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败了大明?

朱厚照年少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聪明的孩子。他铲除了太监,多次打击了蒙古鞑靼,稳定了边疆,平定了宁王等的叛乱,稳固了内部统治,但他幼年的经历导致他始终不能好好理政。

东宫太监中以刘瑾为首的一个小团伙,整天无所事事,无恶不作,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整到进献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演出和体育活动。朱厚照不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沉溺其中,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建豹房沉迷其中,他不仅沉溺女色,而且武宗在豹房的宠嬖中有为数不少的娈童,学业和政事荒废。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得乌烟瘴气,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刘瑾在皇帝面前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擅权跋扈。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藏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日夜作乐,武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后,后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先后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公元1514年正月,干清宫因玩灯而失火,武宗正去豹房,回顾火光冲天,竟然戏笑着说好一棚大焰火。他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于是他置国政于不顾,带着江彬等人到处寻花问柳。他经常在夜间闯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还要带回宫去,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永平知府毛思义,贴出安民告示,说今后凡是没有官府文书,谁敢妄称皇上驾到,借故扰害百姓的,一律严惩不贷。这竟触怒了武宗,下令将毛思义逮捕下狱。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谁知凤儿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当时的职业演员)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

随心所欲

即位后明武宗废除了尚寝官和文书房侍从皇帝的内官,以减少对他行动的限制。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各种借口逃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诸位大臣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但皇帝依旧我行我素,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到了后来,只要朱厚照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干脆不再管他。

武宗想打破加在他身上的某些禁锢,想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办事,即使这违背了历朝祖训、社会习惯,也在所不惜。很难想像,武宗一点也不留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紫禁城,而喜欢自己营建的两个小天地——豹房和在宣府的镇国府。对前者 ,他从正德二年(1507年)入住一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驾崩,都住在那里;而对后者,他则亲切地称为“家里”。

武宗曾以各种方法搜罗男宠,他从宫里的太监中鳞选娈童作贴身随从,当然也与他们进行性娱乐活动:武宗初年,选内臣俊美者以充宠幸,名曰“老儿当”,犹云等辈也。时皆用年少者,而曰老儿,盖反言之。当然武宗渔色的对象决不限于内臣,他在外出游幸活动中亦四处搜罗娈童:武宗南幸,至杨文襄家,有歌童侍焉。上悦其白皙,问何名,曰杨芝。赐名曰“羊脂玉”,命从驾北上。

先是上出宣府,有歌者亦为上所喜。问其名,左右以“头上白”为对,盖本代府院中乐部,镇守太监借来供应者,故有此诨名。上笑曰:“头既白,不知腰间亦白乎?”逮上起,诸大珰遂阉之。盖虑圣意或欲呼入内廷,故有此问。

一些无赖士人为了投武宗之所好,竞相呈献男色希

钱宁,因幼时被卖与太监钱能而改姓钱。狡诘猾巧,善射,深为尚武的武宗所喜欢。豹房新宅的建设,钱宁出力甚多。据说武宗在豹房常醉枕钱宁而卧,百官候朝久不得见,只要看到钱宁懒散地出来,就知道皇帝也快出来了。江彬,本是名边将,骁勇异常。在镇压刘六、刘七起义时,身中三箭,其中一箭更是射中面门,但他毫无惧意,拔之再战。因军功觐见时,他于御前大谈兵法,深合武宗意,遂被留在身边。有一次,武宗在豹房内戏耍老虎。谁知平日温顺的老虎突然性情大发,直扑武宗。武宗忙呼身旁的钱宁救驾,钱宁畏惧不前,倒是江彬及时将老虎制服。武宗虽然嘴上逞能说“吾自足办,安用尔”,心里却十分感激。此后,江彬逐渐取代钱宁而得宠。武宗更是毁京城中豹房西侧的鸣玉、积庆二坊(今厂桥、西四地区)民居,大肆营建“义子府”,供江彬等人居住。江彬深恐钱宁害己,遂向武宗吹嘘边军如何英武善战,引诱武宗将边军与京军互调,借以自固。明朝祖制,边军、京军不许互调。因为如果边军弱,蒙古就会入侵;京军弱,边军就会成为祸患,这是为加强皇权着想的制度。武宗不顾大臣的激烈反对,打破祖制调边军入京,设东、西官厅,由江彬、许泰统帅。不仅如此,江彬更是鼓动武宗离开京城到西北游幸。这对于一向以雄武自居的武宗颇有吸引力,因为他一直梦想着能在广阔的草原上一展雄姿,开创不世之业。江彬还告诉他那里多美妇,自然更增加了武宗的兴致。正德十二年(1517年), 武宗一行浩浩荡荡来到宣府,营建“镇国府”。并为自己更名朱寿, 后来自己又加封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亘古以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自降身份又为自己称臣的,真是视国事朝政为儿戏。《明史·武宗本纪》就说他“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明武宗败了大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