


95%的應屆生想進BAT,但為什麼HR勸你,不要投?


錯位競爭更有機會

錯位競爭其實很好理解,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投相對應的公司等級,崗位等級。

有人說,撕兄,你最早不是說,看上的公司都可以投嗎?合不合適HR來判斷,自己不用操心。

我說過這話,但是,你得考慮目標達成性有多高。

你確實任何崗位都可以投遞,但是,得把重心放在實現可能性高的崗位。

例如,你有豐富的實習經驗,對口項目經驗,你可以投一線大廠崗位。如果你經驗不豐富,你就把目標放在中型企業,對口的崗位,來達成自己目標。

這個思維類似高考志願,你要爭取最好的,同時,也要學會保底,確保自己能有工作,有機會。

如果把自己精力放在不能達成的目標上面,你就是浪費青春,浪費機會了。

這就好比田忌賽馬,說到這裡,你應該就能理解了。

除了能力匹配的錯位外,你不要去放太大精力,正面剛和你不匹配。你還得考慮渠道問題。

常規人才網,網申渠道,都是正常競爭,看實力,如果是看人際關係,你找朋友,親戚推薦,就會有更大的機會。


95%的應屆生想進BAT,但為什麼HR勸你,不要投?


學會找到匹配點

假如你的經歷如果真的只有兩三行,你應該怎麼去尋找匹配點,突出和崗位的連接性呢?

其實有3種方法,第一種,是從過往經歷裡面去尋找。

例如前面的遊戲運營工作,裡面會涉及到推廣方面的內容。因此,你之前有過公號或其他運營,就把和推廣相關的內容單獨寫,突出一點來,讓面試官看到,你有一點點相關工作經驗。

第二種方法,是參加學習培訓,或者自己做項目經驗。

參加培訓可以讓你有最匹配的崗位經驗,項目經驗,自己做項目也可以,至少你有這方面的實操經驗,可以提高你的匹配度。

但缺點就是,需要消耗的時間比較長,不可控,如果你醒悟得比較晚,這個方法也比較難。

第三種方法,就是自己去拆解別人的經驗了。

還是以遊戲運營為例,去拆解別人的遊戲運營,推廣策略,瞭解別人的經驗,是如何做的。

這樣轉化為自己的認知,至少面試官問你,你知道一些案例、細節。

否則一問三不知,即使給了面試機會,也是浪費。

-End-

在找工作的時候,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匹配自己經驗、能力的公司,崗位。

要去衝擊較好的機會,但也不能太盲目,什麼都沒有,就去跟頂尖的人拼,這不是勇氣可嘉,這是缺乏自我認知。

現實一點,比較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