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唯有一相,張居正也。善於謀國不善謀身的救時宰相


大明朝唯有一相,張居正也。善於謀國不善謀身的救時宰相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漢族,幼名張白圭。明代湖廣江陵(今屬湖北省荊州市)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明朝這個王朝是朱元璋創立的,他制訂了一整套的朝廷各方面的制度。這些制度只能說在朝代初建時還比較適用,對當時社會的治理起著不錯的推動作用。凡治國者必有成法,法久必敗。壞必更始,然後例生。但是社會一直在變化,制度哪能一成不變呢。其中的一些制度已經對後來的社會治理起了很不好的阻礙作用,對當時的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作用。比方說藩王制度,稅收制度,軍戶制度。

當時的明朝後期由於土地兼併,吏治腐敗,邊患嚴重,隆平年間朝廷已經國庫虧空到給朝廷官員的工資都要先欠著,要麼就是發了幾成,基本上從來沒足額髮放過。當時的朝廷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這個問題了,開始著手改革制度,治理當時的社會問題。

張居正能當上萬曆年間的首輔大學士,主要是因為他是隆慶皇帝的託孤大臣,也是萬曆皇帝從小當太子的師傅。當時的萬曆母親李太后對他信任有加,萬曆皇帝還沒有成年,再加上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支持,這使得他的權利比著以前的首輔大學士就大的多了,司禮監本身是皇帝制約內閣大學士的一種機構,首領都是皇帝信任的太監擔任,內閣的所有決策只有司禮監用皇帝的金印蓋章以後才能頒佈天下。國家一切軍政大事皆由張居正來裁決,這也為後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埋下了隱患。

大明朝唯有一相,張居正也。善於謀國不善謀身的救時宰相

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都佔據的情況下,張居正開始通過變法來治理社會問題。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當時國庫十年之間再除去朝廷開支以後存下一千多萬的餘銀。這個為後面的萬曆三大徵提供了後勤的保證,是得當時的王朝有了中興的氣象。

當時的張居正實際上可以早點放權給皇帝,這樣等他退休以後萬曆皇帝念昔日的舊情上不會算後帳。但是張居正為了讓自己的改革不人走茶涼,因為他這些措施都是對當時的統治階級利益有很大損害的,他不敢早點退休。因為按照規矩,他的父親死,他要回家丁憂三年,他沒有回去。萬曆皇帝成親以後就算成年了,他這個首輔大臣是要還政給天子的,這個也沒有,後面又當了幾年家。

萬曆這個皇帝因為即位的時候年齡小,張居正是他的學業上的師傅,為了讓他成為好皇帝,張居正沒少投入精力來管理他。每天天不明,萬曆就要起床去讀書,張居正幾乎每天早上陪著皇帝來學習治國理政方面的知識。因為管理皇帝的方式當時來說有點太嚴格了,皇帝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有點重,天子是要大權獨攬的,但是張居正對於朝廷一切大事都是自己決定,到時這畢竟觸犯了皇帝的權威,雖然他的改革是對統治有很大好處的,但是皇帝不這麼認為。

張居正死後,生前他打壓的一部分反對他的官員開始攻擊他。由於他的改革得罪了一大批達官貴人也開始反對他的改革措施。但是如果皇帝信任他,保護他的話,說實在話,這些都不起什麼大事情,畢竟張居正是為了萬曆的江山社稷。沒想到皇帝藉著這些人的攻擊開始來清算張居正的身後事,把他生前的所有榮譽都給剝奪,把他的改革措施也給廢除了。萬曆皇帝實現了大權獨攬的目的,但是這也為國家後來需要改革而沒有人敢站出來埋下了伏筆,明朝的滅亡實際上亡於萬曆朝。

後來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思陵之季,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關於崇禎皇帝,說實在話,他不應該是亡國之君,只不過一個朝代在他即位時氣數已盡,他個人已經無力迴天了。

大明朝唯有一相,張居正也。善於謀國不善謀身的救時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